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滨海旅游显风姿 十一五收入增长最快

2011-02-18 00:00 湛江日报  

摘取2010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广东·湛江)全球总决赛桂冠、出任湛江旅游形象大使的冰岛女孩在领奖台上。

摘取2010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广东·湛江)全球总决赛桂冠、出任湛江旅游形象大使的冰岛女孩在领奖台上。 本报记者 殷翊展 摄

湛江海上国际龙舟赛已是湛江旅游项目的大品牌。

湛江海上国际龙舟赛已是湛江旅游项目的大品牌。 本报记者 李波 摄

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旅游新景点。

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旅游新景点。 本报记者 陈煜 摄

湛江主题公园越建越多。主题公园中盛开的向日葵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参观。

湛江主题公园越建越多。主题公园中盛开的向日葵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参观。 本报记者 李波 摄

湛江海上国际龙舟赛已是湛江旅游项目的大品牌。这是海上草龙表演

湛江海上国际龙舟赛已是湛江旅游项目的大品牌。这是海上草龙表演 本报记者 李波 摄

美丽的徐闻三墩景区。

美丽的徐闻三墩景区。 本报记者 陈煜 摄

    2010年12月17日,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落下帷幕,来自冰岛的旅游小姐摘取“花魁”并成为湛江旅游形象大使。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佳丽云集湛江,刮起了一股“美丽旋风”,在海滨城市湛江处处留下倩影,也将湛江椰风海韵、碧海蓝天的美丽滨海风光推介到全世界,令世人为之惊艳!

    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是国际旅游、时尚、文化界的顶级赛事,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公共设施,湛江受到赛事举办方青睐,最终获得此次赛事的举办资格。省内知名媒体表示,成功承办这一国际赛事,是湛江市委、市政府以世界眼光谋划湛江旅游业发展、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扩大湛江旅游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加快把湛江建设成为生态型海湾城市和国际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湛江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国民旅游休闲活动,加快打造“黄金海岸、生态海岛、休闲胜地、美食之都”旅游品牌,旅游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

    数字看“十一五”

    ——旅游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接待游客4910万人次、旅游收入244亿元,同比“十五”分别增长2.2倍和1.7倍。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415万人次,比5年前的569.96万人次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旅游收入65.3亿元,比5年前的32.21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旅游投资增长最快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在建投资超1亿元以上的旅游重点项目26个,投资超过10亿元的旅游项目有8个,计划总投资额282亿元。完成旅游投资63亿元,同比“十五”增长2.6倍。我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数量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东海岛旅游产业园被列为全省三大旅游产业园。意向投资160亿元的徐闻阳光海岸旅游项目,为目前全省意向投资最大的旅游项目。

    ——品牌打造成效最大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我市两度荣获“中国十大休闲城市”、首个“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等称号,湖光岩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广东最美的湖泊,东海岛被认证为中国第一长滩,中国大陆最南端被评为广东最美的海岸,一大批旅游景点被评为广东旅游建设示范基地。

    ——产业规模增长最快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标准酒店增至68家;新建景点43个;旅行社29家,增长40%;旅游接待大巴增加到200多辆,游船增加到12艘,车船接待容量增加8000多人,增长40多倍;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增加30000多人,增长2.3倍。

    滨海休闲胜地魅力初现

    滨海城市湛江,处处是待开发的旅游“金矿”,拥有蓝色滨海与海洋旅游资源,绿色生态与亚热带农业旅游资源,红色风情与历史文化资源,蓝绿红三大色块亮丽逼人。湛江多彩的现代旅游业正蓄势待发,她资源富集、生态优美、元素多样,极具滨海旅游优势和开发价值。

    2007年至今,湛江两次荣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湛江人一直引以为豪。蓝天、白云、碧海、帆影、绿树、红花,漫长的海岸线造就了湛江绚丽的滨海风光,现代化的城市掩映于绿树浓荫和南国的奇花异草之中,哪怕是满街开着火红花朵的凤凰树,都令外地游客为之流连忘返。

    2009年,湛江又获评“中国海鲜美食之都”,这一美誉更是名至实归——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里盛产海鲜,百姓平常的生活丰富而有滋味,夜市上的烧蚝、炒粉长年飘香。

    作为一座精于生活品质的滨海城市,湛江从来不乏天香国色的旅游资源,然而相对于风生水起的珠三角,湛江曾经沉寂太久!“十一五”期间,伴随着钢铁、炼化两大项目落地、产业转移的承接、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一系列改变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交通、物流、旅游服务业的兴旺终于指日可待。

    湛江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湛江大力推进休闲城市建设,大举增加公园绿地,努力完善交通、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服务设施,加快开发美食、购物、娱乐、运动、保健等休闲消费产品,把建设休闲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发展休闲产业、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举措,作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服务手段。

    依托湛江独特的“五岛一湾”景观,一个别具特色的城市海岸旅游圈初现雏形。以市区“一湾两岸”为依托,与游艇码头度假区和投资近10亿元在建的渔人码头相连结,与邻近的东海岛、特呈岛等相呼应,海湾连接海岛旅游专线次第开通。未来游艇码头与渔人码头互为背景,彰显海港动态景观、欧陆风情的海湾休闲度假旅游的独特魅力。

    湖光岩风景区是世界最典型的火山玛珥湖,其独特的火山地貌和自然景观,被地质学家称之为大自然“天然的博物馆”。以“火山之貌、神奇之水、生态之谜”的旅游主题,进一步放大了湖光岩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充满诱惑的优美传说和神奇莫测的湖光之水,充分展现其作为国家地质公园的独异性和新奇性。同时整合湖光岩片区、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等周边景点,使之串联并融为一体,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火山湖旅游休闲度假新热点,彰显城市生态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重塑湛江的旅游新形象。

    “十一五”期间,湛江市立足做大做优旅游业,打造海滨特色的旅游产业带,确立区域内核心产业,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在配套产业、衍生产业上进行开发,发展旅游新业态。例如策划建设南国珍珠旅游专卖连锁店,以及徐闻大汉三墩渔民屋,住渔村、坐渔船、扮渔夫、拉渔网,到沙滩观赏北部湾最美海韵斜阳。湛江“海味一条街”声名鹊起,打响“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靓丽品牌。

    一座现代旅游城市的“破题”

    环顾四邻,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南全力建设国际旅游岛,这对湛江旅游既是合作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十一五”期间,通过擦亮“蓝色湛江、黄金海岸、休闲胜地、美食之都”四大品牌,湛江旅游业谋求取得新的突破,以此提升旅游业含金量,将湛江打造成为南中国海岸度假旅游圈的中心城市,成为广东参与东盟北部湾国际旅游合作的桥头堡。

    2010年3月31日,广东省政府粤西地区旅游工作现场办公会在湛江隆重举行,与会官员和专家表示,湛江将成为广东省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区域,湛江要以滨海旅游为核心,突出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着力打造黄金海岸、生态海岛、休闲胜地旅游品牌,建成集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成为广东参与东盟北部湾国际旅游合作的桥梁,以及参与海南发展国际旅游岛的重要通道。

    基于此,湛江调整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以前瞻性战略思维,准确确定湛江在省内、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区域发展位置,结合半岛型经济特点,打造具有热带风情的海湾黄金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成为辐射北部湾、影响东南亚的现代旅游集散中心;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著名旅游目的地;成为通往国际旅游岛的重要通道。

    我市旅游工作加强政府主导,制定实施了《湛江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力度,凝聚全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游艇休闲、海鲜美食、海岛度假、滨海生态、运动保健和农(渔)家乐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项目开发成绩斐然。2010年以来,全市大型综合景区、高星级酒店等旅游项目投资增长迅猛,其中粤西明珠美食广场、嘉瑞禾大酒店、枫丹白露酒店、徐闻龙泉森林旅游区、麻章康琦赛国色天香园等建成开业;吉兆湾国际海洋度假中心休闲项目、坡头南海明珠游艇俱乐部、雷州雷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和君豪国际酒店、金沙湾大酒店、民大喜来登酒店、湖光岩温泉度假村、广州湾时代广场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和筹建。

    目前,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列入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专家建议,要综合我市区域资源特点,继续完善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站场、码头、绿道、文化等配套设施,着力发展滨海生态、海岛、海岸旅游休闲产业,全力打造新型海湾旅游产业格局。

    湛江,一座现代旅游城市正在破题。

    记者手记

    相约在中国大陆最南端

    这里是中国南方著名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是中国大陆最具热带滨海风情的中国旅游城市湛江,是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和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海湾、海岛、椰林、沙滩,美艳不可方物。

    从百年前古老的“广州湾”,到今天美丽繁华的“湛蓝之滨”,历经岁月沧桑,这座大陆最南端的海滨城市风采依旧,充满了生机活力。

    过去五年,大项目相继选址湛江,世人瞩目中,人们惊讶地发现,枕着南海和北部湾的涛声,湛江的美超凡脱俗不染铅华。

    过去五年,也是湛江旅游业腾飞的五年。现代旅游产业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借助得天独厚的本土海滨、海湾优势,承广东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东风,湛江的旅游产业在“大工业时代”来临前夜厚积薄发、热度蹿升。

    “大工业”与“浪漫产业”比翼,繁荣与美丽相约在中国大陆最南端,湛江的未来不是梦!

    网友感言

    木清风:虽然是湛江人,但很少去本地的景点逛。湖光岩、吉兆海滩、龙海天……这些都活在我的记忆中,如果有时间去体味这些美景,一定很幸福。

    暖暖心:在晨曦初现的周末,到渔港公园去晨练,空气很清新,这是紧张的工作之余最享受的时刻。

    AK47:湖光岩,我心中美好的去处,也是我去外地读书后,向同学朋友炫耀的湛江美景!

    灵水:徐闻最近大搞旅游立县,很好很给力,像大汉三墩、龙泉漂流等,其实,湛江本地的旅游资源很丰厚,只是还没充分开发而已,幸福湛江,一定要处处是景点。

    

作者:余元锋 林洪强

摘取2010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广东·湛江)全球总决赛桂冠、出任湛江旅游形象大使的冰岛女孩在领奖台上。

摘取2010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广东·湛江)全球总决赛桂冠、出任湛江旅游形象大使的冰岛女孩在领奖台上。 本报记者 殷翊展 摄

湛江海上国际龙舟赛已是湛江旅游项目的大品牌。

湛江海上国际龙舟赛已是湛江旅游项目的大品牌。 本报记者 李波 摄

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旅游新景点。

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旅游新景点。 本报记者 陈煜 摄

湛江主题公园越建越多。主题公园中盛开的向日葵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参观。

湛江主题公园越建越多。主题公园中盛开的向日葵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参观。 本报记者 李波 摄

湛江海上国际龙舟赛已是湛江旅游项目的大品牌。这是海上草龙表演

湛江海上国际龙舟赛已是湛江旅游项目的大品牌。这是海上草龙表演 本报记者 李波 摄

美丽的徐闻三墩景区。

美丽的徐闻三墩景区。 本报记者 陈煜 摄

    2010年12月17日,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落下帷幕,来自冰岛的旅游小姐摘取“花魁”并成为湛江旅游形象大使。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佳丽云集湛江,刮起了一股“美丽旋风”,在海滨城市湛江处处留下倩影,也将湛江椰风海韵、碧海蓝天的美丽滨海风光推介到全世界,令世人为之惊艳!

    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是国际旅游、时尚、文化界的顶级赛事,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公共设施,湛江受到赛事举办方青睐,最终获得此次赛事的举办资格。省内知名媒体表示,成功承办这一国际赛事,是湛江市委、市政府以世界眼光谋划湛江旅游业发展、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扩大湛江旅游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加快把湛江建设成为生态型海湾城市和国际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湛江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国民旅游休闲活动,加快打造“黄金海岸、生态海岛、休闲胜地、美食之都”旅游品牌,旅游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

    数字看“十一五”

    ——旅游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接待游客4910万人次、旅游收入244亿元,同比“十五”分别增长2.2倍和1.7倍。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415万人次,比5年前的569.96万人次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旅游收入65.3亿元,比5年前的32.21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旅游投资增长最快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在建投资超1亿元以上的旅游重点项目26个,投资超过10亿元的旅游项目有8个,计划总投资额282亿元。完成旅游投资63亿元,同比“十五”增长2.6倍。我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数量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东海岛旅游产业园被列为全省三大旅游产业园。意向投资160亿元的徐闻阳光海岸旅游项目,为目前全省意向投资最大的旅游项目。

    ——品牌打造成效最大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我市两度荣获“中国十大休闲城市”、首个“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等称号,湖光岩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广东最美的湖泊,东海岛被认证为中国第一长滩,中国大陆最南端被评为广东最美的海岸,一大批旅游景点被评为广东旅游建设示范基地。

    ——产业规模增长最快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标准酒店增至68家;新建景点43个;旅行社29家,增长40%;旅游接待大巴增加到200多辆,游船增加到12艘,车船接待容量增加8000多人,增长40多倍;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增加30000多人,增长2.3倍。

    滨海休闲胜地魅力初现

    滨海城市湛江,处处是待开发的旅游“金矿”,拥有蓝色滨海与海洋旅游资源,绿色生态与亚热带农业旅游资源,红色风情与历史文化资源,蓝绿红三大色块亮丽逼人。湛江多彩的现代旅游业正蓄势待发,她资源富集、生态优美、元素多样,极具滨海旅游优势和开发价值。

    2007年至今,湛江两次荣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湛江人一直引以为豪。蓝天、白云、碧海、帆影、绿树、红花,漫长的海岸线造就了湛江绚丽的滨海风光,现代化的城市掩映于绿树浓荫和南国的奇花异草之中,哪怕是满街开着火红花朵的凤凰树,都令外地游客为之流连忘返。

    2009年,湛江又获评“中国海鲜美食之都”,这一美誉更是名至实归——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里盛产海鲜,百姓平常的生活丰富而有滋味,夜市上的烧蚝、炒粉长年飘香。

    作为一座精于生活品质的滨海城市,湛江从来不乏天香国色的旅游资源,然而相对于风生水起的珠三角,湛江曾经沉寂太久!“十一五”期间,伴随着钢铁、炼化两大项目落地、产业转移的承接、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一系列改变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交通、物流、旅游服务业的兴旺终于指日可待。

    湛江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湛江大力推进休闲城市建设,大举增加公园绿地,努力完善交通、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服务设施,加快开发美食、购物、娱乐、运动、保健等休闲消费产品,把建设休闲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发展休闲产业、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举措,作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服务手段。

    依托湛江独特的“五岛一湾”景观,一个别具特色的城市海岸旅游圈初现雏形。以市区“一湾两岸”为依托,与游艇码头度假区和投资近10亿元在建的渔人码头相连结,与邻近的东海岛、特呈岛等相呼应,海湾连接海岛旅游专线次第开通。未来游艇码头与渔人码头互为背景,彰显海港动态景观、欧陆风情的海湾休闲度假旅游的独特魅力。

    湖光岩风景区是世界最典型的火山玛珥湖,其独特的火山地貌和自然景观,被地质学家称之为大自然“天然的博物馆”。以“火山之貌、神奇之水、生态之谜”的旅游主题,进一步放大了湖光岩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充满诱惑的优美传说和神奇莫测的湖光之水,充分展现其作为国家地质公园的独异性和新奇性。同时整合湖光岩片区、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等周边景点,使之串联并融为一体,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火山湖旅游休闲度假新热点,彰显城市生态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重塑湛江的旅游新形象。

    “十一五”期间,湛江市立足做大做优旅游业,打造海滨特色的旅游产业带,确立区域内核心产业,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在配套产业、衍生产业上进行开发,发展旅游新业态。例如策划建设南国珍珠旅游专卖连锁店,以及徐闻大汉三墩渔民屋,住渔村、坐渔船、扮渔夫、拉渔网,到沙滩观赏北部湾最美海韵斜阳。湛江“海味一条街”声名鹊起,打响“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靓丽品牌。

    一座现代旅游城市的“破题”

    环顾四邻,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南全力建设国际旅游岛,这对湛江旅游既是合作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十一五”期间,通过擦亮“蓝色湛江、黄金海岸、休闲胜地、美食之都”四大品牌,湛江旅游业谋求取得新的突破,以此提升旅游业含金量,将湛江打造成为南中国海岸度假旅游圈的中心城市,成为广东参与东盟北部湾国际旅游合作的桥头堡。

    2010年3月31日,广东省政府粤西地区旅游工作现场办公会在湛江隆重举行,与会官员和专家表示,湛江将成为广东省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区域,湛江要以滨海旅游为核心,突出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着力打造黄金海岸、生态海岛、休闲胜地旅游品牌,建成集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成为广东参与东盟北部湾国际旅游合作的桥梁,以及参与海南发展国际旅游岛的重要通道。

    基于此,湛江调整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以前瞻性战略思维,准确确定湛江在省内、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区域发展位置,结合半岛型经济特点,打造具有热带风情的海湾黄金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成为辐射北部湾、影响东南亚的现代旅游集散中心;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著名旅游目的地;成为通往国际旅游岛的重要通道。

    我市旅游工作加强政府主导,制定实施了《湛江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力度,凝聚全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游艇休闲、海鲜美食、海岛度假、滨海生态、运动保健和农(渔)家乐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项目开发成绩斐然。2010年以来,全市大型综合景区、高星级酒店等旅游项目投资增长迅猛,其中粤西明珠美食广场、嘉瑞禾大酒店、枫丹白露酒店、徐闻龙泉森林旅游区、麻章康琦赛国色天香园等建成开业;吉兆湾国际海洋度假中心休闲项目、坡头南海明珠游艇俱乐部、雷州雷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和君豪国际酒店、金沙湾大酒店、民大喜来登酒店、湖光岩温泉度假村、广州湾时代广场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和筹建。

    目前,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列入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专家建议,要综合我市区域资源特点,继续完善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站场、码头、绿道、文化等配套设施,着力发展滨海生态、海岛、海岸旅游休闲产业,全力打造新型海湾旅游产业格局。

    湛江,一座现代旅游城市正在破题。

    记者手记

    相约在中国大陆最南端

    这里是中国南方著名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是中国大陆最具热带滨海风情的中国旅游城市湛江,是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和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海湾、海岛、椰林、沙滩,美艳不可方物。

    从百年前古老的“广州湾”,到今天美丽繁华的“湛蓝之滨”,历经岁月沧桑,这座大陆最南端的海滨城市风采依旧,充满了生机活力。

    过去五年,大项目相继选址湛江,世人瞩目中,人们惊讶地发现,枕着南海和北部湾的涛声,湛江的美超凡脱俗不染铅华。

    过去五年,也是湛江旅游业腾飞的五年。现代旅游产业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借助得天独厚的本土海滨、海湾优势,承广东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东风,湛江的旅游产业在“大工业时代”来临前夜厚积薄发、热度蹿升。

    “大工业”与“浪漫产业”比翼,繁荣与美丽相约在中国大陆最南端,湛江的未来不是梦!

    网友感言

    木清风:虽然是湛江人,但很少去本地的景点逛。湖光岩、吉兆海滩、龙海天……这些都活在我的记忆中,如果有时间去体味这些美景,一定很幸福。

    暖暖心:在晨曦初现的周末,到渔港公园去晨练,空气很清新,这是紧张的工作之余最享受的时刻。

    AK47:湖光岩,我心中美好的去处,也是我去外地读书后,向同学朋友炫耀的湛江美景!

    灵水:徐闻最近大搞旅游立县,很好很给力,像大汉三墩、龙泉漂流等,其实,湛江本地的旅游资源很丰厚,只是还没充分开发而已,幸福湛江,一定要处处是景点。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