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读者来信:
去年9月份,我把小孩从硇洲接来湛江市区读初一。每天他都哭着打电话给我,不是说不适应新环境,就说学习跟不上。想到小孩刚到城市读书,一时跟不上是正常的,所以不多理会。但这次孩子哭完后,居然说不喜欢班里的某些科任老师,说上他(她)的课带着抵触心理。这样成绩怎么能上来呢?
—— 一个焦虑的家长
记者走访>>>
喜欢的课是享受 不喜欢的是煎熬
该家长告诉记者,去年开完家长会后,他们几个家长聚在一起说,现在9个科目中,小孩最喜欢语文,不喜欢英语和数学。三个主科占了两科,家长开始焦急了。有家长认为,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自己小孩的成绩还是要靠跟他们朝夕相处的科任老师。老师的能力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小孩的成绩。
记者采访时,有学生直接明了告诉记者:“如果上喜欢的老师的课,40分钟是享受,如果是不喜欢的老师,40分钟就是煎熬。”对此,有些孩子还是很懂得表达,会主动去跟级长、主任反映,说他们不喜欢某个老师。比如英语老师年纪偏大,发音不标准,一个单词3个发音,第一遍这样读,后来想想又换了。学生们说“都不敢跟她读了”,于是向学校提出换老师。
分管该校初一级的教导主任表示:“学校也倍感压力。学校其他老师都是满工作量的,不可能调她们来带这个班。每学期都有一个学生给老师评分的机制,一般来说,这个分数还是能够代表学生对老师的喜恶的。评分在60分以下的老师,我们教导主任就会找这些老师谈话,指导他们更正。目前只能安抚这些小孩,下学期再换老师了。”
家长心声>>>
让教育成为人生的快乐旅程
对此,霞山的周先生表示:其实孩子是比较直率的,很多时候无法隐藏自己的感情,因此,对他们好的老师,他们会喜欢;对他们不好的老师,他们就不喜欢了。然而,在学校里,大部分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听话的孩子,在孩子中间,就有了“得宠”和“失宠”之别。所以,孩子“喜欢”两个字,最能体现一个老师的素质和教育水准。
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部分孩子可能会跟别人反映,但大部分孩子都不反映,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老师作为导师,如果无法解决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无法胜任教师岗位的,可惜如今大部分教师都缺乏这种基本的教育素养。学习好的孩子,一般是老师喜欢的,而成绩差的孩子,很多都是老师不喜欢并且经常被“惩罚”的对象。虽然这不能算是一种很准确的判断,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其实孩子不喜欢的老师,也不一定是不好的老师,也许是严格了点吧。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的生活,也要关注老师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老师的无奈,也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让教育成为人生的快乐旅程,而不是一场伤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