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赤坎鸭乸港,其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鸭乸港旁的沙郭村有一沙墩,形似鸭头,海滩像鸭身而得名:另一说,鸭乸港海滩的蟛蜞、小鱼虾等海生物极为丰富,当地人以养鸭乸产蛋谋生而取名。
60年代后,赤坎的出海港今已移至沙湾一带,鸭乸港旁的小木桥和青石板,也被宽阔的混凝土桥代替。曾经污水横溢,臭气熏天的鸭乸港居民区,经市政府多次改造,变得整洁美观。
抚今追昔,平添了沧海桑田的感慨!
网友评论
@66578:
“当年的鸭乸港桥段作为码头港口比北桥和南桥段都有繁荣!建议政府搬迁北桥市场或者拆迁旁边沿河的8层以下的民居,建设一个【鸭乸港公园】,传承历史记忆和优化老城区的环境!对将来的三民路老街区的建设应该是锦上添花吧!”
@3453:
“当时的鸭乸港桥的地位相当于现在南桥商业中心的地位,因为当时的鸭乸港是赤坎的最要码头港口,建证了赤坎的繁荣的商业历史和沧海桑田的变迁!可惜的是“鸭乸港”这个词语已经对于远离赤坎老城区或者没有在此生活过的人已经是被遗忘了。把当年的鸭乸港当作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