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湛江对虾和金鲳鱼养殖基地入选“国字号”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

延链拓群 产业化发展初显成效

2023-04-21 14:52 南方日报  

在徐闻县西连镇“海洋牧场”,工作人员忙着收获金鲳鱼。 记者 张锋锋 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湛江对虾和金鲳鱼、茂名荔枝龙眼蜜源、英德麻竹笋、英德红茶等入选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茂名月饼、潮汕牛肉丸制品、饶平盐焗鸡等入选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上述《意见》的出台,为我省特色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如何借这一东风进一步擦亮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近日,记者深入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发现,通过提升种养业现代化水平、拉长产业链、加快品牌打造等,各地正多措并举进一步做优做强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热潮正在各地火热展开。

▶▷从一种产品到一个集群

延链拓群产业化发展初显成效

近期,湛江水产养殖业引来广泛关注。

在位于湛江东海岛上的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一批批虾苗从这里“游往”全国各地的养虾基地。该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年选育对虾亲虾10万对,虾苗80亿尾。

养殖方面,去年湛江对虾养殖面积达2.4万公顷,产量21.4万吨,全国每5只对虾,有3只来自湛江。拥有“中国对虾之都”美誉的湛江,从虾苗繁育到规模化养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对虾养殖产业集群,对虾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额七项指标全国第一。

除对虾外,湛江还是“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是水产养殖、加工、出口基地,2022年湛江水产总产量125.5万吨,总产值274.6亿元,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

除了湛江对虾和金鲳鱼,粤东西北还有多个产业入选《意见》的农产品及食品均形成种养和加工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

▶▷智慧赋能生态种养

推动农特产品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湛江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港海域,湛江首个深远海桁架式智能养殖平台“海威一号”矗立在海面上。通过摄像头,可远程实时察看鱼的生长状态,自动投饵设备实现每天定时投喂,台风天气平台还能下潜以减少灾害。

这个面积超1000平方米、平台高13.5米、养殖水深超12米的庞然大物,是当地容量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平台,养有3万多尾鳘鱼,是去年4月由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投资建设的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

该平台单个养殖体积大、智能水平高、设计抗台风能力达15级、可节省人力成本60%,养殖效益可观。“‘海威一号’代表着湛江海水养殖业升级的方向,将引领水产养殖走向深远海。”海威农业集团董事长刘定介绍,公司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海威二号”已开工建设,预计5月投入使用,“‘海威二号’养殖规模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

据了解,目前,湛江有深水网箱3500多个,约占全省总数70%。根据规划,到2026年,湛江市将建成5000个大型深水网箱、5—1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湛江的水产品养殖向深远海方向迈进,走出了智能高效养殖的关键一步,加快智能化生产水平。

科技赋能提高了农特产品生产现代化水平,生态种养则是绿色低碳发展、提高产品价值的又一路径。

▶▷突破短板实现新跨越

让更多“粤字号”产品走出广东

在水产养殖领域,我省沿海地区还存在以近海养殖为主、深远海养殖比例不高的短板。“作为海洋大省,我省深远海养殖比起山东等省份还存在差距。”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陈华谱表示,“这有客观原因,即与北方沿海省份相比,广东台风天气多,深远海养殖风险较大,装备投入更高。但广东气温高,能够实现全年不间断养殖,且海域面积更广,应该说广东深远海养殖潜力巨大!”陈华谱建议湛江等沿海水产大市要加快深远海养殖步伐,加大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全省养殖业迈向深蓝探路。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何杰

在徐闻县西连镇“海洋牧场”,工作人员忙着收获金鲳鱼。 记者 张锋锋 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湛江对虾和金鲳鱼、茂名荔枝龙眼蜜源、英德麻竹笋、英德红茶等入选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茂名月饼、潮汕牛肉丸制品、饶平盐焗鸡等入选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上述《意见》的出台,为我省特色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如何借这一东风进一步擦亮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近日,记者深入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发现,通过提升种养业现代化水平、拉长产业链、加快品牌打造等,各地正多措并举进一步做优做强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热潮正在各地火热展开。

▶▷从一种产品到一个集群

延链拓群产业化发展初显成效

近期,湛江水产养殖业引来广泛关注。

在位于湛江东海岛上的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一批批虾苗从这里“游往”全国各地的养虾基地。该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年选育对虾亲虾10万对,虾苗80亿尾。

养殖方面,去年湛江对虾养殖面积达2.4万公顷,产量21.4万吨,全国每5只对虾,有3只来自湛江。拥有“中国对虾之都”美誉的湛江,从虾苗繁育到规模化养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对虾养殖产业集群,对虾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额七项指标全国第一。

除对虾外,湛江还是“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是水产养殖、加工、出口基地,2022年湛江水产总产量125.5万吨,总产值274.6亿元,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

除了湛江对虾和金鲳鱼,粤东西北还有多个产业入选《意见》的农产品及食品均形成种养和加工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

▶▷智慧赋能生态种养

推动农特产品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湛江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港海域,湛江首个深远海桁架式智能养殖平台“海威一号”矗立在海面上。通过摄像头,可远程实时察看鱼的生长状态,自动投饵设备实现每天定时投喂,台风天气平台还能下潜以减少灾害。

这个面积超1000平方米、平台高13.5米、养殖水深超12米的庞然大物,是当地容量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平台,养有3万多尾鳘鱼,是去年4月由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投资建设的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

该平台单个养殖体积大、智能水平高、设计抗台风能力达15级、可节省人力成本60%,养殖效益可观。“‘海威一号’代表着湛江海水养殖业升级的方向,将引领水产养殖走向深远海。”海威农业集团董事长刘定介绍,公司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海威二号”已开工建设,预计5月投入使用,“‘海威二号’养殖规模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

据了解,目前,湛江有深水网箱3500多个,约占全省总数70%。根据规划,到2026年,湛江市将建成5000个大型深水网箱、5—1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湛江的水产品养殖向深远海方向迈进,走出了智能高效养殖的关键一步,加快智能化生产水平。

科技赋能提高了农特产品生产现代化水平,生态种养则是绿色低碳发展、提高产品价值的又一路径。

▶▷突破短板实现新跨越

让更多“粤字号”产品走出广东

在水产养殖领域,我省沿海地区还存在以近海养殖为主、深远海养殖比例不高的短板。“作为海洋大省,我省深远海养殖比起山东等省份还存在差距。”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陈华谱表示,“这有客观原因,即与北方沿海省份相比,广东台风天气多,深远海养殖风险较大,装备投入更高。但广东气温高,能够实现全年不间断养殖,且海域面积更广,应该说广东深远海养殖潜力巨大!”陈华谱建议湛江等沿海水产大市要加快深远海养殖步伐,加大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全省养殖业迈向深蓝探路。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