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故里·他乡——陈瑾作品巡回展”在市博物馆举行。
说起陈瑾,也许你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认识他作品的人却为数不少。如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的《奥运女神》雕像、湛江渔港公园的《海之恋》雕塑、南国热带花园的《花之恋》雕塑、北桥公园的《河之恋》雕塑等,都出自他的手。
此次展览共展出其近百幅油画、素描和雕塑,其中多幅油画作品展示了广州湾时期法式建筑特色和特有的亮丽海滨风景。
“二度”创作 再现广州湾镜像
为何广州湾时期的建筑会不遗痕迹地出现在陈瑾的油画里呢?一次,他在加拿大的堂兄的家里,看到了他哥哥收藏的广州湾时期的一本旧画册,画册里面有很多反映当时湛江人的“打天九”等方面的平民市井生活的画作,他如鱼得水,即对这些画进行“二度”创作,并对原画作的色调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调整。后来,陈瑾把这批画作起了个名字叫《广州湾往事》系列。
“现在除了仅存的法国公使署、商会馆等建筑外,广州湾时期的痕迹几乎消逝殆尽。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肤浅的,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为我们勾勒出湛江成长的轨迹。不同时期的建筑保存着城市的记忆,这些真实的历史影像给了后人无限的启示。”陈瑾说。
在陈瑾的画作中,广州湾法国公使署带有一种古典韵味。而广州湾商会馆,陈瑾描绘的是商会成立大会时的场景,人们整齐有序地坐在商会馆前合照留念,将当年广州湾商会馆一带车水马龙、万商云集的景象一一展现……
除了这些法式建筑,《广州湾往事》系列描绘的男耕女织、商贩在大榕树下卖英国牛奶、大家蹲着吃白斩鸡等场景,宛如一张张老照片,勾勒出当年湛江人生活的一点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