10月29日,记者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以该保护区为例的互花米草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期刊Restoration Ecology(恢复生态)上发表。
研究表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互花米草清除工作,对于恢复水鸟的数量以及多样性卓有成效,有利于当地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提供了一个范本,这项研究也可为之后的互花米草清除工作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
1979年,为保护潮间带滩涂,防止岸线受冲蚀、提高促淤造陆的效果,我国引进了源自北美的盐沼植物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凭借耐淹耐盐等特性,与本土植物竞争,严重破坏沿海湿地原有生态系统功能,被列入为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
互花米草入侵区域。 保护区供图
互花米草的入侵会导致迁徙水鸟的数量下降,为了保护濒危受胁的迁徙水鸟,近年我国越来越多地方开展了互花米草清除的生态修复工作,但关于清除后是否真的能让迁徙水鸟受益的研究相对较少。
针对该研究空白,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以互花米草清除工程为契机,在2019和2020年的两个冬季量化并分析互花米草清除对保护区内水鸟及底栖生物的影响。该保护区支持至少60多种水鸟,多次发现极危物种勺嘴鹬越冬,是迁徙水鸟的一个重要栖息地。
红脚鹬在互花米草清除区域觅食。 保护区供图
研究人员采用延时相机拍摄法对比互花米草清除前后在样方内的水鸟出现情况,并为部分水鸟佩戴追踪器以量化不同种类水鸟的栖息地利用情况。最后,研究人员通过在互花米草清除的区域和光滩区域进行底栖生物采样,对比不同区域和深度之间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差异。
在两年的研究中相机总共有5326笔鸟类记录,其中有450笔鉴定到种,出现频次最多是青脚鹬,并有濒危大杓鹬1只,近危白腰杓鹬28只,易危黑嘴鸥34只。未被鉴定到种的水鸟大多属于鸻形目。
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鸻鹬类,水鸟和所有鸟类来说,都是在光滩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互花米草区域,不过在互花米草清除后这些鸟的出现频率也会有所上升。
研究人员为16只水鸟佩戴了追踪器,栖息地利用的分析结果显示,水鸟倾向于避开长有互花米草的区域,但会使用互花米草清除的区域(特别是红脚鹬),尽管互花米草清除区域只占了所有追踪个体整个活动范围的0.09%,但是超过5%的红脚鹬活动踪迹都位于此区域。
湛江红树林海岸带互花米草清除前后对比图,清除后扩大了鸟类觅食范围。保护区供图
对比互花米草清除区域和光滩中的底栖生物密度以及生物量,研究发现两个生境内表层(0-5厘米深)的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互花米草清除区域下层(5-20厘米深)的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都比光滩的低。
研究结果表明,清除互花米草后,水鸟会迅速利用清理过的区域,由此增加水鸟在潮间带滩涂上的活动面积,对于水鸟保护有积极作用,但是底栖生物群落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