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非遗进社区 文化有传承

2015-05-12 16:47 湛江晚报  

居民了解非遗文化。

    目前,湛江市已公布的非遗项目有52个,今年第五批13个市级项目也已公示。全省第一批至第五批共有525个非遗项目,我市共有34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广州和揭阳。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了解我市非遗文化,上周,本报联合市非遗中心走进社区开展“非遗文化走进社区”活动。

    让社区居民了解非遗

    上周六,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湛江市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展”在赤坎寸金街道展出。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设置了非遗展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居民展示我市非遗资源现状与非遗保护成果。

    “非遗进社区活动,让我们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集中欣赏到这么多非遗项目的展演,真是太好了!”当天,寸金社区的居民李姨特意带着儿子前来参加活动,看到如此精湛的民间艺术品,她十分激动。

    据悉,“非遗进社区”将以社区为纽带,开展非遗知识普及和展演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统项目。

    市非遗中心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非遗”工作按照国家及省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实际,有效组织、分布实施,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启动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进展顺利,成果喜人。本次展览,旨在唤起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宣传推介湛江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从市非遗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湛江傩舞”、“雷剧”等7个国家级名录;“廉江石角傩戏”、“吴川梅菉貔貅舞”等26个省级名录;“安铺八音”、“坡头湴塘山歌”等52个市级名录。同时,在今年我市申报的12个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8个项目已公示,并将继续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项目。

    濒危非遗项目达22个

    尽管我市非遗工作出色,成绩显著,但是,我市52个市级项目现有濒危项目22个,包括雷州的“雷州石狗”、“雷州歌”、“雷剧”、“姑娘歌”、“雷州音乐”、“雷州蒲织技艺”、“雷祖崇拜 ”、“沈塘人龙舞”、“雷州乌石蜈蚣舞”、“雷州风筝节”;廉江的“廉江石角傩戏”、“粤西白戏”、“舞鹰雄”、“安铺八音”、 “廉江厓歌”;徐闻的“藤牌功班舞”、“徐闻屯兵舞”;麻章的“湛江傩舞”、“麒麟村爬刀梯”、“关公磨刀节”;开发区的“湛江人龙舞”、“东海津前天后庙会”等。

    这些项目濒危的主要原因一是传承人年纪偏大,后继乏人,如“雷祖崇拜”代表性传承人陈庚已91岁高龄,“舞鹰雄”代表性传承人已82岁高龄;二是受现代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冲击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不安心学习传统文化,认为不仅学艺艰辛,而且赚钱不多,因此不感兴趣;三是资金不足,保护不力。这些因素都严重阻滞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

    市非遗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抢救、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市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建立传承基地;广泛利用媒体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展演及比赛;“从娃娃抓起”,让非遗走进校园,从小培养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运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项目的表演、技艺展示等过程保留下来,整理分类,建立翔实的档案和数据库;编辑、出版相关资料等。通过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措施,成效初显,目前我市濒危项目状况基本良好。

    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

    非遗专家罗猷敏认为,湛江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区位与历史因素的原因,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相当鲜明。从目前的名录分布状况来看,传统技艺与民俗类项目数量较多,建议对一些项目资源进一步充分挖掘与整合,同时对于已经进入名录的项目,建议实行更切实有效的保护。

    市非遗中心负责人表示,为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并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我市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宣传活动、各类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和展演为载体,使我市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走出湛江,走出广东,冲出全国,走向世界,备受瞩目。

    此外,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博物馆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市博物馆长期展出,展览收集了我市优秀非遗项目,图文并茂,深刻、生动地体现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市非遗中心还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企业”、“非遗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充分唤起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传承保护发展民俗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宣传推介湛江起到积极作用。

    非遗文化进社区,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统项目,本报也将不定期联合市非遗中心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的活动。

作者:文/记者 陈凯杰 通讯员 庞洁 图/通讯员 辛宁

居民了解非遗文化。

    目前,湛江市已公布的非遗项目有52个,今年第五批13个市级项目也已公示。全省第一批至第五批共有525个非遗项目,我市共有34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广州和揭阳。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了解我市非遗文化,上周,本报联合市非遗中心走进社区开展“非遗文化走进社区”活动。

    让社区居民了解非遗

    上周六,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湛江市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展”在赤坎寸金街道展出。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设置了非遗展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居民展示我市非遗资源现状与非遗保护成果。

    “非遗进社区活动,让我们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集中欣赏到这么多非遗项目的展演,真是太好了!”当天,寸金社区的居民李姨特意带着儿子前来参加活动,看到如此精湛的民间艺术品,她十分激动。

    据悉,“非遗进社区”将以社区为纽带,开展非遗知识普及和展演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统项目。

    市非遗中心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非遗”工作按照国家及省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实际,有效组织、分布实施,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启动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进展顺利,成果喜人。本次展览,旨在唤起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宣传推介湛江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从市非遗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湛江傩舞”、“雷剧”等7个国家级名录;“廉江石角傩戏”、“吴川梅菉貔貅舞”等26个省级名录;“安铺八音”、“坡头湴塘山歌”等52个市级名录。同时,在今年我市申报的12个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8个项目已公示,并将继续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项目。

    濒危非遗项目达22个

    尽管我市非遗工作出色,成绩显著,但是,我市52个市级项目现有濒危项目22个,包括雷州的“雷州石狗”、“雷州歌”、“雷剧”、“姑娘歌”、“雷州音乐”、“雷州蒲织技艺”、“雷祖崇拜 ”、“沈塘人龙舞”、“雷州乌石蜈蚣舞”、“雷州风筝节”;廉江的“廉江石角傩戏”、“粤西白戏”、“舞鹰雄”、“安铺八音”、 “廉江厓歌”;徐闻的“藤牌功班舞”、“徐闻屯兵舞”;麻章的“湛江傩舞”、“麒麟村爬刀梯”、“关公磨刀节”;开发区的“湛江人龙舞”、“东海津前天后庙会”等。

    这些项目濒危的主要原因一是传承人年纪偏大,后继乏人,如“雷祖崇拜”代表性传承人陈庚已91岁高龄,“舞鹰雄”代表性传承人已82岁高龄;二是受现代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冲击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不安心学习传统文化,认为不仅学艺艰辛,而且赚钱不多,因此不感兴趣;三是资金不足,保护不力。这些因素都严重阻滞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

    市非遗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抢救、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市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建立传承基地;广泛利用媒体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展演及比赛;“从娃娃抓起”,让非遗走进校园,从小培养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运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项目的表演、技艺展示等过程保留下来,整理分类,建立翔实的档案和数据库;编辑、出版相关资料等。通过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措施,成效初显,目前我市濒危项目状况基本良好。

    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

    非遗专家罗猷敏认为,湛江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区位与历史因素的原因,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相当鲜明。从目前的名录分布状况来看,传统技艺与民俗类项目数量较多,建议对一些项目资源进一步充分挖掘与整合,同时对于已经进入名录的项目,建议实行更切实有效的保护。

    市非遗中心负责人表示,为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并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我市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宣传活动、各类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和展演为载体,使我市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走出湛江,走出广东,冲出全国,走向世界,备受瞩目。

    此外,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博物馆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市博物馆长期展出,展览收集了我市优秀非遗项目,图文并茂,深刻、生动地体现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市非遗中心还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企业”、“非遗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充分唤起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传承保护发展民俗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宣传推介湛江起到积极作用。

    非遗文化进社区,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统项目,本报也将不定期联合市非遗中心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的活动。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