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幼时见过陈明仁 如今作画寄深情

2014-04-20 11:35 湛江晚报  

    4月17日,记者获悉,由湛江本土画家巫治平以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东征为历史背景的大型油画《惠州战役》基本完成。这一作品反映了陈明仁将军当年的英勇事迹,将被“陈明仁将军纪念馆”收藏,广大市民和游客可到此欣赏。

    画面超20平方米记载将军成名战役

    4月17日,记者来到“陈明仁将军纪念馆”,看到了这幅大型油画《惠州战役》。画面上,厚重的云层被炮火撕开,战士们举着“东征军”字样的旗帜前进,火光映红了天空……“《惠州战役》画高2.64米,画宽7.71米,面积达20多平方米。这是一幅大型油画,面积甚至比一个足球龙门还大!”巫治平介绍说。

    据《中国近现代史》记载:1925年初,广东革命政府开始了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东征的主力是黄埔军校学生军等,从广东南部沿海东进,势如破竹、连战皆捷,1925年10月攻下了军阀陈炯明盘踞的重镇惠州城。其中,陈明仁年少从军,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25年也参加了东征。惠州一役,陈明仁初露锋芒,带头冲锋陷阵,率先冲上惠州城楼,被赞为黄埔的一面旗帜,庆功会上甚至得到被吹三番号和鸣枪致敬的待遇,随即由排长升为少校营长。

    画家幼时见过陈明仁作品寄托其敬仰之情

    “我是土生土长的赤坎人,今年已经66岁了!”巫治平说。他还回忆:“小时候,我家正好在当时陈明仁将军居住的房子附近。所以,我小时候在这一带玩耍或路过时,时常都会看到陈明仁将军。将军的音容笑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念念不忘,他是我很崇敬的一位人物。可以说,在创作这幅油画时,也夹杂了我的情感和儿时的记忆在里面。”

    巫治平介绍,这幅油画从前期的选材、打底稿、画草图,再到正式的绘制,前前后后总共花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其中正式的绘制用了13天,每天要画6个小时,“在空间的处理、色彩的追求、构图的节奏、人物的呼应等方面,我都要使画面呈现出深远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在细节处理上也要做到精益求精。”几位住在附近的老街坊高兴地说:“陈明仁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名人。这里建成博物馆后陆续收集了一些历史文献资料、照片。馆内多了这幅画后,藏品更加丰富,这对于宣传湛江人文历史,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是好事!”

    据了解,画家巫治平上世纪70年代参与创作的《金色的道路》入选全国连环画展,初露头角,后又创作并出版有《辛弃疾》等连环画。20世纪80年代,巫治平远涉重洋,漂泊到南美洲的秘鲁,创作了大量以当地民族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人物油画,并多次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览、拍卖会,曾多次在秘鲁首都利马市举办个展,得到秘鲁国家电视台等众多电视台竞相报道,利马市长也亲自前来参观。“我有很浓厚的故乡情结。现在有机会为湛江公共事业作画,为家乡做点事,我更是高兴和骄傲!”巫治平说。

作者:郑怡斐

    4月17日,记者获悉,由湛江本土画家巫治平以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东征为历史背景的大型油画《惠州战役》基本完成。这一作品反映了陈明仁将军当年的英勇事迹,将被“陈明仁将军纪念馆”收藏,广大市民和游客可到此欣赏。

    画面超20平方米记载将军成名战役

    4月17日,记者来到“陈明仁将军纪念馆”,看到了这幅大型油画《惠州战役》。画面上,厚重的云层被炮火撕开,战士们举着“东征军”字样的旗帜前进,火光映红了天空……“《惠州战役》画高2.64米,画宽7.71米,面积达20多平方米。这是一幅大型油画,面积甚至比一个足球龙门还大!”巫治平介绍说。

    据《中国近现代史》记载:1925年初,广东革命政府开始了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东征的主力是黄埔军校学生军等,从广东南部沿海东进,势如破竹、连战皆捷,1925年10月攻下了军阀陈炯明盘踞的重镇惠州城。其中,陈明仁年少从军,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25年也参加了东征。惠州一役,陈明仁初露锋芒,带头冲锋陷阵,率先冲上惠州城楼,被赞为黄埔的一面旗帜,庆功会上甚至得到被吹三番号和鸣枪致敬的待遇,随即由排长升为少校营长。

    画家幼时见过陈明仁作品寄托其敬仰之情

    “我是土生土长的赤坎人,今年已经66岁了!”巫治平说。他还回忆:“小时候,我家正好在当时陈明仁将军居住的房子附近。所以,我小时候在这一带玩耍或路过时,时常都会看到陈明仁将军。将军的音容笑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念念不忘,他是我很崇敬的一位人物。可以说,在创作这幅油画时,也夹杂了我的情感和儿时的记忆在里面。”

    巫治平介绍,这幅油画从前期的选材、打底稿、画草图,再到正式的绘制,前前后后总共花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其中正式的绘制用了13天,每天要画6个小时,“在空间的处理、色彩的追求、构图的节奏、人物的呼应等方面,我都要使画面呈现出深远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在细节处理上也要做到精益求精。”几位住在附近的老街坊高兴地说:“陈明仁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名人。这里建成博物馆后陆续收集了一些历史文献资料、照片。馆内多了这幅画后,藏品更加丰富,这对于宣传湛江人文历史,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是好事!”

    据了解,画家巫治平上世纪70年代参与创作的《金色的道路》入选全国连环画展,初露头角,后又创作并出版有《辛弃疾》等连环画。20世纪80年代,巫治平远涉重洋,漂泊到南美洲的秘鲁,创作了大量以当地民族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人物油画,并多次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览、拍卖会,曾多次在秘鲁首都利马市举办个展,得到秘鲁国家电视台等众多电视台竞相报道,利马市长也亲自前来参观。“我有很浓厚的故乡情结。现在有机会为湛江公共事业作画,为家乡做点事,我更是高兴和骄傲!”巫治平说。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