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课太早,家长只得早早送孩子上学
【策划缘起】“今年我读初一,每天5:50就要起床了,大小便、洗脸、吃早餐,穿好校服,一秒钟也不敢浪费,赶紧冲到小区门前等校车,校车一般在6:30准时到达,如果迟了几分钟就坐不了车,只能自己搞掂了。爸爸更辛苦,每天5:30就得起床准备早餐了,一家人的生活都得起早摸黑,我也习惯不了,但看着爸爸那么辛苦,我还能说什么呢?”某名校初一学生小林无奈地说。
林先生一边怜悯孩子,一边叹自己也累,“孩子每天6:30就得等校车,我每天早上5:30就得起床做早餐了,几乎天天如此,说心里话,也累。但竞争这样激烈,减负说得轻松,又有多少家长真的知行合一?”相信正在经历或曾经有过这样经历的家长,应有林先生这样的感受——如今的世代,孩子上学困,读书累;家长上班也困,工作也累。
对于许多中小学生来说,睡上一个好觉已成了一种奢望。中小学生犯“困”,既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拥挤的公交车上,学生蜷在座位上或倚在扶手上,哈欠连天;父亲的摩托车或电动车上,学生伏在爸爸的背上,睡眼惺忪,这早已成了这个城市早晨的风景。
看看,满眼“风景”写满的都是心酸!
看看,记者发回的系列专题报道·之一——《“孩子上学困,我们也困啊!”》
身边的故事:
永远睡不够,中小学生陷“困”境
“又开学了,妈妈对我说,学习要更上一层楼。我又被拉进了‘学习的监狱’,整天学习,写完作业还要检查作业,检查完作业还要读课文,读完课文还要做计算题,做完计算题还要……我多想在10:30前上床睡觉呀。”某小学四年级学生陆明源在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困惑和愿望。
“新学期开始了,我已经是一名六年级学生了。为了考上一所好中学,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过起了起早摸黑的生活。早上6:30起床,晚上11:00上床,上课时‘瞌睡虫’老是来捣乱,好困啊!”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裴然面对不断加码的学习任务,“感觉已力不从心,上课经常‘钓鱼’,我困得实在集中不了精神听课了。”
某小学学生侃侃最近发现,爸爸的车上多了一个U型枕和眼罩,妈妈用它们在车上为侃侃搭起一张“睡床”,为了能让侃侃在车上睡个回笼觉,爸爸每天坚持开车送他上学。半个小时的上学路,成了侃侃弥足珍贵的“补觉时刻”。即便这样,侃侃的睡眠时间和国家规定的青少年9小时的最低睡眠时间仍相去甚远。“早上6:30起床,晚上10:30上床,孩子入睡前还要磨蹭一会儿,这样一算,孩子每天睡眠不足7个小时。”说起侃侃的睡眠,吴妈妈连声叹息。
某中学校门口,记者随机与20名高中生聊起“睡眠”的话题,得知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都没有超过6小时,有些高三学生的睡眠时间仅有5小时。一名高三学生告诉记者,“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匆忙吃了早饭就往学校赶。中午稍休息一会儿,又要去学校了。晚上下自修,回到家已10点多。上课犯困、打盹那是经常的事。”
为何不够睡:
上学时间太早,每天功课简直海量
为何不够睡?说白了,不外乎两点:上学时间太早,海量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孩子上学早,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尤其中学(初中和高中)走读生,如果离校较远的,每天早上5:50就得起床准备了。
至于海量的作业,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和裴然同班的昊昊,每天的作业要写到晚上10点多钟,有时候作业比较难,磨蹭到11点也是常有的事。昊昊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样繁重的作业量是今年才开始的,由于现在小升初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为了出教学成绩把把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家长为了孩子考上名校不得不忍痛给孩子加码。
“孩子除了要上周末辅导班,还要应付繁重的作业。”昊昊的妈妈说,有几次写作业的时候,孩子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家长也不轻松,“孩子做完作业10点多了,家长要等孩子冲完凉上床了才能休息,早上还要早起给孩子做。孩子上学困,我们上班也困啊。”昊昊的妈妈无奈的说。
平时睡不够,周末能补觉吗?侃侃的父母并非不想让他多睡一会,“可侃侃现在正是小升初的紧要关头,要冲击目标校,哪耽误得起啊!”
侃侃向记者介绍了他周末日程表:7点起床,到辅导班已是8:15,打着哈欠向同学打招呼。英语课一开始,老师就安排学生朗诵课文,因为英语老师说这样的大声朗诵能让孩子清醒,尽快进入课堂状态。侃侃当天的课程表,紧凑得令人咋舌。在结束完上午的英语课程之后,下午还要上数学补习班,数学课程结束后,等待他的是两个小时的钢琴课。回到家时,已经9点多。还没来得及洗刷,侃侃就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