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日前,记者在徐闻新寮岛看到了出生2个多月的日本无针乌贼,这是我市首次将温带种引至热带海域进行人工养殖成功的日本乌贼。日本无针乌贼原本生活在温带海域,适宜水温16.2—30℃,但湛江师范学院生命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道海教授与水生生物学团队硬是把这项技术攻坚下来,对培育日本无针乌贼高温品系、降低乌贼苗种成本,优化本地海水养殖品种结构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乌贼生活在深海,出水即死,市场上很难见到活的乌贼。乌贼工厂化养殖技术的成功,可以改变乌贼市场供应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状况,错峰上市,且可以供应活体。目前,华东市场,死的乌贼市场价为15元/斤,活的乌贼市场价高达80元/斤(约15元1个),不仅大型宾馆酒店对活体需求量很大,还可以满足观赏、休闲消费市场需求。
近年来,浙江、福建和山东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纷纷开展日本无针乌贼和金乌贼的养殖技术攻关和资源恢复研究,头足类生产、加工和利用产业悄然兴起。湛师水生生物学团队自2007年起,率先我国开展热带头足类研究(主要进行虎斑乌贼、拟目乌贼和日本无针乌贼的养殖和资源恢复技术研究),目前已承担或完成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等省、市、校级项目4个。这次人工养殖日本无针乌贼初步成功,现在正在逐步推广,若取得成功,将有望成为我市水产养殖的一个新兴产业。
链接:日本无针乌贼,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俄罗斯、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海域。自然群体的繁殖周期为一年一次,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每年可繁殖两个世代,分别为5月、10月性成熟。但由于过度捕捞,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自然资源明显衰退,产量急剧下降,目前临近濒危,仅作为兼捕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