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学生用手机上网成潮流

2010-12-14 00:00 湛江日报  

    家长:为孩子配手机实属无奈

    手机虽然能加强孩子和家长间的沟通,但由于中小学生年龄还小,很容易受到手机网页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成为众多家长担心孩子使用手机的关键。因此,部分家长曾经尝试“没收”孩子手机,但由于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不少家长还是妥协了。对此,家长赵女士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今年孩子刚上初一,为了方便联系,给他买了部手机,但月末交手机费时发现,儿子仅上网费就花了40多元。“真让人纳闷,孩子究竟用手机上网干什么能花那么多钱呢?”赵女士说,她以耽误学习为由,没收了儿子的手机,但儿子做每一件事的条件都是拿回手机,无奈手机最终还是落在儿子手里。采访中,家长们普遍表示,买手机给孩子实属无奈,其实他们仅仅是为了能方便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但给孩子配上手机后,又开始担心孩子会因沉迷玩手机而耽误了学习。

    老师:学生带手机弊多利少

    对于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老师们都深感头痛。

    王老师是我市一所高中高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说起学生用手机上网,他深表担忧:“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低,又处在青春期的懵懂阶段,网上的不良信息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王老师说,现在许多中学生对手机的功能懂得比老师还多,他们用手机上网下载图片、玩游戏,有时都能玩几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学习。

    手机网络上不良信息很多,孩子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进入包含色情信息的网站,而老师对学生如何使用手机时刻进行监管也不现实,只能在强调学校纪律的同时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配手机,讲明学生带手机弊多利少。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但仍有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个别学生会浏览不良网站。有时我正上着课,看到有学生玩手机,管他吧,影响其他学生,不管吧,又不行,也影响自己的教课心情。”高三年级刘老师对此很是无奈,“其实,学校一直强调学生不要拿手机,如果有事可以用201卡与家人联系。为方便学生打电话,学校在学生宿舍和教学楼内安装了多部IC卡电话机。同时,各班老师多次与学生家长发短信沟通,讲明学生带手机的弊端。现在看来有一定的效果,学生用手机的现象比以前少了。”

    心理专家: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对家长而言,想靠一己的力量改变它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接受它的存在,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市一中心理学老师陈恒建议道。

    陈恒说,当家长给孩子提供一部手机时,要和孩子一起平静地讨论出一套手机使用方案,并监督、帮助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这其实也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锻炼。

    当发现孩子浏览不良网站后,要就事论事,平静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到从家长那里得到的是指导,并从内心接受家长的建议,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如果采取惩罚或批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者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让孩子越陷越深。同时,作为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学习一些上网知识,和孩子有一些共同交流的话题。当家长就某一个网络问题说出令孩子信服的观点时,孩子会对家长关于网络问题的建议更加重视并听从。

作者:王艳

    家长:为孩子配手机实属无奈

    手机虽然能加强孩子和家长间的沟通,但由于中小学生年龄还小,很容易受到手机网页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成为众多家长担心孩子使用手机的关键。因此,部分家长曾经尝试“没收”孩子手机,但由于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不少家长还是妥协了。对此,家长赵女士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今年孩子刚上初一,为了方便联系,给他买了部手机,但月末交手机费时发现,儿子仅上网费就花了40多元。“真让人纳闷,孩子究竟用手机上网干什么能花那么多钱呢?”赵女士说,她以耽误学习为由,没收了儿子的手机,但儿子做每一件事的条件都是拿回手机,无奈手机最终还是落在儿子手里。采访中,家长们普遍表示,买手机给孩子实属无奈,其实他们仅仅是为了能方便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但给孩子配上手机后,又开始担心孩子会因沉迷玩手机而耽误了学习。

    老师:学生带手机弊多利少

    对于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老师们都深感头痛。

    王老师是我市一所高中高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说起学生用手机上网,他深表担忧:“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低,又处在青春期的懵懂阶段,网上的不良信息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王老师说,现在许多中学生对手机的功能懂得比老师还多,他们用手机上网下载图片、玩游戏,有时都能玩几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学习。

    手机网络上不良信息很多,孩子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进入包含色情信息的网站,而老师对学生如何使用手机时刻进行监管也不现实,只能在强调学校纪律的同时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配手机,讲明学生带手机弊多利少。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但仍有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个别学生会浏览不良网站。有时我正上着课,看到有学生玩手机,管他吧,影响其他学生,不管吧,又不行,也影响自己的教课心情。”高三年级刘老师对此很是无奈,“其实,学校一直强调学生不要拿手机,如果有事可以用201卡与家人联系。为方便学生打电话,学校在学生宿舍和教学楼内安装了多部IC卡电话机。同时,各班老师多次与学生家长发短信沟通,讲明学生带手机的弊端。现在看来有一定的效果,学生用手机的现象比以前少了。”

    心理专家: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对家长而言,想靠一己的力量改变它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接受它的存在,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市一中心理学老师陈恒建议道。

    陈恒说,当家长给孩子提供一部手机时,要和孩子一起平静地讨论出一套手机使用方案,并监督、帮助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这其实也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锻炼。

    当发现孩子浏览不良网站后,要就事论事,平静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到从家长那里得到的是指导,并从内心接受家长的建议,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如果采取惩罚或批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者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让孩子越陷越深。同时,作为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学习一些上网知识,和孩子有一些共同交流的话题。当家长就某一个网络问题说出令孩子信服的观点时,孩子会对家长关于网络问题的建议更加重视并听从。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