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奇异的遂溪乐民黄氏民俗

2013-06-02 16:08 湛江晚报  

 

    黄学增纪念馆。 图/记者欧阳泽

    等腰三角形的玄秘建筑布局

    敦文村黄氏居住环境素有“腰环两水,背负三墩”之说,两水指村前两条小溪流过;三墩指村后的三个土墩,每个墩占地约400-500平方,布局呈等腰三角形,站在任何一个墩顶,均可俯视大海。据村民介绍,三个土墩是该村先贤黄秉伦在清朝咸丰年间发动乡亲,从5公里外用人工肩挑泥土堆筑而成,工程庞大令人难以置信。1976年,村民建造房屋时,在北边的一个土墩底部无意挖出5条藏于瓷器的“土龙”,后择日重新入土,又使人确信土墩是堆土而成。墩底藏有5条“土龙”,其民俗寓意什么?也成了难解之谜。

    敦文村呈等腰三角形布局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除三墩外,村民称之西南方的“文笔楼”,东南方的“一楼”和东北方的“三角楼”的三座碉楼也是呈等腰三角形。此外,村中的黄氏宗祠,四角楼与东北方的“三角楼”也构成等腰三角形。在敦文每三座特殊建筑就呈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奇特现象,当年规划设计者的本意如何?有何玄机?村民无所寻根究底。至于墩底埋有5条“土龙”,数字一致的是,前后5次迁徙最后定居敦文和村中毎5年一次的“设坛忏释”,是否巧合也有待破解。

    所谓“设坛忏释”指的是吊祭古战场军魂。清兵攻陷北京后,南方相继出现残明政权,史称“南明”。其中明太祖九世孙朱聿键于1645年在福州成立隆武政权与清军抗衡。由于地缘条件,先人黄国礼参加南明隆武王朝扶明抗清斗争,即族谱所述“战战兢兢,御敌疆场,佐朱家而兴天下”。1646年8月,隆武政权全军覆没,朱聿键被杀,黄国礼也走上逃亡之旅。敦文黄国礼后裔自清咸丰末年始举办“设坛忏释”——吊祭南明抗清战场精魂,每相隔5年进行一次。该村至今尚保存着清道光年的《设坛忏释的疏文》和《丁财两旺,双全富贵》的全文,记述每五年的农历8月21日举行一次“设坛忏释”活动,并世代付诸实行。祈求亡魂度往天界,快乐逍遥,村民“祛病去灾,延年益寿,报恩还愿,祈福祷贵”。这些民俗活动,在湛江也很难找到第二例。

    挖掘本土民俗,打造特色旅游

    近几年来,敦文村充分发挥该村的地理优势,通过修建道路、开发滩涂等渠道,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兴建水产养殖场等,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敦文村通过集体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外出人员和老板捐助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幢700多平方米的湛江第一个村级文史馆——敦文村文史馆综合楼,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挥革命优良传统。与此同时,大力挖掘本土民俗文化,拓展旅游资源,组合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特色旅游品牌。

作者:骆国和 黄诲

 

    黄学增纪念馆。 图/记者欧阳泽

    等腰三角形的玄秘建筑布局

    敦文村黄氏居住环境素有“腰环两水,背负三墩”之说,两水指村前两条小溪流过;三墩指村后的三个土墩,每个墩占地约400-500平方,布局呈等腰三角形,站在任何一个墩顶,均可俯视大海。据村民介绍,三个土墩是该村先贤黄秉伦在清朝咸丰年间发动乡亲,从5公里外用人工肩挑泥土堆筑而成,工程庞大令人难以置信。1976年,村民建造房屋时,在北边的一个土墩底部无意挖出5条藏于瓷器的“土龙”,后择日重新入土,又使人确信土墩是堆土而成。墩底藏有5条“土龙”,其民俗寓意什么?也成了难解之谜。

    敦文村呈等腰三角形布局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除三墩外,村民称之西南方的“文笔楼”,东南方的“一楼”和东北方的“三角楼”的三座碉楼也是呈等腰三角形。此外,村中的黄氏宗祠,四角楼与东北方的“三角楼”也构成等腰三角形。在敦文每三座特殊建筑就呈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奇特现象,当年规划设计者的本意如何?有何玄机?村民无所寻根究底。至于墩底埋有5条“土龙”,数字一致的是,前后5次迁徙最后定居敦文和村中毎5年一次的“设坛忏释”,是否巧合也有待破解。

    所谓“设坛忏释”指的是吊祭古战场军魂。清兵攻陷北京后,南方相继出现残明政权,史称“南明”。其中明太祖九世孙朱聿键于1645年在福州成立隆武政权与清军抗衡。由于地缘条件,先人黄国礼参加南明隆武王朝扶明抗清斗争,即族谱所述“战战兢兢,御敌疆场,佐朱家而兴天下”。1646年8月,隆武政权全军覆没,朱聿键被杀,黄国礼也走上逃亡之旅。敦文黄国礼后裔自清咸丰末年始举办“设坛忏释”——吊祭南明抗清战场精魂,每相隔5年进行一次。该村至今尚保存着清道光年的《设坛忏释的疏文》和《丁财两旺,双全富贵》的全文,记述每五年的农历8月21日举行一次“设坛忏释”活动,并世代付诸实行。祈求亡魂度往天界,快乐逍遥,村民“祛病去灾,延年益寿,报恩还愿,祈福祷贵”。这些民俗活动,在湛江也很难找到第二例。

    挖掘本土民俗,打造特色旅游

    近几年来,敦文村充分发挥该村的地理优势,通过修建道路、开发滩涂等渠道,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兴建水产养殖场等,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敦文村通过集体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外出人员和老板捐助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幢700多平方米的湛江第一个村级文史馆——敦文村文史馆综合楼,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挥革命优良传统。与此同时,大力挖掘本土民俗文化,拓展旅游资源,组合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特色旅游品牌。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