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湛江人的本土品牌,相伴不易,且行且珍惜

2014-04-10 17:42 编辑@梦梦整理  

  梅鹿液

    “梅鹿液”产于广东吴川。酒色清澈透明,入口甜绵,酒香浓郁,醇和清爽,杯底留香持久,既有贵州茅台酒味香醇的特色,又有自己清香持久的优点,故被誉称为“广东茅台”。

    吴川地处三江交汇处,酒业历史悠久。其水源取自袂花江,水质清澈甘甜,与“茅台”酒所依赖的赤水河水源颇为相似;纯粮固体发酵工艺齐全,所用原料与“茅台”相同。

    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梅鹿液”是广东四大名酒之一,有“广东茅台”之称,与清远“飞霞液”、顺德“凤城液”并称“广东三液”。“梅鹿液”酒色清澈透明,入口甜绵,酒香浓郁,醇和清爽,杯底留香持久,既有贵州茅台酒味香醇的特色,又有自己清香持久的优点。“梅鹿液”酒一九八八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金奖,中华文化名酒香港博览会金奖。一九八九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一九九二年被指定省宴会用酒;一九九三年评为广东十佳名酒“金奖”,一九九五年全国第五届白酒评比第四名。

该酒是吴川酒厂生产,73-74年,吴川酒厂几名技术员被派到茅台厂学习技术,归来后把茅台酒的酿造技术融入”梅鹿液”制作之中,酿造配方只有一个姓许的老师傅掌握最后一道工序,每次制作最后一道工序都必须清场,甚至自己妻子都不能接近。90年代初期,由于是国营体制,经营不善导致吴川酒厂倒闭,曾经名噪一时的”梅鹿液”也就随着厂子的倒闭被湮没在历史之中。

    据《湛江日报》报道从名动全省、全国,到渐被淡忘;由产销两旺,到长期徘徊低谷。吴川酒业走过了一条由盛而衰的坎坷之路。

    提起“梅鹿液”和“满楼香”,老一辈的吴川人大多都曾耳熟能详。它们是吴川至今尚存的白酒品牌,对应的是一段光环逐渐淡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吴川县内所有酒业小作坊实现“大一统”,以公私合营的形式组建了国营吴川酒厂。70年代,这间酒厂被原国家轻工部认定为广东省最大的曲酒生产厂家,先后研制的“满楼香”(原名“大众酒”)、““梅鹿液””闻名广东乃至全国。

    当时,“梅鹿液”一炮走红,与清远“飞霞液”、顺德“凤城液”并称为“广东三液”,曾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华文化名酒香港博览会金奖、1993年广东十佳名酒金奖、1995年全国第五届白酒评比第四名。1992年被指定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宴会用酒。

    遗憾的是,各类仿冒的“梅鹿液”、“满楼香”开始出现,扰乱市场;本地中低档白酒生产厂家“价格战”硝烟弥漫,恶性竞争事件不断。这对原本“一家独大”的原吴川酒厂造成强烈冲击,加之,该酒厂作为国营企业的“大锅饭”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吴川酒业因常年“混战”而总体衰落,开始走下坡路。

    1999年,原吴川酒厂骨干人员王志坚、邓岗和覃河等承包了该酒厂,开始为国营酒厂向民营转制探路。

    2003年,原吴川酒厂破产,宣告了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梅鹿液”和“满楼香”2个商标,以及主要生产设备,为王志坚等合股买断。改良型“梅鹿液”、“满楼香”等品牌白酒相继问世,销量日渐升高。

    2003年至2006年间,吴川多家小型酒厂因常亏不盈而退出竞争平台。所幸,仅存的25家酒类生产企业依旧保有主力,先后取得广东省和全国白酒生产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吴川现有17家酒类生产企业取得全国白酒生产许可证,占湛江市总数近9成、为全省近3成。吴川酒业今后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湛江酒业发展全局。但长期徘徊于低谷,吴川酒业前景着实堪忧。

    落后便会挨打。吴川酒业目前唯有破釜沉舟,重整河山———

    湛江市委、市政府对此予以重视和扶持,将吴川白酒列为工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期间指定用酒,并嘱托吴川党政领导探索如何重振当地酒业。

    吴川市委、市政府已组织调查组,逐家走访当地所有酒类生产企业,盘查了当地酒业生产“家底”,相关改革计划正在拟订中。

    老一辈酒业技术人才、原吴川酒厂厂长许钦贵虽已退休,却是壮心未已。掌握“梅鹿液”秘方的他明确表示,将不遗余力、不计报酬地为吴川酒业发扬光大效力随着旧版梅鹿液存量的减少,能喝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据称,许多在外经商的吴川人请贵客吃饭也以喝梅鹿液为荣,这里既有对家乡的自豪,更有着对酒本身的一种炫耀:“爷喝的不是酒,是收藏品。”当年十几元一瓶也没人要,现在却身价狂飚近千元,价格十年间一路飚升近百倍。

作者:林川

  梅鹿液

    “梅鹿液”产于广东吴川。酒色清澈透明,入口甜绵,酒香浓郁,醇和清爽,杯底留香持久,既有贵州茅台酒味香醇的特色,又有自己清香持久的优点,故被誉称为“广东茅台”。

    吴川地处三江交汇处,酒业历史悠久。其水源取自袂花江,水质清澈甘甜,与“茅台”酒所依赖的赤水河水源颇为相似;纯粮固体发酵工艺齐全,所用原料与“茅台”相同。

    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梅鹿液”是广东四大名酒之一,有“广东茅台”之称,与清远“飞霞液”、顺德“凤城液”并称“广东三液”。“梅鹿液”酒色清澈透明,入口甜绵,酒香浓郁,醇和清爽,杯底留香持久,既有贵州茅台酒味香醇的特色,又有自己清香持久的优点。“梅鹿液”酒一九八八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金奖,中华文化名酒香港博览会金奖。一九八九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一九九二年被指定省宴会用酒;一九九三年评为广东十佳名酒“金奖”,一九九五年全国第五届白酒评比第四名。

该酒是吴川酒厂生产,73-74年,吴川酒厂几名技术员被派到茅台厂学习技术,归来后把茅台酒的酿造技术融入”梅鹿液”制作之中,酿造配方只有一个姓许的老师傅掌握最后一道工序,每次制作最后一道工序都必须清场,甚至自己妻子都不能接近。90年代初期,由于是国营体制,经营不善导致吴川酒厂倒闭,曾经名噪一时的”梅鹿液”也就随着厂子的倒闭被湮没在历史之中。

    据《湛江日报》报道从名动全省、全国,到渐被淡忘;由产销两旺,到长期徘徊低谷。吴川酒业走过了一条由盛而衰的坎坷之路。

    提起“梅鹿液”和“满楼香”,老一辈的吴川人大多都曾耳熟能详。它们是吴川至今尚存的白酒品牌,对应的是一段光环逐渐淡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吴川县内所有酒业小作坊实现“大一统”,以公私合营的形式组建了国营吴川酒厂。70年代,这间酒厂被原国家轻工部认定为广东省最大的曲酒生产厂家,先后研制的“满楼香”(原名“大众酒”)、““梅鹿液””闻名广东乃至全国。

    当时,“梅鹿液”一炮走红,与清远“飞霞液”、顺德“凤城液”并称为“广东三液”,曾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华文化名酒香港博览会金奖、1993年广东十佳名酒金奖、1995年全国第五届白酒评比第四名。1992年被指定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宴会用酒。

    遗憾的是,各类仿冒的“梅鹿液”、“满楼香”开始出现,扰乱市场;本地中低档白酒生产厂家“价格战”硝烟弥漫,恶性竞争事件不断。这对原本“一家独大”的原吴川酒厂造成强烈冲击,加之,该酒厂作为国营企业的“大锅饭”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吴川酒业因常年“混战”而总体衰落,开始走下坡路。

    1999年,原吴川酒厂骨干人员王志坚、邓岗和覃河等承包了该酒厂,开始为国营酒厂向民营转制探路。

    2003年,原吴川酒厂破产,宣告了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梅鹿液”和“满楼香”2个商标,以及主要生产设备,为王志坚等合股买断。改良型“梅鹿液”、“满楼香”等品牌白酒相继问世,销量日渐升高。

    2003年至2006年间,吴川多家小型酒厂因常亏不盈而退出竞争平台。所幸,仅存的25家酒类生产企业依旧保有主力,先后取得广东省和全国白酒生产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吴川现有17家酒类生产企业取得全国白酒生产许可证,占湛江市总数近9成、为全省近3成。吴川酒业今后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湛江酒业发展全局。但长期徘徊于低谷,吴川酒业前景着实堪忧。

    落后便会挨打。吴川酒业目前唯有破釜沉舟,重整河山———

    湛江市委、市政府对此予以重视和扶持,将吴川白酒列为工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期间指定用酒,并嘱托吴川党政领导探索如何重振当地酒业。

    吴川市委、市政府已组织调查组,逐家走访当地所有酒类生产企业,盘查了当地酒业生产“家底”,相关改革计划正在拟订中。

    老一辈酒业技术人才、原吴川酒厂厂长许钦贵虽已退休,却是壮心未已。掌握“梅鹿液”秘方的他明确表示,将不遗余力、不计报酬地为吴川酒业发扬光大效力随着旧版梅鹿液存量的减少,能喝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据称,许多在外经商的吴川人请贵客吃饭也以喝梅鹿液为荣,这里既有对家乡的自豪,更有着对酒本身的一种炫耀:“爷喝的不是酒,是收藏品。”当年十几元一瓶也没人要,现在却身价狂飚近千元,价格十年间一路飚升近百倍。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