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买药时需认准“OTC”(非处方药)标识,非处方药也是药,应听从医生或药店医师的指导,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和禁忌症
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布夏天无片、柴黄胶囊、小儿热速退清颗粒、复方仔癀含片、金银花胶囊等54种药由原来的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以后买这54种药时,市民就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了。市民买药时只需认准“OTC”(非处方药)标识就可以。
据了解,国家药监局“解禁”的54种处方药,包括9种化学药品,44种中成药,1种生物制品。湛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流通科庞科长介绍,将这54种药品解禁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药品经过长时间临床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因此改由市民自行购买。但他也同时提醒市民,非处方药并非完全没有安全隐患,市民千万不要只凭药品名称就使用,还是应该听从医生或药店医师的指导,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和禁忌症,不要盲目购买、服用。
记者走访港城各大药店,部分药店已接到“解禁”通知,已经把原来放在“处方”药架上的“解禁”药重新摆放到“非处方”药价上。
庞科长解释,“OTC”(非处方药)是指更安全的非处方药。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意思是“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在我国,它的名字叫做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以自行购买和服用的药物。该标志一般标在药盒正面。“我们有规定,药店里要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摆放,在非处方药专柜上贴上‘OTC’一类的牌子。不过,很多消费者可能没太留意。”据有关资料,OTC又分甲类OTC和乙类OTC。甲类为红色标识,可在医院、药店销售;乙类为绿色标识,可在医院、药店、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一般来说,绿色的相比红色的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小,红色宜遵医嘱服用。
链接:转换为非处方药的54种药品名单
1 夏天无片
2 百合更年安颗粒
3 便秘通软膏
4 薄荷护表油
5 补血生乳颗粒
6 柴黄胶囊
7 除障则海甫胶囊
8 穿龙骨刺胶囊
9 丹皮酚软膏
10 复方风湿宁片
11 复方金黄连糖浆
12 复方苦参肠炎康片
13 复方片仔癀含片
14 复方无花果含片
15 感冒疏风胶囊
16 根痛平丸
17 固本明目颗粒
18 红药片
19 化瘀祛斑片
20 金砂消食口服液
21 金银花胶囊
22 灵芝浸膏片
23 七味天麻药酒
24 清肺抑火片
25 清胃黄连片
26 祛斑调经胶囊
27 伤风停片
28 舒筋定痛胶囊
29 双虾标风湿油
30 双虾标青草油
31 天和追风膏
32 葶贝胶囊
33 透骨灵橡胶膏
34 香果健消胶囊
35 香菊感冒颗粒
36 小儿热速清颗粒
37 小儿热速清糖浆
38 心脑舒口服液
39 咽炎胶囊
40 薏辛除湿止痛胶囊
41 珍灵胶囊
42 镇咳糖浆
43 丁细牙痛胶囊
44 肛泰栓
45 肛泰软膏
46 复方氨酚愈敏口服溶液
47 尼古丁贴剂
48 尼古丁透皮贴剂
49 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
50 多维元素分散片(21)
51 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
52 精氨洛芬颗粒
53 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
54 枯草杆菌活菌胶囊
相关:54种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 市民可自行购买
(卢志民)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布,54种药由原来的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市民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这些药品中包括市民常用的小儿热速清颗粒、复方片仔癀含片、金银花胶囊等。
据了解,这54种药品中有化学药品9种、中成药44种、生物制品1种。今后患者购买这54种药品,不用再凭医生处方,可以直接到药房购买了。根据国家药监部门出台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处方药调整为非处方药,一般是因这些药品经使用和监测后被认定,潜在的危险要小,新增非处方药的目的是使患者购买药品更加快捷。
相关部门提醒,市民自我用药首先应尽量选择非处方药,也就是标有OTC标志的药品,这类药品可自行前往药店购买,与处方药相比安全性更高。其次非处方药也是药,购买还需强调对症。新增加的54种非处方药大都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但是不少都是中成药,对于患者而言,最好在购买时有中药师的指导,或注意看清说明书中的适应症、禁忌症等,不要想当然,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