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吴川市樟铺镇五和村:

多元发力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原创 2025-11-14 09:48 湛江日报  

以人居环境整治破局先行,绘“风貌新颜”;特色养殖激活增收动能,绘“产业新篇”;乡贤反哺赋能乡村发展,绘“振兴新景”……吴川市樟铺镇五和村“三处落笔”奋力实现环境面貌、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全方位提升,多元发力描绘典型村培育新图景。

人居环境整治是五和村推进典型村培育建设的“先手棋”。为彻底改善村庄环境,五和村委会发起村庄环境卫生保洁专项行动。镇主要领导、驻村领导率先垂范,带队深入各自然村整治一线,形成“领导带头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协同模式,迅速点燃全民参与热情。目前,瑶头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农村集中供水供电、光纤网络及移动通信信号实现全覆盖,村内主干道硬底化、村道路灯亮化落地见效,村通双车道比例达100%;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有序推进,村庄整体面貌实现“旧貌换新颜”。

立足各自然村资源禀赋,五和村委会分类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富民”落地生根。瑶头村深挖闲置鱼塘潜力,通过流转租赁模式引导村民发展优质淡水鱼养殖,建成多个养殖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租金增收超15万元;同步培育联农带农合作社,带动80余名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实现“家门口增收、产业链富民”的双向共赢。塘尾村引进龙头企业,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其中,良伟泰农牧有限公司获评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现有能繁母猪、公猪各200多头,年产猪苗近5000头,生猪养殖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乡村发展离不开乡情纽带的维系。五和村委会着力搭建家园共建平台,引导乡贤深度助力乡村建设发展。乡贤们怀揣反哺桑梓的赤诚,主动牵头捐资捐物,推动鉴江沿岸景观林带成形、330平方米“小公园”落地,让原本普通的河岸与空地,蝶变为村民休闲赏景的新去处。乡贤陈建强更是以“故土情深”为念,出资出物出力,全程参与瑶头村主题文体广场及鉴江景观路建设,让村民告别“休闲无去处”的旧况,开启“健身有场地、交流有空间”的民生改善新场景。在乡贤反哺的推动下,“政府主导、乡贤助力、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愈发坚实,五和村的发展图景更鲜活,为典型村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记者林明聪
编辑:张雅婷
值班主任:罗颖露

以人居环境整治破局先行,绘“风貌新颜”;特色养殖激活增收动能,绘“产业新篇”;乡贤反哺赋能乡村发展,绘“振兴新景”……吴川市樟铺镇五和村“三处落笔”奋力实现环境面貌、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全方位提升,多元发力描绘典型村培育新图景。

人居环境整治是五和村推进典型村培育建设的“先手棋”。为彻底改善村庄环境,五和村委会发起村庄环境卫生保洁专项行动。镇主要领导、驻村领导率先垂范,带队深入各自然村整治一线,形成“领导带头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协同模式,迅速点燃全民参与热情。目前,瑶头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农村集中供水供电、光纤网络及移动通信信号实现全覆盖,村内主干道硬底化、村道路灯亮化落地见效,村通双车道比例达100%;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有序推进,村庄整体面貌实现“旧貌换新颜”。

立足各自然村资源禀赋,五和村委会分类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富民”落地生根。瑶头村深挖闲置鱼塘潜力,通过流转租赁模式引导村民发展优质淡水鱼养殖,建成多个养殖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租金增收超15万元;同步培育联农带农合作社,带动80余名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实现“家门口增收、产业链富民”的双向共赢。塘尾村引进龙头企业,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其中,良伟泰农牧有限公司获评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现有能繁母猪、公猪各200多头,年产猪苗近5000头,生猪养殖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乡村发展离不开乡情纽带的维系。五和村委会着力搭建家园共建平台,引导乡贤深度助力乡村建设发展。乡贤们怀揣反哺桑梓的赤诚,主动牵头捐资捐物,推动鉴江沿岸景观林带成形、330平方米“小公园”落地,让原本普通的河岸与空地,蝶变为村民休闲赏景的新去处。乡贤陈建强更是以“故土情深”为念,出资出物出力,全程参与瑶头村主题文体广场及鉴江景观路建设,让村民告别“休闲无去处”的旧况,开启“健身有场地、交流有空间”的民生改善新场景。在乡贤反哺的推动下,“政府主导、乡贤助力、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愈发坚实,五和村的发展图景更鲜活,为典型村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