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年度流行各种“体”
海燕体
“海燕”原本是高尔基的文学作品,但在赵本山的小品中,则成为了用来改编和调侃的经典网络段子。“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让我们在这儿见面,在这儿黄昏恋。”而在小品的最后,这句话干脆变成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赵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
那些年体
始于2012年初《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火爆。之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泛滥引用至各个领域。
甄嬛体
源于古装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剧中台词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体。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
高晓松体
高晓松发表了一条力数艺人工作辛酸的微博,“我们这个行业,卖身卖艺卖青春,用欢笑泪水,献爱与自由。从未巧豪夺,鱼肉乡里,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演好了,鞠躬拜票谢观众,演砸了,诚惶诚恐不成眠。顶三五载虚浮名,挣七八吊养老钱。终归零落成泥,随风散去。观众总会有新宠,不复念旧人。看在曾带给大家片刻欢娱,能否值回些人间温暖?谢谢。”随即引发各行业网友效仿,并制定了高晓松体的标准格式。
杨坤体
随着《中国好声音》火遍全国,导师“杨32郎”也凭借着“32”这个神秘而强大的数字给观众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象。网友们纷纷仿效杨坤标志性的“32场”、“小心脏”等用语,创作形形色色的“杨坤体”微博语录。
绳命体
绳命即生命,是河北方言的发音。“绳命,是剁么的回晃;绳命,是入刺的井猜。”这段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的话,上周伴随一位延参法师在峨眉山被猴子戏弄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而迅速蹿红,甚至延伸出又一种新网络文体——“绳命体”。
十动然拒体
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的缩略形式。11月11日光棍节那天,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男生王文瑾,向他心仪的女生送出了一封他用212天时间写的16万字情书。女孩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这个童话的开头和笑话的结尾大大刺激了大家的创作欲。
郭德纲体
2012年2月2日,郭德纲在微博上怒斥一段不良现象被认为是吐槽利器:“你编出花来,我也不____。你骂出血来,我也不____。你喊出人黄来,我也不____。你学出龙叫唤来,我也不____。××××叫____,××××叫____。××××××××××××××,你说还有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