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急功近利和撒手不管都要不得
家长给孩子请家教,大多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名校班额大、学生多,老师照顾不过来,一般学校的孩子成绩本来就不够好,新学年开始就给孩子请家教,免得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时临阵磨枪。”有家长如是说道。
记者在“家教墟”上碰到在私企当财务的黄女士。黄女士丈夫在外地工作,而她工作、家务都很忙,有时候还要加班,没时间辅导儿子。儿子今年刚升上初中,之前成绩一直不上不下,特别是作文,与其他同学差距很大。“如果中考时考不上好的高中,高考也会很麻烦。同事建议我请个家教,我就到这来了,不知道能不能请到一个好的家教老师。”
为孩子中考、高考“工作做在前”是家长普遍的想法。家住鸭乸港的老陈,女儿才读高一,各科成绩都还可以,物理却“跛脚”,为了避免高考时更“跛”,他打算给女儿请一个物理科家教。
有的家长虽然也着眼于中考、高考,但却急功近利,不顾及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十天半月就希望孩子的成绩明显提高,不然就撤换家教。来自信宜的大二男生小彭就有过这样的遭遇。小彭上学期曾辅导一个连简单的乘法竖式都不会列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无论怎么教小孩都学不会,家长认为是小彭不会教,把他“炒”了;当小彭辅导另一个小学生时,效果不错,但家长却还是嫌孩子成绩进步得慢,一个多月后就叫他“下次不用来了”。小彭无奈地说,他之前曾教过一个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一下子飚上全班前十名。
小彭班上的一个女生碰上的却是“撒手型”的家长。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撒手不管,一切交给家教搞定。平时孩子做作业碰上不懂的题,家长都叫孩子打家教的手机。这种“全天候”式的家教让她很烦,在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女同学就主动辞职了,原因是“我是来当家教的,而不是做‘学习保姆’。”
提醒: 大学生家教也要有“职业道德”
日前,家住霞山的王女士致电记者称,新学期开始,她通过同事的介绍,为“偏科”的儿子请来了一名大学生家教,辅导孩子的英语。说好辅导时间为一个学期,可是这名家教来上课没几天,就突然不来了,打电话也关机。“怎么可以这么没责任心呢?就算有什么急事也应该和我知会一声啊。”王女士不满地说。
对此,记者咨询了市区某中学张老师。张老师表示,“大学生在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做家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实践。家长希望通过家教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家教和家长,甚至被辅导的学生都应该做好沟通工作,避免产生误会和矛盾。”
记者还采访了一些老师和家长,根据他们的意见,归纳出几条供大学生参考的“家教准则”——
1、学校课堂教的内容比家教多、细,家教只是拾遗补缺,辅导学生不能过于超前,以免打乱学校的教学计划。尤其不能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在学校不认真听课,回家做作业依赖家教。
2、不要随意改变约定的辅导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3、家教效果差,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家教方法不对头的原因,应该及时坦诚地跟家长交流,提出改进建议。对孩子的学习负责,也是一种“职业道德”。
4、因为自己的原因不得不中途“辞职”,要提前告知家长和学生,可能的话,推荐合适的人选来接替。
5、注意保护自己,包括权益和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