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一行走在遂溪县杨柑镇的田间小道上,苏醒的秧苗展露翡翠般的嫩芽;攀爬在支架上的火龙果树正汲取大地的养分;坡地上的辣木一展秀丽英姿……好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据了解,该镇从外地引进的农作物正在这片土地上“一展拳脚”,预计至少将为该镇增收5亿元,人均增收5000元。“农民离不开土地,想要农民发家致富,只有走特色农业道路,以推动乡村美丽崛起。”遂溪县杨柑镇镇长郑辉如是说。
火龙果地里耸起一座座小洋房
杨柑镇地处遂溪县西北部中心地带,下辖27个村(居)委会,238条自然村,总人口约10万人,土地面积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9万亩,浅海滩涂面积1.2万亩,海岸线长16公里。
宽广的土地,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决定了杨柑镇“以农带工”的发展道路。而农业种植中的“领头羊”——火龙果每年为杨柑镇增收1.8亿元,农民平均每人增收1800元。
据郑辉介绍,该镇布政村2006年开始引种红肉火龙果,村民家家户户搞起了试验田,但由于种植存在盲目性,火龙果销路也未能打开,一度出现亏损的现象。2009年以来,杨柑镇委镇政府结合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优化调整,以布政村为示范核心,规划发展红肉火龙果10000亩,建成广东最大的火龙果基地,并通过发展火龙果产业,促使农民脱穷致富。
记者在杨柑镇看到,火龙果地里坐落着一座座小洋房,为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当地还建起一个火龙果主题广场,四面均被火龙果树环绕,中间还设置了供游客赏玩的池塘和亭子。
目前,杨柑镇成立了火龙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已成功注册“杨柑牌”商标。“我们已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火龙果加工行业,让农户增收的同时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让杨柑镇的经济有质的飞跃。”郑辉告诉记者,将对火龙果进行深加工,打破以往火龙果单一的销售模式,同时也可增加农民的收入。
“荷香飘万里”观光农业指日可待
“今年在‘牛骨围’试种珍珠莲藕,这种藕亩产量可达2000多公斤,藕肉厚实粉嫩,表皮光滑,藕头圆钝,藕塘里还可以养水鱼、塘鲺,搞立体养殖,这样每亩地一年能增收1万多元,往日的低洼地将变成‘聚宝盆’。”郑辉满怀信心地说。
入春以来,杨柑镇政府为鼓励村民们种植珍珠莲藕,郑辉在群众工作方面没少花时间。他还清楚地记得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晚上“吹风”时的情景,当他提出要在杨柑镇搞莲藕种植基地时,前来参加的群众反响热烈——这地适合种莲藕吗?产量高不高?销路好不好?能否为村民带来收益?
郑辉向大家解释,珍珠莲藕个大肉粉,适合凉拌、炒食、煲汤,深受市民喜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种水稻一年两造,每亩收入1800元左右,除掉成本每亩纯收入800元左右;而珍珠莲藕的产量最低亩产2500公斤,按最低市场价3元/公斤算,除掉人工、化肥农药等费用,每亩纯收入至少有5000元。另外,在荷塘里养殖塘鲺、水鱼,每亩荷塘能增收10000元。
“荷香飘万里,藕富一方人。种藕养鱼还能改善荷塘水质,同时,藕塘将成为杨柑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开发潜力巨大的观光农业。”镇长郑辉对杨柑镇的未来充满了美丽的期待。
神奇辣木有望扎根杨柑
辣木,又称为鼓槌树、穷人的牛奶树,起源于印度西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据了解,由于其具有增进营养,食疗保健的功能,也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等方面,故被誉为“生命之树”。在印度和非洲,辣木还是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贫血、关节炎、消化器官肿瘤等的传统医学药材。
郑辉表示,杨柑镇明年将引进种植3000亩辣木,预计每亩产值6000元,总产值1800万元,以此为契机开拓一条特殊农业道路,带动该镇的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我国已将辣木广泛引入种植,目前适合辣木生长的地区有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地,而杨柑镇属亚热带区域,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具有种植和开发辣木树的自然条件。
“辣木适应能力非常强,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高,主根非常发达,管理起来也容易。”郑辉希望能够将镇里尚未开荒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等辣木种植形成规模,对村里的经济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