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上午,中国老年学学会在湛江市徐闻县举行授牌仪式,正式授予徐闻县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这标志着徐闻成为粤西地区第一个“长寿之乡”。
碧海蓝天,繁花绿叶;甘甜的水,浓郁的果汁;富硒的农产品,鲜活的海产品。这些优秀的生态资源,把徐闻酿成一股浓浓的“长寿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加上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徐闻孕育了众多的长寿之星。
实至名归:徐闻获授“中国长寿之乡”
碧海蓝天,在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上,徐闻县县长梁权财郑重接过中国老龄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捧上来的“中国长寿之乡”牌匾。今日上午,徐闻举行中国长寿之乡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徐闻这个73万人口的粤西小县,60岁以上老人近十万人,百岁老人达112人。据普查数据显示,徐闻全县有112名百岁老寿星占全县总人口的23/15万,超过“长寿之乡”10/ 15万的标准一倍多,超出“中国长寿之乡”申报的标准;人均预期寿命77.75岁,比全国平均水平年龄高0.95岁;全县80岁以上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1.3%,比“中国长寿之乡”申报的标准高出7.3%。
得天独厚:美丽海岸孕育出一批寿星
没有工业污染的徐闻县碧海蓝天,四季如春,绿意盎然,偌大的徐闻县就是一块绿宝石。村庄四周是绿油油的田野。矿泉水浇出了徐闻的瓜果菜,20多万亩香蕉、20多万亩菠萝、30多万亩冬种蔬菜、10万亩甜玉米、10多万亩甘蔗打扮着徐闻的四季。徐闻先后被评为“中国菠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冬季蔬菜龙头县”、“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
徐闻就坐在大海的怀抱里,400公里的海岸线,海浪拍打产生大量负离子,徐闻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在600-2300个/立方厘米之间,平均为1100个/立方厘米。亭亭椰林环抱着古老的渔村,鱼虾的香味包裹着小小的村子。徐闻一年四季海鲜不断,徐闻人一日三餐,餐桌上缭绕鱼虾的香气。徐闻人吃的鱼基本都是刚捕捞上来的,有些还活蹦乱跳。
中国大陆架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护最好的珊瑚礁群就在徐闻境内,已成为国家级珊瑚礁保护区,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南方都市报》联合评为广东最美海岸。 可见徐闻生态之好。
菠萝蜜、杨桃、石榴、芒果、荔枝、龙眼、木瓜等果树掩映着一幢幢小洋楼,浓荫下,淳朴的徐闻人坐在网床里聊家长里短。
在这片美丽的海岸,正是这些丰富的资源孕育出一批批长寿老人。
走街串巷:百岁老寿星遍布全县
据了解,徐闻全县有112名百岁老寿星遍布徐闻全县15个乡镇各村庄,徐闻的金土村、六极岛、龙门村都是具有代表的长寿村庄,走在村巷路道,随处可见百岁老人悠闲自乐的身影。
说起徐闻人长寿,西连镇金土村早在几年前已名震全国,全村大约2100人,100岁以上的老人曾经达到11人,90岁以上有30多人,80岁以上有300多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1至2位80岁以上的寿星,还出现过一位121岁的高龄寿星。
西连镇黄安铺阿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乍看上去仿佛70多岁,但老人亲口告诉记者她今年已经101岁了。老人现在仍行动自如,每天自己烧饭做菜,身体好视力佳,不仅自己穿针引线缝衣服,有时还给儿媳、孙子缝衣服。
西连镇田西村有一对百岁夫妻,夫妇俩都是1911年出生,他们相濡以沫82年。几十年来,徐老奶奶每天给丈夫许进安打洗脸水,而许进安老爷爷每天又陪徐老奶奶读书说古……许进安老人喜欢挥毫泼墨,常常为村民免费写对联。
下桥镇三品斋村的朱少经老婆婆今年102岁。老人除了有点驼背外,耳聪目明、手脚麻利。她仅有的女儿外嫁,一个人打理三餐有条不紊,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
7年前,经历三个世纪风云的陈黎婆在度过生命中的第121个生日后,在家里安然长眠。孙子已80来岁。年轻时,她的酒量惊人,年纪大后,每天必喝一大碗米酒。陈黎婆是海上弄潮的好手,80多岁还在汪洋大海里驾船捕鱼。
敬老成风:老人在徐闻是一大宝
老人是徐闻一大宝,徐闻人敬老成风。徐闻县财政坚持给80岁以上老年人发工资,10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600元,90—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80—8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同时,将2620名农村五保老人、1080名城市三无老人纳入县财政供养,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据介绍,徐闻人长寿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祖辈以来,徐闻人吃的是自家种的瓜菜,家门前大海里捞上来的鱼虾;呼吸的是清新空气,喝的是甘甜的水。在新闻发布会上,还特别布置了当地瓜菜展台,徐闻县县长梁权财当起了推销员,并向记者们聊起徐闻老人延年益寿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