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廉江青平镇“就地城镇化”突围

2015-02-17 11:23 湛江日报  

    毗邻广西的廉江市青平镇近来陆续迎来新居民:30多位广西农民迁住青平镇。青平的城镇化吸引来自各方“移民”,近几年青平镇区人口从2万多人骤增至近4万人,居民人口占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强,这一比率居湛江市120多个乡镇前列,青平的“就地城镇化”突围,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新路。

乡村变身“村中城”

来到廉江市青平镇,人们感到,镇区很大,人流很密,漂亮的楼房边就是绿色田野,田野是城镇化的村场。记者日前走进药树埇村,冬日暖阳下是一栋栋外观新颖的小洋楼,排列有序,不见杂乱无章的民居、臭烘烘的猪栏鸭舍,和七斜八拐的村道,家家村民开门做生意。该村村民小组长陈有堂告诉记者,全村200多户人家,绝大部分统一规划集中居住,整齐有致,以前的脏乱景象不再。

一栋栋小楼如一个个“士兵”整齐地排列在新建成的几条笔直的水泥路两侧,街灯、绿树等俱全,一个依塘而建的公园呼之欲出,一个新型商住区正开工建设。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进入城市“小区”。

“村场因规划而省出大片土地开发新项目,咱们村民居住的片区成为‘村中城’了,外来人迁住的片区叫‘药树埇新村’,其实我们村已经成为青平镇的一个新居民区了”,站在一排排漂亮楼房面前,陈有堂有种说不出的自豪。

一个旧村场变身新城区,1000多名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所有的耕地集中流转出租,村民或经商打工或拥房收租——这一切变化得益于青平的“就地城镇化”。陈有堂说,药树埇村靠近青平镇区,三年前列入旧城改造项目,加入镇政府的同步规划统一建设行动,全村进行了“革命性”的变更,村民按规划集中居住,通路通电通水,路灯绿化排污到位,省出的村场土地搞项目建设,村民取得租金收入,或到镇区的企业打工,筹钱建成新楼,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不知不觉我们都成为“城里人”了。

镇村同步规划建设管理一体

不仅药树埇村民喜上眉梢,在记者所走访的大石头、白坟仔、横坑等村,也呈现出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村庄与城区融为一体,分不出哪里是村哪里是镇墟,整个镇区面积陡增近一倍。纵观一条条水泥街道、错落有致的民居和规划的工业、商业、居住等功能片区,让人感受到这个省中心镇的不断扩张和城镇化的水平。

青平镇毗邻广西,远离廉江城区,是偏远的欠发达地区,缺乏城镇化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如何突破束缚,闯出一条城镇化新路呢?

“什么都可缺,但绝不能缺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青平镇委书记胡锡刚对青平城镇化充满信心。

青平镇昔日的垃圾填埋场,已变身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兴业园商住区,在17层的商品楼底层,商场里人流如织,百货输转,交易繁盛。据该镇干部谢启欣介绍,这里本是一个人见人厌垃圾场,该镇政府化害为利,在镇区建设新垃圾场后,将原垃圾场地块挂牌招投标,引入房产商前来开发高端商住区,每平方米叫价3000多元的商住用房供不应求。然后,利用开发带来的收益建成广场休闲区,改造道路大搞绿化等,使这里成为镇墟最繁荣的宜商宜居中心。

站在广场上,四周是漂亮的高楼和排列有序的商住楼,超级商场、数字影院的一家挨一家,让从各地前来青平的人们不敢相信这是乡镇。

胡锡刚表示,青平的城镇化无法学习成都、广州等迁建模式,实行的是“就地城镇化”,利用旧城改造政策,通过政府牵头,把周围挨近城区的几条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做到路通水通灯亮树绿,对旧村场改造建设,引进商家建新城区,开发土地让村民得益,政府也取得配套设施建设基金,多管齐下使城区不断扩大和升级,这就是“穷人”办事的路子,方法虽“老土”,但实效明显,青平镇区从10年前的3平方公里增加一倍,镇区人口也翻番,仅这两年就增加5000多人。

宜居城区让人进得来留得住

城镇化是一项综合工程,造福千千万万的农民,以政府推动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能够集中大量的资本、人力和物力,快速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但资源短缺、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吸引大批人员就业的工业产业问题突出。作为廉江市没有工业布局的边远乡镇,青平如何突破这种瓶颈,实现城镇化?

记者走访了青平镇区,几十条街道处处商埠,车水马龙,超市、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商业氛围浓。据该镇副镇长陈炎兴介绍,青平镇虽地处偏远,但人口多达10万,325国道和渝湛高速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青平商业历来兴旺,已形成辐射周围10多个乡镇60多万人口的商业中心,连广西等地的农民也到这里购物。青平的城镇化就以此作为抓手,改造建设大街小巷,全力打造“平安青平”,完善商业环境,以商招商,用“无形之手”让部分入城农民经营商铺和买卖,做大做旺商业,增加大批就业岗位。

同时,全镇规划出工业、商业等七大功能片区,突破工业薄弱的瓶颈,积极寻求旧厂房、旧工业用地,将之改造升级,扩大青平食品加工站、廉江市怡香食品厂等企业规模。2013年引进了瑞丰农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19个工业项目,发展起多家规模企业,确立优势产业,形成新的工业片区,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引大批入城农民就业。

建设宜居宜商新青平,这是青平城镇化的追求,几年来,该镇着力改善居住条件,让人们“想进来”,营造政通人和的环境,让更多的人“进得来”,以商业、工业提供充足的就业条件,让进来的人们“留得住”,又创建生态文明镇,让来的人“住得好”,青平的城镇化之路越走越宽广,其成功经验对欠发达地区颇具借鉴意义。

 

作者:杨广华 赖寒霜 特约通讯员王德斌

    毗邻广西的廉江市青平镇近来陆续迎来新居民:30多位广西农民迁住青平镇。青平的城镇化吸引来自各方“移民”,近几年青平镇区人口从2万多人骤增至近4万人,居民人口占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强,这一比率居湛江市120多个乡镇前列,青平的“就地城镇化”突围,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新路。

乡村变身“村中城”

来到廉江市青平镇,人们感到,镇区很大,人流很密,漂亮的楼房边就是绿色田野,田野是城镇化的村场。记者日前走进药树埇村,冬日暖阳下是一栋栋外观新颖的小洋楼,排列有序,不见杂乱无章的民居、臭烘烘的猪栏鸭舍,和七斜八拐的村道,家家村民开门做生意。该村村民小组长陈有堂告诉记者,全村200多户人家,绝大部分统一规划集中居住,整齐有致,以前的脏乱景象不再。

一栋栋小楼如一个个“士兵”整齐地排列在新建成的几条笔直的水泥路两侧,街灯、绿树等俱全,一个依塘而建的公园呼之欲出,一个新型商住区正开工建设。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进入城市“小区”。

“村场因规划而省出大片土地开发新项目,咱们村民居住的片区成为‘村中城’了,外来人迁住的片区叫‘药树埇新村’,其实我们村已经成为青平镇的一个新居民区了”,站在一排排漂亮楼房面前,陈有堂有种说不出的自豪。

一个旧村场变身新城区,1000多名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所有的耕地集中流转出租,村民或经商打工或拥房收租——这一切变化得益于青平的“就地城镇化”。陈有堂说,药树埇村靠近青平镇区,三年前列入旧城改造项目,加入镇政府的同步规划统一建设行动,全村进行了“革命性”的变更,村民按规划集中居住,通路通电通水,路灯绿化排污到位,省出的村场土地搞项目建设,村民取得租金收入,或到镇区的企业打工,筹钱建成新楼,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不知不觉我们都成为“城里人”了。

镇村同步规划建设管理一体

不仅药树埇村民喜上眉梢,在记者所走访的大石头、白坟仔、横坑等村,也呈现出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村庄与城区融为一体,分不出哪里是村哪里是镇墟,整个镇区面积陡增近一倍。纵观一条条水泥街道、错落有致的民居和规划的工业、商业、居住等功能片区,让人感受到这个省中心镇的不断扩张和城镇化的水平。

青平镇毗邻广西,远离廉江城区,是偏远的欠发达地区,缺乏城镇化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如何突破束缚,闯出一条城镇化新路呢?

“什么都可缺,但绝不能缺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青平镇委书记胡锡刚对青平城镇化充满信心。

青平镇昔日的垃圾填埋场,已变身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兴业园商住区,在17层的商品楼底层,商场里人流如织,百货输转,交易繁盛。据该镇干部谢启欣介绍,这里本是一个人见人厌垃圾场,该镇政府化害为利,在镇区建设新垃圾场后,将原垃圾场地块挂牌招投标,引入房产商前来开发高端商住区,每平方米叫价3000多元的商住用房供不应求。然后,利用开发带来的收益建成广场休闲区,改造道路大搞绿化等,使这里成为镇墟最繁荣的宜商宜居中心。

站在广场上,四周是漂亮的高楼和排列有序的商住楼,超级商场、数字影院的一家挨一家,让从各地前来青平的人们不敢相信这是乡镇。

胡锡刚表示,青平的城镇化无法学习成都、广州等迁建模式,实行的是“就地城镇化”,利用旧城改造政策,通过政府牵头,把周围挨近城区的几条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做到路通水通灯亮树绿,对旧村场改造建设,引进商家建新城区,开发土地让村民得益,政府也取得配套设施建设基金,多管齐下使城区不断扩大和升级,这就是“穷人”办事的路子,方法虽“老土”,但实效明显,青平镇区从10年前的3平方公里增加一倍,镇区人口也翻番,仅这两年就增加5000多人。

宜居城区让人进得来留得住

城镇化是一项综合工程,造福千千万万的农民,以政府推动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能够集中大量的资本、人力和物力,快速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但资源短缺、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吸引大批人员就业的工业产业问题突出。作为廉江市没有工业布局的边远乡镇,青平如何突破这种瓶颈,实现城镇化?

记者走访了青平镇区,几十条街道处处商埠,车水马龙,超市、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商业氛围浓。据该镇副镇长陈炎兴介绍,青平镇虽地处偏远,但人口多达10万,325国道和渝湛高速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青平商业历来兴旺,已形成辐射周围10多个乡镇60多万人口的商业中心,连广西等地的农民也到这里购物。青平的城镇化就以此作为抓手,改造建设大街小巷,全力打造“平安青平”,完善商业环境,以商招商,用“无形之手”让部分入城农民经营商铺和买卖,做大做旺商业,增加大批就业岗位。

同时,全镇规划出工业、商业等七大功能片区,突破工业薄弱的瓶颈,积极寻求旧厂房、旧工业用地,将之改造升级,扩大青平食品加工站、廉江市怡香食品厂等企业规模。2013年引进了瑞丰农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19个工业项目,发展起多家规模企业,确立优势产业,形成新的工业片区,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引大批入城农民就业。

建设宜居宜商新青平,这是青平城镇化的追求,几年来,该镇着力改善居住条件,让人们“想进来”,营造政通人和的环境,让更多的人“进得来”,以商业、工业提供充足的就业条件,让进来的人们“留得住”,又创建生态文明镇,让来的人“住得好”,青平的城镇化之路越走越宽广,其成功经验对欠发达地区颇具借鉴意义。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