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国将颁发电子护照 内存储个人信息

2012-07-18 16:18 法制晚报  

  

  我国明起颁发电子护照内置芯片存储个人信息总结国外使用情况有安全担忧也有叫好声 电子护照通关在澳耗时一分半

  在国外整了容,回来入不了关 别担心,从明天开始,我国将正式颁发电子普通护照,这种护照内置智能卡芯片,不仅有持证人的个人照片,还有指纹等其他信息,可以避免以往只“认脸”不“认人”的尴尬。

  事实上,电子护照因其安全性好、便捷的特点,已成功登陆90多个国家,那么,电子护照在国外推行的这段时间,给百姓带来了哪些实惠,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为啥给护照加芯?

  “9·11”事件催生全球护照电子化

  电子护照,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是“生物特征护照”,即在传统本式护照中嵌入智能卡芯片,芯片中存储持照人姓名、出生日期、照片等个人基本信息,还可采集申请人的指纹信息及当场签名信息。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假护照成了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工具。据西班牙发行量最大的《国家报》报道称,多名负责协调“9·11”袭击的恐怖分子就是通过购买假护照进入美国的。

  随后美国开始大幅度加强反恐力度,其中一项措施就是用可以存储更多信息、防伪性能更好的电子护照代替普通护照。同时,美国还要求可以免签进入美国的各国护照植入电子芯片。

  美国最初为护照电子化设定的期限是2004年,后来在欧洲国家的联合反对下延长至2006年。

 

  有多少国家在用?

  90多个国家启用首次颁发在大马

  欧盟大部分国家自2006年开始采用电子护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2005年开始颁发电子护照,日韩也分别从2006年和2008年开始使用电子护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采用电子护照。

  有趣的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电子护照的国家是在科技上并不起眼的马来西亚。该国早在1998年就发行了电子护照,不过当时没有通用标准,导致该护照无法与后来的设备兼容。直到2010年,该国才颁发符合国标的电子护照。

 

  部分国家和地区电子护照使用情况

  国家/地区启用时间识别信息美国 2004年 照片欧盟 2006年 照片和指纹澳大利亚2005年 照片

  日本 2006年 照片

  国家/地区启用时间识别信息韩国 2008年 照片和指纹俄罗斯 2006年 照片

  巴西 2006年 照片和指纹印度 2008年 照片和指纹

 

  芯片里面装什么?

  存储照片、指纹甚至视网膜信息

  电子护照多出来的智能卡芯片能够存储32K到64K字节的信息,除了普通护照记载的持有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之外,按照国际民用航空协会(ICAO)制定的电子护照标准,电子护照中必须储存持有者的电子照片。

  电子护照中存储的照片可以通过专门的读卡器读出,配合面部识别设备,可以在10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印度声称自己的护照只需4秒)对持有者的身份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快速、自助通关。

  不过,在ICAO规定的内容之外,各国也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增加其他的内容。如ICAO对指纹没有硬性规定,因此各国往往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在电子护照中录入指纹信息。

  美国虽然要求外国人在入境时录入指纹信息,但受到国内隐私法的制约,对本国护照持有人则不要求提供指纹。欧盟在2006年开始使用电子护照时也不要求提供指纹,但从2009年开始将指纹录入电子护照中。

  此外,德国的电子护照更是加入了持有者的视网膜信息,这是比指纹识别度更高,更难以伪造的身份信息。

 

作者:林志华

  

  我国明起颁发电子护照内置芯片存储个人信息总结国外使用情况有安全担忧也有叫好声 电子护照通关在澳耗时一分半

  在国外整了容,回来入不了关 别担心,从明天开始,我国将正式颁发电子普通护照,这种护照内置智能卡芯片,不仅有持证人的个人照片,还有指纹等其他信息,可以避免以往只“认脸”不“认人”的尴尬。

  事实上,电子护照因其安全性好、便捷的特点,已成功登陆90多个国家,那么,电子护照在国外推行的这段时间,给百姓带来了哪些实惠,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为啥给护照加芯?

  “9·11”事件催生全球护照电子化

  电子护照,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是“生物特征护照”,即在传统本式护照中嵌入智能卡芯片,芯片中存储持照人姓名、出生日期、照片等个人基本信息,还可采集申请人的指纹信息及当场签名信息。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假护照成了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工具。据西班牙发行量最大的《国家报》报道称,多名负责协调“9·11”袭击的恐怖分子就是通过购买假护照进入美国的。

  随后美国开始大幅度加强反恐力度,其中一项措施就是用可以存储更多信息、防伪性能更好的电子护照代替普通护照。同时,美国还要求可以免签进入美国的各国护照植入电子芯片。

  美国最初为护照电子化设定的期限是2004年,后来在欧洲国家的联合反对下延长至2006年。

 

  有多少国家在用?

  90多个国家启用首次颁发在大马

  欧盟大部分国家自2006年开始采用电子护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2005年开始颁发电子护照,日韩也分别从2006年和2008年开始使用电子护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采用电子护照。

  有趣的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电子护照的国家是在科技上并不起眼的马来西亚。该国早在1998年就发行了电子护照,不过当时没有通用标准,导致该护照无法与后来的设备兼容。直到2010年,该国才颁发符合国标的电子护照。

 

  部分国家和地区电子护照使用情况

  国家/地区启用时间识别信息美国 2004年 照片欧盟 2006年 照片和指纹澳大利亚2005年 照片

  日本 2006年 照片

  国家/地区启用时间识别信息韩国 2008年 照片和指纹俄罗斯 2006年 照片

  巴西 2006年 照片和指纹印度 2008年 照片和指纹

 

  芯片里面装什么?

  存储照片、指纹甚至视网膜信息

  电子护照多出来的智能卡芯片能够存储32K到64K字节的信息,除了普通护照记载的持有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之外,按照国际民用航空协会(ICAO)制定的电子护照标准,电子护照中必须储存持有者的电子照片。

  电子护照中存储的照片可以通过专门的读卡器读出,配合面部识别设备,可以在10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印度声称自己的护照只需4秒)对持有者的身份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快速、自助通关。

  不过,在ICAO规定的内容之外,各国也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增加其他的内容。如ICAO对指纹没有硬性规定,因此各国往往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在电子护照中录入指纹信息。

  美国虽然要求外国人在入境时录入指纹信息,但受到国内隐私法的制约,对本国护照持有人则不要求提供指纹。欧盟在2006年开始使用电子护照时也不要求提供指纹,但从2009年开始将指纹录入电子护照中。

  此外,德国的电子护照更是加入了持有者的视网膜信息,这是比指纹识别度更高,更难以伪造的身份信息。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