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当我们这些二三十都上了一把年纪的“少男少女”还在嘟嘴卖萌,广发朋友圈求点赞讨红包时,真正不到十来岁的小孩却在皱着眉头发愁。事件拉回到5月12日,一位自称“小学生122”的网友通过红网百姓呼声致信沅江教育局局长吐槽“六一”文艺汇演折腾人。沅江市教育局长与小学生对话的帖子出现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后,众多网友跟帖留言,似乎找到知音,要吐一下自己当年的苦水。
事实上,“小学生122”的苦恼不是个例,随着“六一”儿童节的脚步逼近,为增加节日气氛,许多学校都有举办文艺汇演的传统,有些学校甚至举行文艺竞赛,校内班与班比,校外学校与学校比。“小学生122”向“局长伯伯”吐槽说,为了给学校争荣誉,老师几乎每天都安排学生排练节目一遍又一遍,落下的课等节日过后,又得挤时间补回来,过一个儿童节活活把人累死。也难怪“小学生122”在信中抱怨:“六一儿童节本来是我们的节日,现在却变成了你们大人利用的工具,我们只盼望着儿童节快点过去,真的,快点过去,明年最好不要再过了。“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不禁羞愧。
沅江教育局长在回信中提到,现在一些老师组织小学生排练节目,初衷也是想孩子们六一那一天过得开开心心,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心里的想法,怎样过才是一个快乐的六一,因为他们才是节日的主人。诚然,如沅江教育局长所说,很多学校举办盛大的六一节文艺汇演的出发点是为了创造更多欢乐给孩子们,但是我们忽略一点,那就是学生自身的意愿。我曾经问起一个小孩儿童节他想怎么过,他嚷着要去游乐场,要好多玩具和零食。总之各种好吃好玩的才是小孩子的最爱,而不是我们所有人一味想要的盛大演出。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像我一样好奇,那世界其他国家的儿童节是怎么庆祝的呢?
日本一年有三次儿童节,庆祝的方式十分有意思。比如3月3日女孩节,每到这一天,家中有女儿的父母会在家里设置一个陈列台,台上放上穿着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为给自己女儿的节日礼物。5月5日男孩节节日当天,有儿子的家庭,门前都悬挂“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的意思。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在日本习俗里,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会专门为这三个年纪的孩子热闹地庆祝一番。这一天,小朋友会穿上最好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齐后,父母会带小朋友上神社,祈求并感谢神明给小朋友带来健康和快乐。
韩国的儿童节于1923年,从“男孩节”演变过来的。也是韩国的公众假日,每年的5月5日。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欢乐,父母要给孩子准备他们最想要的礼物。很多孩子也会在这天穿上韩服,体验传统的韩国文化。
哥伦比亚将每年的7月4日定为儿童节。在这个节日里,全国的学校都要举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儿童们还常常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样子在街头玩耍,十分开心。
瑞典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节”,又称为“龙虾节”,意思是鼓励全国的小男孩学习龙虾的勇敢精神。这一天,孩子们要打扮成龙虾的样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泼可爱的节目。12月13日则是瑞典的“女孩节”,又叫“露西娅女神节”。露西娅是瑞典传说中专门保护女孩的女神,每到这个节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样,为其他孩子做好事。
新加坡节假日法规的第一条规定, 10月1日儿童节当天不仅给小朋友放假,还要给所有大人放假。原因就在于如果只给小孩放假的话,大人都出去上班了,没人陪小朋友玩,可怜的小朋友在儿童节当天只能在家看电视。另外,新加坡是一个福利特别高的国家,但是它的人口很少,这条有关儿童节的法规也有利于促进那些喜爱度假的年轻夫妇,通过多生小孩获得更多的假期。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最大的国家游乐场还专门为儿童节制订了一条特殊规定,儿童节当天小朋友要购买全票,大人则要购买半票。这样子,不仅让小朋友高高兴兴体验了一次做小大人的感觉,更让大人们重新找回了久违的童年时光。而且,因为这条特殊规定,还曾经闹出了一段令新加坡人捧腹大笑的趣闻。
非洲西部的国家大都有专门的“儿童狂欢节”,一般持续一个月。非洲人能歌善舞,“儿童狂欢节”,尽管人们的生活条件不相同,所有孩子都会尽情欢乐,热闹非凡。
总而言之,无论是送礼物还是举办有趣的活动,世界各国为儿童庆祝节日的目的,都是想让小孩子快乐,开心,这最为重要。
然而,在当今,除了这些走形式的汇演让儿童感到厌烦,更多威胁儿童不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节日的现状,值得我们去关注。世界局势动荡,屡发战争,天降灾祸,无法避免。据一则资料显示,全世界地雷和战争遗留爆炸物伤亡者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儿童,单单在阿富汗的战争中,儿童就占到了伤亡人数的一半。全球平民伤亡人数中也有近一半是儿童。战争,让儿童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正常的童年生活,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原本天真烂漫的儿童却无法拥有一段完整的童年,常充满着阴影、杀戮和仇恨。国际儿童节定于每年的6月1日,是为了悼念1942年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然而,现实世界充满着悖论。一方面,有的国家、地区的儿童物质生活丰裕,小小年纪便大腹便便,为减肥而烦恼;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儿童饱受饥馑、战乱、疾病之苦,挣扎在死亡边缘,其骨瘦如柴的形象令人心痛。继续生存,成为这些苦难儿童最现实的心愿……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我们一直在高呼要创造一切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因此中国绝大多数家长常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之名,要求孩子学这学那,他们很少关心孩子心里到底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为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可是,童年只有一次,在本该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里,我们要允许一个小孩子去积累有关他自己童年的记忆,去野外捕蝴蝶,去溪边游泳,去博物馆看展览,去沙滩玩泥沙,去树上摘野果……而不是当孩子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只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卷,做不完的家务。如鲁迅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属于儿童的节日应该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