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感受徐闻锦和独特风光—— 望夫石与白茅海

2012-04-01 15:44 湛江晚报  

    3 巨石中长出仙人掌

    随后,记者攀上高高的岩石,阵阵海风迎面吹来。站在望夫石上,大海美丽风光一览无余。清晨,海边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白雾,树木、小草、海水,在薄雾的映衬之下,朦胧得像进入了一片梦境。那嶙峋的望夫石,也许是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岁月的痕迹刻在上面。

    石头上有些截面呈现铁锈的颜色,上面有些地方出现了奇形怪状、不规则的小洞。然而在那没有泥土的石块上面,却长出了充满绿色的植物,绿意盎然。记者在一个石头群上面,发现了野生的仙人掌,仙人掌开出了鹅黄色的小花并结果。据洋叔介绍,透着紫红色的果子可以食用,味道和火龙果一样,当地的小孩子经常摘来吃。记者随手摘了一颗来品尝,味道果然与火龙果相似,只是吃完后,嘴唇像涂上了口红一般。

    4 看风车转动的白茅海

    锦和镇的白茅海,是记者第二站目的地。据附近村民介绍,白茅海以傍白茅村得名。白茅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据村中族谱记载,当时文姓明代自广东省高州府吴川县迁今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定居,后又于清乾隆年间再迁白茅村现址择地始居,从而建立白茅村,由于三海环海,渔获丰饶,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白茅海”,并世代沿袭此称号。

    村民董先生得知记者前来采访,立即放下手中的活,为记者引路并向我们介绍白茅海的故事。记者一行人徒步走到海滩上,沙子很细、很白,岸上干燥的沙子踩在脚下感觉很柔软。然而正因为太细,很容易被海风吹起来,像白砂糖一样洋洋洒洒。恰逢当天风很大,凛冽的寒风把细沙吹得让人睁不开眼,记者拿着记事本挡着风沙艰难前行。

    下了小斜坡,记者一行人来到海边。放眼望去,海天一色,白茫茫的一片。这里的沙子与岸上的散沙不同,被海水浸泡过的沙子服服帖帖地在地面上,平平整整、结实坚挺。见惯了那些轻轻一踩即陷下去、满是脚印的沙滩,白茅海的沙滩让人有种想要肆意奔跑的欲望。

    向对岸望去,一排白色风车伫立在白茅海对面的新寮岛上,随风而动。据董先生介绍,投资逾5亿元人民币的徐闻洋前风电项目,包括新寮岛和该县东海岸近100公里地带将成为风力电场。目前,有33台风车已经建成投产,每台风机年发电量约为500万千瓦时,预计年总发电量约为16500万千瓦时,年产值可达9千万元左右。在风车的幡然转动中,开辟新能源和新的能源消费观念悄然进入徐闻城乡,而风电场独特的风车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真可谓风车一转黄金万两。

    据董先生介绍,白茅海一带地区有很多滨海火山玄武岩石地貌景观,其中海中的“三足石”便是其中一种。“海底有很多这样的火山石,平日可以潜水到海底去看。这片海域还有很多珊瑚,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会选择到这里避暑游玩。”

    5 海产品远近驰名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平日退潮以后,不少渔妇会提着竹编的篮子,带着工具,到海边的石头上“敲蚝”。“白茅海的蚝很多,我们有空就去敲,很多人把蚝拿去卖。”董先生笑着说,白茅海的蚝很多,一般市场上见到的蚝都是白色,然而白茅海却有特产红蚝。“红蚝需要3年才能长大,在市场上非常罕见,因此比较贵,大约120元一公斤。”

    据介绍,白茅海的海产品非常丰富,主产黄花鱼、大虾、鲳、鲨、马鲛、西刀、黄鱼、沙蜇、蟹等。其中白茅海的黄花鱼、大虾是行销港澳的抢手货。另外,白茅海的特产群翅、鱼肚、鱿鱼、虾米在海内外久负盛名。“白茅海的群翅非常出名,曾被国家选为‘中国白茅鱼翅’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出,1972年更被指定选送为接待美国访华总统尼克松的产品!”提及家乡的特产,董先生倍感自豪。

 

作者:张雅婷 何有凤 张再漾 简再强

    3 巨石中长出仙人掌

    随后,记者攀上高高的岩石,阵阵海风迎面吹来。站在望夫石上,大海美丽风光一览无余。清晨,海边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白雾,树木、小草、海水,在薄雾的映衬之下,朦胧得像进入了一片梦境。那嶙峋的望夫石,也许是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岁月的痕迹刻在上面。

    石头上有些截面呈现铁锈的颜色,上面有些地方出现了奇形怪状、不规则的小洞。然而在那没有泥土的石块上面,却长出了充满绿色的植物,绿意盎然。记者在一个石头群上面,发现了野生的仙人掌,仙人掌开出了鹅黄色的小花并结果。据洋叔介绍,透着紫红色的果子可以食用,味道和火龙果一样,当地的小孩子经常摘来吃。记者随手摘了一颗来品尝,味道果然与火龙果相似,只是吃完后,嘴唇像涂上了口红一般。

    4 看风车转动的白茅海

    锦和镇的白茅海,是记者第二站目的地。据附近村民介绍,白茅海以傍白茅村得名。白茅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据村中族谱记载,当时文姓明代自广东省高州府吴川县迁今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定居,后又于清乾隆年间再迁白茅村现址择地始居,从而建立白茅村,由于三海环海,渔获丰饶,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白茅海”,并世代沿袭此称号。

    村民董先生得知记者前来采访,立即放下手中的活,为记者引路并向我们介绍白茅海的故事。记者一行人徒步走到海滩上,沙子很细、很白,岸上干燥的沙子踩在脚下感觉很柔软。然而正因为太细,很容易被海风吹起来,像白砂糖一样洋洋洒洒。恰逢当天风很大,凛冽的寒风把细沙吹得让人睁不开眼,记者拿着记事本挡着风沙艰难前行。

    下了小斜坡,记者一行人来到海边。放眼望去,海天一色,白茫茫的一片。这里的沙子与岸上的散沙不同,被海水浸泡过的沙子服服帖帖地在地面上,平平整整、结实坚挺。见惯了那些轻轻一踩即陷下去、满是脚印的沙滩,白茅海的沙滩让人有种想要肆意奔跑的欲望。

    向对岸望去,一排白色风车伫立在白茅海对面的新寮岛上,随风而动。据董先生介绍,投资逾5亿元人民币的徐闻洋前风电项目,包括新寮岛和该县东海岸近100公里地带将成为风力电场。目前,有33台风车已经建成投产,每台风机年发电量约为500万千瓦时,预计年总发电量约为16500万千瓦时,年产值可达9千万元左右。在风车的幡然转动中,开辟新能源和新的能源消费观念悄然进入徐闻城乡,而风电场独特的风车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真可谓风车一转黄金万两。

    据董先生介绍,白茅海一带地区有很多滨海火山玄武岩石地貌景观,其中海中的“三足石”便是其中一种。“海底有很多这样的火山石,平日可以潜水到海底去看。这片海域还有很多珊瑚,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会选择到这里避暑游玩。”

    5 海产品远近驰名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平日退潮以后,不少渔妇会提着竹编的篮子,带着工具,到海边的石头上“敲蚝”。“白茅海的蚝很多,我们有空就去敲,很多人把蚝拿去卖。”董先生笑着说,白茅海的蚝很多,一般市场上见到的蚝都是白色,然而白茅海却有特产红蚝。“红蚝需要3年才能长大,在市场上非常罕见,因此比较贵,大约120元一公斤。”

    据介绍,白茅海的海产品非常丰富,主产黄花鱼、大虾、鲳、鲨、马鲛、西刀、黄鱼、沙蜇、蟹等。其中白茅海的黄花鱼、大虾是行销港澳的抢手货。另外,白茅海的特产群翅、鱼肚、鱿鱼、虾米在海内外久负盛名。“白茅海的群翅非常出名,曾被国家选为‘中国白茅鱼翅’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出,1972年更被指定选送为接待美国访华总统尼克松的产品!”提及家乡的特产,董先生倍感自豪。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