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第八批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灵岗圣庙碑刻

2013-02-03 15:58 湛江晚报  

  

庙内陈列着一排珍贵的明清碑刻。图/记者张锋锋

    灵岗圣庙为砖木抬梁式结构。图/记者张锋锋

    灵岗圣庙的石屋就镶在墙外的草地上。图/记者张锋锋

    灵岗圣庙为明代建筑风格。图/记者张锋锋

    步登圣宇千祥降,云近高山五色呈。”走近这座古老的庙宇,一副大气洒脱的对联即刻映入眼帘。这就是位于雷州市杨家镇店前村委会店前村东侧的灵岗圣庙。

    灵岗圣庙所处地势较高,又名高山庙,坐南朝北,始建于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重修于清代同治十年。庙内及河对岸的白马庙内现存文物丰富,其中,包括乾隆二十四年《白马庙田碑》、乾隆五十九年《讃灯田碑》、乾隆丙寅年《重修西厅渡记》、道光三十年《重修西厅渡碑》、同治三年《重修庙碑》等清代碑刻8通,明代石屋、石臼各1个。2007年9月,被批准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被批准为第八批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1 传奇的灵岗圣庙

    灵岗圣庙为三进四合院,砖木抬梁式结构,硬山顶,面阔18.7米,进深30.8米,建筑面积313平方米。

    记者看到,该庙一进为山门,额顶上书“灵岗圣庙”四字,两边有一副木雕对联“德符称骥”、“象叶飞龙”;二进为一座拜亭,呈卷拱顶;三进则为整座庙宇的主建筑——大殿,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整座建筑物经历数百年风雨,基本没有发现有虫蛀和风化迹象;庙前有一面屏风墙。

    灵岗圣庙四周树木环抱,竹簕密匝,山藤缠绕。站在庙前往一大圆窗向外极目远眺,周围景色尽收眼底,目之所及,四季常青,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一望无垠的田野让人赏心悦目。有村民说,到了每年三四月份时,窗外绿油油的庄稼随风翻起一阵阵绿波,煞是好看。

    该庙明代建筑物保存较好,走进该庙发现,庙内壁画、灰塑等虽大部分已被破坏,但迹象可见,而且保存下来的一小部分壁画、灰塑也基本完好。

    灵岗圣庙的修建富有传奇色彩。相传,明代中期,这里还没有庙宇,树木郁郁葱葱生长得十分茂盛。一日,竟有石屋、石臼和铜香炉三件物体从东领村飞鹅地飞来,落在此高地上。如此之重的物体何以能飞起来,且刚好落在村里最高的位置上,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认为非神力不能至此,将其视为神物。

    当地民众认为,这是神灵显圣,于是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庙宇,保护三件神物,祀奉当地民众都信奉的白马神。这个故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村里83岁的蔡尚文老人兴致勃勃地给记者讲述着这个传奇故事,还带记者观看了传说中的石屋。

    记者看到,石屋就在庙的墙外一侧,镶在地面上,颇像一个浓缩版的屋子模型,只有小凳子般大小。尽管经历数百年的洗礼,屋顶的基本轮廓还很清晰,呈现了明朝古建筑的风格。老人颇为惋惜地说,在解放初期,铜香炉被人擅自卖掉。因此,庙里只保存了石屋和石臼。

    2 白马神与雷州半岛的渊源

    灵岗圣庙内奉祀白马神,周边的北坡、许宅、店前、前圹等自然村的群众常有赶庙敬奉白马神,祈求平安。

    据介绍,雷州民众信奉白马神,其背后还有一段传说。据《海康县续志》及有关资料记载,白马神姓董讳晋,东晋时人,世居江西省武宁县。他喜欢广结朋友,家里有兄弟三人,当时称为董三,跟许旌阳学道。而许旌阳是东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道士,传说举家四十二人拔宅升天,在宋代时被封为“神功妙济真君”。董晋后来因斩杀蛟龙立功,成为旌阳的部将,宋代时被封为“白马忠义王”。

    当时,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地段经常出现怪害,当地民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白马神遨游到雷地,以救灾除害为要务,施展法力帮助百姓诛灭怪害,当地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感谢白马神的功劳,纪念他为雷州所做的好事,当地民众遂尊他为神,并建立庙宇世世代代祀奉他。

    后来,当地还流传了不少关于白马神庇佑当地民众,救民于危难的故事。据传说,清代康熙癸丑年(公元1673年),北坡村占算谋生的吴绍亶,在英利青桐村安家落户。后来,吴绍亶因一块宅基地与一柯姓村民产生地权争议,双方均向衙门告状。吴绍亶胜诉后,柯姓村民不服,于是纠合不法之徒,将吴绍亶绑在青桐深山。吴绍亶被困深山,生命垂危之际,呼喊白马神营救。白马神快速反应,降童向北坡村吴氏兄弟呼救告急,吴氏兄弟神速赶到青桐时,已黑夜时分,找不到进山的路,只好站在山脚祈求白马神引道,祈求瞬间,天际有五彩神灯闪烁引道,吴氏兄弟得以顺利入山,吴绍亶获救

    3 庙内存有珍贵的明清碑刻

    灵岗圣庙及白马神的传说为当地民众所津津乐道,而庙内的明清碑刻则更显珍贵。

    灵岗圣庙碑刻位于灵岗圣庙及河对岸的白马庙内。庙内现存文物丰富,有明、清碑刻8通,明代石屋、石臼各1个。其中,《庙重修碑》(同治十年)、《讃灯田碑》(乾隆五十九年)、《白马庙田碑》(乾隆二十四年)、《白马大王田碑》(嘉庆二十二年)、《重修西厅渡碑》(道光三十年)(两块合一)等碑刻记载了该庙历史以及民间崇拜习俗等。虽然有的碑刻字迹不够清晰,但大部分还可辨认解读,碑刻内容言简意赅,记录翔实,为研究该庙历史及明清时期的碑刻艺术提供实物依据。同时,对研究民间崇拜习俗、白马庙及西厅渡建筑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保护灵岗圣庙及庙内碑刻,村里自发组织成立了灵岗圣庙理事会。在2007年灵岗圣庙被确立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村里迅速成立了雷州市杨家镇灵岗圣庙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由村干部、代表性群众等组成,共同为保护灵岗圣庙出力。目前,文物坚持专人管理、专人保护,防止文物失盗及人为性破坏。

作者:陈彦 李琼女 戴李春

  

庙内陈列着一排珍贵的明清碑刻。图/记者张锋锋

    灵岗圣庙为砖木抬梁式结构。图/记者张锋锋

    灵岗圣庙的石屋就镶在墙外的草地上。图/记者张锋锋

    灵岗圣庙为明代建筑风格。图/记者张锋锋

    步登圣宇千祥降,云近高山五色呈。”走近这座古老的庙宇,一副大气洒脱的对联即刻映入眼帘。这就是位于雷州市杨家镇店前村委会店前村东侧的灵岗圣庙。

    灵岗圣庙所处地势较高,又名高山庙,坐南朝北,始建于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重修于清代同治十年。庙内及河对岸的白马庙内现存文物丰富,其中,包括乾隆二十四年《白马庙田碑》、乾隆五十九年《讃灯田碑》、乾隆丙寅年《重修西厅渡记》、道光三十年《重修西厅渡碑》、同治三年《重修庙碑》等清代碑刻8通,明代石屋、石臼各1个。2007年9月,被批准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被批准为第八批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1 传奇的灵岗圣庙

    灵岗圣庙为三进四合院,砖木抬梁式结构,硬山顶,面阔18.7米,进深30.8米,建筑面积313平方米。

    记者看到,该庙一进为山门,额顶上书“灵岗圣庙”四字,两边有一副木雕对联“德符称骥”、“象叶飞龙”;二进为一座拜亭,呈卷拱顶;三进则为整座庙宇的主建筑——大殿,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整座建筑物经历数百年风雨,基本没有发现有虫蛀和风化迹象;庙前有一面屏风墙。

    灵岗圣庙四周树木环抱,竹簕密匝,山藤缠绕。站在庙前往一大圆窗向外极目远眺,周围景色尽收眼底,目之所及,四季常青,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一望无垠的田野让人赏心悦目。有村民说,到了每年三四月份时,窗外绿油油的庄稼随风翻起一阵阵绿波,煞是好看。

    该庙明代建筑物保存较好,走进该庙发现,庙内壁画、灰塑等虽大部分已被破坏,但迹象可见,而且保存下来的一小部分壁画、灰塑也基本完好。

    灵岗圣庙的修建富有传奇色彩。相传,明代中期,这里还没有庙宇,树木郁郁葱葱生长得十分茂盛。一日,竟有石屋、石臼和铜香炉三件物体从东领村飞鹅地飞来,落在此高地上。如此之重的物体何以能飞起来,且刚好落在村里最高的位置上,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认为非神力不能至此,将其视为神物。

    当地民众认为,这是神灵显圣,于是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庙宇,保护三件神物,祀奉当地民众都信奉的白马神。这个故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村里83岁的蔡尚文老人兴致勃勃地给记者讲述着这个传奇故事,还带记者观看了传说中的石屋。

    记者看到,石屋就在庙的墙外一侧,镶在地面上,颇像一个浓缩版的屋子模型,只有小凳子般大小。尽管经历数百年的洗礼,屋顶的基本轮廓还很清晰,呈现了明朝古建筑的风格。老人颇为惋惜地说,在解放初期,铜香炉被人擅自卖掉。因此,庙里只保存了石屋和石臼。

    2 白马神与雷州半岛的渊源

    灵岗圣庙内奉祀白马神,周边的北坡、许宅、店前、前圹等自然村的群众常有赶庙敬奉白马神,祈求平安。

    据介绍,雷州民众信奉白马神,其背后还有一段传说。据《海康县续志》及有关资料记载,白马神姓董讳晋,东晋时人,世居江西省武宁县。他喜欢广结朋友,家里有兄弟三人,当时称为董三,跟许旌阳学道。而许旌阳是东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道士,传说举家四十二人拔宅升天,在宋代时被封为“神功妙济真君”。董晋后来因斩杀蛟龙立功,成为旌阳的部将,宋代时被封为“白马忠义王”。

    当时,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地段经常出现怪害,当地民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白马神遨游到雷地,以救灾除害为要务,施展法力帮助百姓诛灭怪害,当地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感谢白马神的功劳,纪念他为雷州所做的好事,当地民众遂尊他为神,并建立庙宇世世代代祀奉他。

    后来,当地还流传了不少关于白马神庇佑当地民众,救民于危难的故事。据传说,清代康熙癸丑年(公元1673年),北坡村占算谋生的吴绍亶,在英利青桐村安家落户。后来,吴绍亶因一块宅基地与一柯姓村民产生地权争议,双方均向衙门告状。吴绍亶胜诉后,柯姓村民不服,于是纠合不法之徒,将吴绍亶绑在青桐深山。吴绍亶被困深山,生命垂危之际,呼喊白马神营救。白马神快速反应,降童向北坡村吴氏兄弟呼救告急,吴氏兄弟神速赶到青桐时,已黑夜时分,找不到进山的路,只好站在山脚祈求白马神引道,祈求瞬间,天际有五彩神灯闪烁引道,吴氏兄弟得以顺利入山,吴绍亶获救

    3 庙内存有珍贵的明清碑刻

    灵岗圣庙及白马神的传说为当地民众所津津乐道,而庙内的明清碑刻则更显珍贵。

    灵岗圣庙碑刻位于灵岗圣庙及河对岸的白马庙内。庙内现存文物丰富,有明、清碑刻8通,明代石屋、石臼各1个。其中,《庙重修碑》(同治十年)、《讃灯田碑》(乾隆五十九年)、《白马庙田碑》(乾隆二十四年)、《白马大王田碑》(嘉庆二十二年)、《重修西厅渡碑》(道光三十年)(两块合一)等碑刻记载了该庙历史以及民间崇拜习俗等。虽然有的碑刻字迹不够清晰,但大部分还可辨认解读,碑刻内容言简意赅,记录翔实,为研究该庙历史及明清时期的碑刻艺术提供实物依据。同时,对研究民间崇拜习俗、白马庙及西厅渡建筑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保护灵岗圣庙及庙内碑刻,村里自发组织成立了灵岗圣庙理事会。在2007年灵岗圣庙被确立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村里迅速成立了雷州市杨家镇灵岗圣庙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由村干部、代表性群众等组成,共同为保护灵岗圣庙出力。目前,文物坚持专人管理、专人保护,防止文物失盗及人为性破坏。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