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港城各个学校陆续开学,开学经济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面对越来越豪华,越来越贵的学生用品,许多家长感叹,随便买个书包都得花掉好几百,真是“Hold不住” 啊。对于愈演愈烈的开学“高消费”,有老师建议学生和家长都应该理性消费,合理支配,花该花的钱,买需要的商品。
电子产品特别受欢迎
在采访中,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除了必备的辅导书和文具,不少家长将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的电子产品列到“开学装备”清单中。电子产品已经取代文具和辅导书,成为开学学生消费中的“大头”。
在电子学习用品专柜前,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正在仔细地挑选着学习机、点读机、MP5等学生用品。一家电商场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每年新学期开始前后他们都会举办数码、手机专场促销活动。这几天,有不少家长还给孩子添置了价值不菲的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学生电子用品市场呈现出消费群体更低龄化的消费特点,如适合学前和小学阶段学生使用的点读机产品销售就非常火爆,销量增长很快”。
在港城某商场内,记者看到几位家长正带着孩子挑选学习机。一位吴女士告诉记者,她除了花1400多元买了一台学习机给孩子之外,在其他文具诸如书包、橡皮等也花了近200元。
“每年的开学初都是学习辅助类电子产品的销售旺季,现在一天的营业额是往常的几倍。”一位营业员说,学习机往常一天只能销售一两台,现在一天能卖五六台。
新衣服、新文具、学生电脑、MP5……这是家住赤坎的李女士要为上初二的女儿准备的“开学装备”。“都花了2000多元了,可东西还没买齐。”面对这笔“开学投资”,李女士深感“吃不消”。
老师呼吁家长合理引导
通过对“开学经济”各个渠道的采访,记者粗略计算,中小学生要配齐一套学习用品最少也要花上百元,如果再买上几件“高档货”,花一两千元也很平常;而大学生更是在电子数码产品的消费上,呈现高端消费的趋势,动辄好几千元的高档装备,让家长直呼“压力大”。
“开学经济”升温,乐的是商家,苦的是家长,误导的是孩子。港城某小学班主任认为,家长在给孩子消费时,一定要理性,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和物质观。“其实每一个新学期开始之后,有一些必要的学习用品是应该买的,一般学习上用不上的那些高档电子用品就不用买了。”
而港城某中学洪老师则指出,“开学经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常见,国外“开学经济”中最为主要的是图书、培训、健身和休闲类的持续支出类投入,文具和电子商品等消耗品在“开学经济”中比重只是较少的一部分。“不少商家现在只看到了文具等消费性支出的市场一隅,利用孩子爱攀比的心理来赚取短期利润,但对于长期性的教辅、能力培训、书籍出版等投入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社会力量、学校和政府都应进行正确地引导,避免让‘开学经济’走进高消费的死胡同。”洪老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