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00亩耕地丢荒6年 谁之过?

2012-07-12 15:40 湛江晚报  

    谁的错?

    记者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来到雷州市英利镇迈炭村,已被丢荒6年的近2000亩农田里,已经长满青草,一些农户在田地里放牛,齐膝高的野草一望无际,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草原。

    迈炭村委会位于雷州半岛西南部沿海,村办事处距镇政府约18公里,总人口2868人,拥有耕地约4868亩。如此看来,荒芜的耕地占了全村耕地的几乎一半。

    2000亩良田该何去何从?程保则介绍道,在2011年3月份时候,附近村的一位黄姓老板也找到当地村委干部,该黄姓老板想承包这些地用来种甘蔗等。“当时我们找到村民商量这个事情,但个别村民反对,他们怀疑干部得到什么好处,就不同意。由于无水灌溉,大部分土地仍旧荒废,无法种植。”

    此后,还有一些老板想承包,但都由于村民意见不合,导致承包出去种甘蔗的想法搁置。“我们村的干部都想把村民意见统一调整好,但部分村民怕干部在承包环节存猫腻,就反对承包。导致无法统一意见。”程保说。

    一直想承包该村这片土地的黄老板对记者称,其实,这块地很适宜种甘蔗,而且,有了一点盐分,甘蔗长势会更好。他当时同意每亩一年交承包金100元,如此算来,这片耕地一年单承包金就近20万元。但由于这片土地是成片的,当时也考虑过只承包部分同意村民的土地,“但承包了之后,由于没有道路,要开路进去的,所以必须整片承包下来才行。”

    “目前,这片土地已经分到每个村民手里的了,经过几次调解承包出去都没成功,”村民程坎发对记者说:“我的几十亩农田也在其中,除了种甘蔗,什么都种不了,想承包给人家,但意见不一致,所以就这样闲置着。”

    “由于耕地丢弃时间长达6年,村里劳力大多外出打工,而且收入比种地高,就是恢复耕种,现在已没有多少人愿回来种地了。”村民周生说:“看着耕地在丢荒,心里很痛,希望快一点将土地承包出去。”

    “如果有水的话,我还是想耕种,”村民翟云说:“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世代务农,依赖土地生活,除非迫不得已才将土地承包出去。”

    村主任程保称,这近2000亩土地,自2005年、2006年后,就没有水灌溉了。目前,有几户村民自发借来柴油机抽水,土地勉强耕种,其中有100多亩已经种上了水稻、苦瓜等,也有村民种上了桉树苗,水田大概有350多亩,其他均干旱,种植不了什么作物。

    “我们当地村委也在想方设法,但是当地村委资金有限,村民也没有其他收入,一起出钱买柴油机等抽水工具还是比较难,没有其他办法了。”程保无奈地对记者说道,目前当地村委也不知道怎么办,再也想不出其他办法,让这近2000亩荒芜的农田恢复耕种。

    英利镇委书记李巧言表示,镇里现在继续做村民思想工作,希望找到共同点,将土地尽快承包出去,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边是荒芜丢弃,一边是承包不出去,村民与村干部都在纠结。2000亩荒芜的农田何去何从?

    有专家认为,一是当地政府要大力开展“珍惜每一寸土地”为主的思想教育。教育农民“珍惜土地为荣。浪费土地可耻”;二是建议政府部门,比如农业水利部门加大护农力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务农积极性;三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力度,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四是大力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确保农田增产,农民增收,让农民真正尝到务农的甜头。

作者:梁染渠 曾群善

    谁的错?

    记者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来到雷州市英利镇迈炭村,已被丢荒6年的近2000亩农田里,已经长满青草,一些农户在田地里放牛,齐膝高的野草一望无际,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草原。

    迈炭村委会位于雷州半岛西南部沿海,村办事处距镇政府约18公里,总人口2868人,拥有耕地约4868亩。如此看来,荒芜的耕地占了全村耕地的几乎一半。

    2000亩良田该何去何从?程保则介绍道,在2011年3月份时候,附近村的一位黄姓老板也找到当地村委干部,该黄姓老板想承包这些地用来种甘蔗等。“当时我们找到村民商量这个事情,但个别村民反对,他们怀疑干部得到什么好处,就不同意。由于无水灌溉,大部分土地仍旧荒废,无法种植。”

    此后,还有一些老板想承包,但都由于村民意见不合,导致承包出去种甘蔗的想法搁置。“我们村的干部都想把村民意见统一调整好,但部分村民怕干部在承包环节存猫腻,就反对承包。导致无法统一意见。”程保说。

    一直想承包该村这片土地的黄老板对记者称,其实,这块地很适宜种甘蔗,而且,有了一点盐分,甘蔗长势会更好。他当时同意每亩一年交承包金100元,如此算来,这片耕地一年单承包金就近20万元。但由于这片土地是成片的,当时也考虑过只承包部分同意村民的土地,“但承包了之后,由于没有道路,要开路进去的,所以必须整片承包下来才行。”

    “目前,这片土地已经分到每个村民手里的了,经过几次调解承包出去都没成功,”村民程坎发对记者说:“我的几十亩农田也在其中,除了种甘蔗,什么都种不了,想承包给人家,但意见不一致,所以就这样闲置着。”

    “由于耕地丢弃时间长达6年,村里劳力大多外出打工,而且收入比种地高,就是恢复耕种,现在已没有多少人愿回来种地了。”村民周生说:“看着耕地在丢荒,心里很痛,希望快一点将土地承包出去。”

    “如果有水的话,我还是想耕种,”村民翟云说:“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世代务农,依赖土地生活,除非迫不得已才将土地承包出去。”

    村主任程保称,这近2000亩土地,自2005年、2006年后,就没有水灌溉了。目前,有几户村民自发借来柴油机抽水,土地勉强耕种,其中有100多亩已经种上了水稻、苦瓜等,也有村民种上了桉树苗,水田大概有350多亩,其他均干旱,种植不了什么作物。

    “我们当地村委也在想方设法,但是当地村委资金有限,村民也没有其他收入,一起出钱买柴油机等抽水工具还是比较难,没有其他办法了。”程保无奈地对记者说道,目前当地村委也不知道怎么办,再也想不出其他办法,让这近2000亩荒芜的农田恢复耕种。

    英利镇委书记李巧言表示,镇里现在继续做村民思想工作,希望找到共同点,将土地尽快承包出去,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边是荒芜丢弃,一边是承包不出去,村民与村干部都在纠结。2000亩荒芜的农田何去何从?

    有专家认为,一是当地政府要大力开展“珍惜每一寸土地”为主的思想教育。教育农民“珍惜土地为荣。浪费土地可耻”;二是建议政府部门,比如农业水利部门加大护农力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务农积极性;三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力度,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四是大力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确保农田增产,农民增收,让农民真正尝到务农的甜头。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