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共有贫困家庭3.2万户,人数16万多人,贫困的妇女儿童占三分之二以上。其中,不少单亲特困母亲家庭住的是土坯房、危房,甚至无房可栖。这些单亲特困母亲因丧偶或离异造成家庭结构残缺,仅以母亲柔弱的肩膀苦苦支撑着一家,成为贫困家庭中的弱势群体。(3月17日《湛江日报》)
有一句名言如是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的伟大,在于她的爱是无私的、厚重的,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付出了一生的精力和心血,而不在意是否得到多少回报。然而,我们在赞颂母亲的伟大时,不能不关注母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单亲特困母亲。这些单亲特困母亲,由于丧偶或离异造成家庭结构残缺,加上缺少谋生技能,因而陷入了生活的困境,甚至只能住在担惊受怕的危房之中。迫于生活压力,有的单亲母亲无奈地离家出走,留下年幼的孩子跟随祖母祖父更加艰辛地度日。出现如此状况,确实令人痛心!对此,我市妇联以“娘家人”的责任担当,积极实施单亲特困母亲“四援助”工作,在全市掀起了一场爱心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是值得点赞的。
2003年1月,遂溪县建新镇潭九村唐春霞一家建起全国第一座“母亲安居房”,随后被广东省妇联推广,使帮扶单亲特困母亲成为全国妇联系统开展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建设“母亲安居房”,其意义不仅仅是留下一个母亲,留住一个家,更是彰显了一种对弱势群体的民生关怀,助力和谐社会和幸福社会的建设。的确,我们全社会都有责任来关心和帮助特困单亲母亲,为她们撑起一片爱的晴空,让她们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爱心的无限温暖,重燃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
其实,很多特困单亲母亲不仅需要精神上的激励,而且需要实质上的援助。她们在“安居”、“就医”、“子女读书”、“生产自救”等方面上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需要得到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的实际援助。特别是“生产自救”这方面,要因人而异地为她们创造生产条件,培训就业技能,使她们尽早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能够自食其力,养家糊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特困单亲母亲只有学会了生产自救的本领,才能真正走出生活的困境。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爱心人量加入援助特困单亲母亲的队伍,而特困单亲母亲坚强起来挺过难关,早日过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