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家庭农场啥模样

2013-04-16 16:30 湛江晚报  
 

郑洵帝在自己的家庭农场。刘稳 摄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各地纷纷掀起培育家庭农场风潮。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廉江市部分农民就开始建设家庭农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探索出了“立体种养、以短补长、相互扶持”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致富的新路子。廉江市石岭镇三脚墩村村干部郑洵帝的家庭农场就是其中的典型。

    立体种养

    “养”出3栋小洋房

    300多平方米的白色小洋楼,房子旁边是一个葫芦形状的大鱼塘,四周被银海枣和大椰紫薇等绿化树所环绕,几千只鸭子或在鱼塘中游弋,或在绿化树林中漫步。这是记者日前在郑洵帝家庭农场所见的一幕,见记者进来,正在喂鸭子的郑洵帝放下手中的活儿,和记者聊了起来。

    当记者问起“如何将农场建得这么美丽”时,这位朴素敦厚的农民笑着说:“这就是我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了。可以用十二个字总结为‘立体种养、以短补长、相互扶持’。”

    郑洵帝向记者解释道,立体种养就是不再遵循以前那种单一的发展模式,而是使种植和养殖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平衡发展,共同盈利。1989年,郑洵帝陆续承包了400多亩地,先后种起了甘蔗、水稻等农作物。由于几乎都是使用人力劳作,造成劳动力投入成本过高,因而一年的净收入并不高。而现在郑洵帝将这400多亩地规划为140亩鱼塘、120亩绿化木和200多亩庄稼。

    郑洵帝的绿化木已经种植了9年,但卖出去的并不多。郑洵帝通过短期的鱼鸭养殖来平衡长期的绿化木支出成本,从而维持整个农场的运作和盈利,而且还可以将玉米和水稻晒干碾碎喂鸭,或制成饲料出售。通过“庄稼喂鸭,鸭吃小鱼,鱼鸭养树”这种相互扶持的方式,郑洵帝现在每年净收入20—30万,有时高达50万,这还没加上绿化木这笔“不动产”。如果将绿化木全部卖出,按照现在的市价,一百多亩的绿化木高达上百万元。

    在管理上,郑洵帝还巧妙运用网络这个新平台,年过五旬的他学会了网络营销,将农作物和养殖产品的图片上传到网络上,和客户直接对话,将被动的销售方式变为主动。

    “2003年,我家住的还是茅草屋,现在不但建起了3栋小洋房,还买了汽车,生活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农场模式。” 郑洵帝兴奋地对记者说。

作者:刘稳 詹岗琳 曾小净
 

郑洵帝在自己的家庭农场。刘稳 摄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各地纷纷掀起培育家庭农场风潮。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廉江市部分农民就开始建设家庭农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探索出了“立体种养、以短补长、相互扶持”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致富的新路子。廉江市石岭镇三脚墩村村干部郑洵帝的家庭农场就是其中的典型。

    立体种养

    “养”出3栋小洋房

    300多平方米的白色小洋楼,房子旁边是一个葫芦形状的大鱼塘,四周被银海枣和大椰紫薇等绿化树所环绕,几千只鸭子或在鱼塘中游弋,或在绿化树林中漫步。这是记者日前在郑洵帝家庭农场所见的一幕,见记者进来,正在喂鸭子的郑洵帝放下手中的活儿,和记者聊了起来。

    当记者问起“如何将农场建得这么美丽”时,这位朴素敦厚的农民笑着说:“这就是我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了。可以用十二个字总结为‘立体种养、以短补长、相互扶持’。”

    郑洵帝向记者解释道,立体种养就是不再遵循以前那种单一的发展模式,而是使种植和养殖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平衡发展,共同盈利。1989年,郑洵帝陆续承包了400多亩地,先后种起了甘蔗、水稻等农作物。由于几乎都是使用人力劳作,造成劳动力投入成本过高,因而一年的净收入并不高。而现在郑洵帝将这400多亩地规划为140亩鱼塘、120亩绿化木和200多亩庄稼。

    郑洵帝的绿化木已经种植了9年,但卖出去的并不多。郑洵帝通过短期的鱼鸭养殖来平衡长期的绿化木支出成本,从而维持整个农场的运作和盈利,而且还可以将玉米和水稻晒干碾碎喂鸭,或制成饲料出售。通过“庄稼喂鸭,鸭吃小鱼,鱼鸭养树”这种相互扶持的方式,郑洵帝现在每年净收入20—30万,有时高达50万,这还没加上绿化木这笔“不动产”。如果将绿化木全部卖出,按照现在的市价,一百多亩的绿化木高达上百万元。

    在管理上,郑洵帝还巧妙运用网络这个新平台,年过五旬的他学会了网络营销,将农作物和养殖产品的图片上传到网络上,和客户直接对话,将被动的销售方式变为主动。

    “2003年,我家住的还是茅草屋,现在不但建起了3栋小洋房,还买了汽车,生活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农场模式。” 郑洵帝兴奋地对记者说。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