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学生遭诈骗8900元 骗子让砸ATM机袭胸都照做

2016-03-31 09:34 北京晨报  

    网络电信诈骗,已经被媒体报道了无数次,可上当受骗的人依旧有,这回就更离谱了。上当的是一个19岁的大学生。接到骗子的电话后,他不仅按照要求转了款去骗子账户,还被骗子耍得团团转,骗子叫他去砸ATM机、向女性袭胸……这些比电影情节还要荒唐离奇的事,他居然全信了。

    19岁大学生汇出8900元

    小王19岁,杭州城北某大学在校生。3月21日下午,小王突然接到一个99959995000的网络电话。电话里是个女的,她说:“你涉及一宗诈骗集团的案子,欠了148万元,已被通缉了。”

    小王一愣,心里嘀咕:这是什么情况?还没等小王反应过来,电话里的女人说:“可能你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了,现在我们已经报警,接下去警方会与你联系的。”

    接着小王的电话就直接被“转接”了,电话那头出现了一个自称是民警的男人声音。“男民警”告诉小王,现在他很危险,诈骗集团的人要去找他,并告诉小王他的银行卡已经被冻结,他母亲的一张银行卡正在被调查。

    “你身边是不是有你母亲的一张××银行的卡?”骗子问。

    小王说是的。骗子接着告诉他:“你赶紧把你母亲卡里的钱全部取出来,再用ATM机把钱转到自己的卡上作保护。”

    小王信以为真。于是,他急匆匆地找了个ATM机。小王又按照骗子的要求,在ATM机上切换到英语模式,然后输入了骗子提供的一串数字,接着又输入了8900(小王卡内余额数)。小王的钱就这样被转走了。

    到这里还都是常规老套的骗局,最令人无语的还在后面。

    完成ATM机上的操作后,骗子让小王找一个有固定电话跟无线网络的酒店躲起来,“不要跟外界有任何的联系,不要接任何电话”,还给他一个QQ号码,让小王加好友。

    用砖头砸了三台ATM机

    小王到附近一家宾馆开了房间。在房间里,对方让小王说一句:“妈妈,给我汇8万元钱。”小王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也乖乖照做了。事后,他才明白这可能是对方想录音。

    小王一直与骗子保持着通话,可是通话期间,突然有人来敲小王的房门。“可能是诈骗团伙的人来了,他们手里应该有枪,你赶快跑,躲起来。”电话里骗子说。小王一听,直接从宾馆窗户跳出去了。

    这时小王更是六神无主了,他气喘吁吁地问骗子:“接下来我该怎么办?”骗子说:“你找砖头,到最近的ATM机上,把机子砸破,ATM有报警系统。”小王连忙找了块砖头,他先后砸了三台ATM机。

    紧接着骗子又提出一个更荒唐的要求:“你去找个女的袭胸,把她按倒在地,拍照片给我们,我们就取消对你的通缉了。”小王竟然没有怀疑!他找了关系要好的女同学,要求她配合一下。女同学当然拒绝了,叫他报警。

    谁来给他补上这一课

    事实上,上塘派出所已接到了小王母亲跟学校的报警。此前,小王母亲接到一个电话,称她儿子被绑架,要8万元,不然撕票。小王母亲第一时间给小王打电话,但由于小王电话一直占线,她向小王的学校了解情况后,及时报警。

    上塘派出所的民警接警后,及时赶到小王所在的宾馆,但是敲门进去,发现小王并不在宾馆内。正当线索中断没多久,小王自己来报警了。目前,此案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

    这种骗术,其实听起来挺荒唐,甚至连大伯大妈都不会信,为何一个大学生却会上当受骗呢?

    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主任、杭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宋健男认为,这是典型的社会教育缺失。“这个大学生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面对这种突发事件,至少可以求证一下。可能他当时确实有点蒙,但这恰恰就说明了孩子缺乏应变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十几年时间,断断续续给他人汇款354次,共计28万余元。是投资,还是行善?都不是,其实是他被骗了。

    被骗一次两次可以理解,但被同一个人一骗就是11年,这就有点难理解了……近日,我省云和法院就受理了这样一起奇葩的诈骗案。

    和陌生人一见如故 还汇钱搞投资

    事情还得从2004年说起。陈先生在云和县府前路上开了一家卖副食品的小店。有一天,店里来了位买香烟的客人王某,两人聊了几句,甚是投缘,一来二去也便成了朋友。

    “我和朋友合伙在宁波开了家服装店,生意挺好的,你要不要入股,到时候分红会很多。”王某问陈先生。

    “有这么好的事?”陈先生还有些疑虑。

    “老陈,我们是一见如故,今后就是好朋友了,听我的,不会让你吃亏!”王某信誓旦旦。

    陈先生相信了,以为发大财的机会来了,就凑了6万块钱给王某,连收条都没拿来。

    谁知几个月后传来的消息是:“王某生意做亏了,公安要抓他,钱也被冻结了”。陈先生很慌恐,乖乖听了王某的话,没敢与其联系。

    而事实上,这6万块钱根本没拿去做生意,而是被王某给挥霍了,所谓“生意亏了”就是个借口。

    虽然感觉不对劲 但还是坚持汇钱

    一年后,也许是又缺钱了,或觉着陈先生实在是好骗,王某又联系上了陈先生,说自己“已经没事了,现在跟个老板在福建做大生意”,让陈某继续投资,也顺便把之前的账给结出来。

    然后,王某编了几个假名,换了几个手机号,再用几张不同户主的银行卡,自编自导自演了包括“老板”在内的好几个角色,把陈先生骗得是一愣一愣的。

    汇了几次钱后,陈先生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但巧言令色的王某总能用各种说词打消他不安的念头。

    就这样,陈先生一直往王某提供的账号里面汇钱,每次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这一汇就是十几年,甚至还帮王某充过几次话费。

    先后给骗子汇了354次钱 11年后终于报警

    最终,王某的“无底洞”实在是超出了陈先生的想象,也终于让陈先生坚定了怀疑。他越想越生气,在2014年底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这么多年了,你怎么现在才想到报案?”民警问。

    “我想,多给他几次钱,他总会受感动的吧?再说之前他告诉我,只要我继续汇钱,就会把所有钱都还我。如果我去报案了,原来那些钱可能都要不回来了。”陈先生这样解释。

    “你给他汇了多少钱?”民警问。

    “一共汇了354次,28万多,我都有汇款凭证的,还有短信和电话录音。”陈先生说。

    云和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陈先生财物共计284478元,数额巨大,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0元。

    媒体上关于电信诈骗的案例铺天盖地,可是这么糊涂的受骗者,恐怕也是人间罕见。

    嘉善28岁小伙严勇(化名),被同一伙骗子用“退费”骗局,骗了13次,共被骗走14.8万元。几次被骗后,他曾报警。民警再三叮嘱他,这是遇到了骗子,千万不要再上当了,可他从派出所一回到家,又给骗子打去了电话。骗子得手几次后,曾将他拉入黑名单,可他还用公用电话打去继续受骗。

    民警无奈地说:“这么糊涂的受骗者还真是第一次碰到。”

    充话费遇到骗子ATM机上操作4次少了8075元

    9月20日,严勇通过微信给朋友充200元话费,可朋友反馈称没收到。严勇决定搞个明白,可不知道微信的官方服务热线。他在网上搜索“微信充话费不到账怎么办”,结果跳出不少答案,他选了一个“全国免费服务电话”打了过去。

    其实,这电话是骗子留的。

    接电话者自称是微信后台客服,说钱可以退回,但只能打到银行卡上,而且接收的银行卡里的现金金额,必须大于或等于退款金额,具体得到自动取款机上根据提示操作。严勇很高兴,赶到附近银行ATM机。对方在电话里遥控他操作,说话很急促,要他摁这个摁那个,严勇还没来得及细想,钱就转出去了。“你操作错误了”、“这是保证金”、“钱肯定会给你退回来的”……骗子的托辞一大堆。9月21日至9月22日两天,他一共操作4次,卡里少了8075元。

    9月22日晚上8点多,严勇独自去派出所报案。

    值班的金警官说,当时严勇还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钱怎么就从账上转走了。“你绝对是遇到了骗子,千万别再上当了。”金警官再三叮嘱骗子都把他拉入黑名单了他还用公用电话打去继续受骗。严勇回到家,越想越不甘,又给骗子打了电话。

    骗子还是那套说辞。严勇于是换了张银行卡,又去另外一个ATM机上按对方指示操作,结果两次分别又被转走2511元和4836元。看到钱没退回卡里,严勇又给骗子打电话,可对方已把他拉入黑名单。按说这时候该清醒了,可严勇似乎钻了牛角尖。他用公用电话打过去,打通了。对方说,不知道为何会这样,得找“领导”问问,还给了他一个“领导”的电话。严勇打过去,一个自称是项目经理的家伙,让他提供转钱的银行卡卡号,还说必须提供15000元——也就是前面四次转出钱的总金额。严勇说一下子凑不出那么多钱,问该怎么办?对方想了一会儿说,可以分期,先打5000元吧。于是,严勇又用中国银行卡转了3000元和2000元两笔钱给对方。

    9万多元理财刚到期也转给骗子了

    9月27日,严勇又打电话过去。对方说,客服操作失误,要重新操作,还要再打5000元。

    第二天,严勇用中国银行卡在ATM机上给对方打去5000元。

    第三天,对方说,之前的方法系统不认可,还需要15000元重启系统。

    于是,第四天和第五天,严勇各转了5500元和6000元。

    对方又说,前几天打过去的钱是分成几笔的,系统不承认,需要单笔转才可以。严勇又用中国银行卡转了15000元过去。接着是十一假期,对方称公司放假。10月8日,对方说,系统终于正常了,但按老规矩,你要把之前转出的钱拿回来,必须再提供一笔钱,金额得大于等于转出钱的总额……当天,严勇有一笔理财产品刚好到期,卡里多了95635元,他又在ATM机上按指示操作,这95635元于是也全部被转走。严勇又打电话过去,对方说:“你得再转15000元……”严勇终于失控,电话里开骂。就这样,19天,骗子用同样的办法,分13次,从严勇手里骗走147557元。民警说,严勇提供了所有的银行转账清单,“这么糊涂的受骗者还真是第一次碰到”。

    目前,嘉善警方已对此立案调查。

    骗子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一定是骗到钱吧!今天要讲的这个骗子,卡里多处了一笔近百万的巨款,他吓得一分都不敢取!

    温州龙湾区的张老板经营者一家皮革公司,10月26日,他与客户谈好业务款项后,等待对方发来银行账号,准备汇款过去。挂完电话没过几秒,张老板的手机里就收到一条陌生短信,上面写着一个银行卡账号和持卡人姓名。

    张现实以为这是客户发来的汇款账号,便直接把短信转发给公司财务,财务通过网银转账,给对方汇过去959343.7元。

    第二天,客户联系张老伴,说自己未曾受到汇款,张先生这次发现货款打错了账户,来不及跟客户解释,他立即向龙湾警方报警。

    接警后,龙湾警方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采取止损措施,冻结涉案的银行账号。警方发现,转到对方账户里的近96万元分文未动。

作者:江茜

    网络电信诈骗,已经被媒体报道了无数次,可上当受骗的人依旧有,这回就更离谱了。上当的是一个19岁的大学生。接到骗子的电话后,他不仅按照要求转了款去骗子账户,还被骗子耍得团团转,骗子叫他去砸ATM机、向女性袭胸……这些比电影情节还要荒唐离奇的事,他居然全信了。

    19岁大学生汇出8900元

    小王19岁,杭州城北某大学在校生。3月21日下午,小王突然接到一个99959995000的网络电话。电话里是个女的,她说:“你涉及一宗诈骗集团的案子,欠了148万元,已被通缉了。”

    小王一愣,心里嘀咕:这是什么情况?还没等小王反应过来,电话里的女人说:“可能你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了,现在我们已经报警,接下去警方会与你联系的。”

    接着小王的电话就直接被“转接”了,电话那头出现了一个自称是民警的男人声音。“男民警”告诉小王,现在他很危险,诈骗集团的人要去找他,并告诉小王他的银行卡已经被冻结,他母亲的一张银行卡正在被调查。

    “你身边是不是有你母亲的一张××银行的卡?”骗子问。

    小王说是的。骗子接着告诉他:“你赶紧把你母亲卡里的钱全部取出来,再用ATM机把钱转到自己的卡上作保护。”

    小王信以为真。于是,他急匆匆地找了个ATM机。小王又按照骗子的要求,在ATM机上切换到英语模式,然后输入了骗子提供的一串数字,接着又输入了8900(小王卡内余额数)。小王的钱就这样被转走了。

    到这里还都是常规老套的骗局,最令人无语的还在后面。

    完成ATM机上的操作后,骗子让小王找一个有固定电话跟无线网络的酒店躲起来,“不要跟外界有任何的联系,不要接任何电话”,还给他一个QQ号码,让小王加好友。

    用砖头砸了三台ATM机

    小王到附近一家宾馆开了房间。在房间里,对方让小王说一句:“妈妈,给我汇8万元钱。”小王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也乖乖照做了。事后,他才明白这可能是对方想录音。

    小王一直与骗子保持着通话,可是通话期间,突然有人来敲小王的房门。“可能是诈骗团伙的人来了,他们手里应该有枪,你赶快跑,躲起来。”电话里骗子说。小王一听,直接从宾馆窗户跳出去了。

    这时小王更是六神无主了,他气喘吁吁地问骗子:“接下来我该怎么办?”骗子说:“你找砖头,到最近的ATM机上,把机子砸破,ATM有报警系统。”小王连忙找了块砖头,他先后砸了三台ATM机。

    紧接着骗子又提出一个更荒唐的要求:“你去找个女的袭胸,把她按倒在地,拍照片给我们,我们就取消对你的通缉了。”小王竟然没有怀疑!他找了关系要好的女同学,要求她配合一下。女同学当然拒绝了,叫他报警。

    谁来给他补上这一课

    事实上,上塘派出所已接到了小王母亲跟学校的报警。此前,小王母亲接到一个电话,称她儿子被绑架,要8万元,不然撕票。小王母亲第一时间给小王打电话,但由于小王电话一直占线,她向小王的学校了解情况后,及时报警。

    上塘派出所的民警接警后,及时赶到小王所在的宾馆,但是敲门进去,发现小王并不在宾馆内。正当线索中断没多久,小王自己来报警了。目前,此案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

    这种骗术,其实听起来挺荒唐,甚至连大伯大妈都不会信,为何一个大学生却会上当受骗呢?

    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主任、杭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宋健男认为,这是典型的社会教育缺失。“这个大学生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面对这种突发事件,至少可以求证一下。可能他当时确实有点蒙,但这恰恰就说明了孩子缺乏应变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十几年时间,断断续续给他人汇款354次,共计28万余元。是投资,还是行善?都不是,其实是他被骗了。

    被骗一次两次可以理解,但被同一个人一骗就是11年,这就有点难理解了……近日,我省云和法院就受理了这样一起奇葩的诈骗案。

    和陌生人一见如故 还汇钱搞投资

    事情还得从2004年说起。陈先生在云和县府前路上开了一家卖副食品的小店。有一天,店里来了位买香烟的客人王某,两人聊了几句,甚是投缘,一来二去也便成了朋友。

    “我和朋友合伙在宁波开了家服装店,生意挺好的,你要不要入股,到时候分红会很多。”王某问陈先生。

    “有这么好的事?”陈先生还有些疑虑。

    “老陈,我们是一见如故,今后就是好朋友了,听我的,不会让你吃亏!”王某信誓旦旦。

    陈先生相信了,以为发大财的机会来了,就凑了6万块钱给王某,连收条都没拿来。

    谁知几个月后传来的消息是:“王某生意做亏了,公安要抓他,钱也被冻结了”。陈先生很慌恐,乖乖听了王某的话,没敢与其联系。

    而事实上,这6万块钱根本没拿去做生意,而是被王某给挥霍了,所谓“生意亏了”就是个借口。

    虽然感觉不对劲 但还是坚持汇钱

    一年后,也许是又缺钱了,或觉着陈先生实在是好骗,王某又联系上了陈先生,说自己“已经没事了,现在跟个老板在福建做大生意”,让陈某继续投资,也顺便把之前的账给结出来。

    然后,王某编了几个假名,换了几个手机号,再用几张不同户主的银行卡,自编自导自演了包括“老板”在内的好几个角色,把陈先生骗得是一愣一愣的。

    汇了几次钱后,陈先生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但巧言令色的王某总能用各种说词打消他不安的念头。

    就这样,陈先生一直往王某提供的账号里面汇钱,每次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这一汇就是十几年,甚至还帮王某充过几次话费。

    先后给骗子汇了354次钱 11年后终于报警

    最终,王某的“无底洞”实在是超出了陈先生的想象,也终于让陈先生坚定了怀疑。他越想越生气,在2014年底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这么多年了,你怎么现在才想到报案?”民警问。

    “我想,多给他几次钱,他总会受感动的吧?再说之前他告诉我,只要我继续汇钱,就会把所有钱都还我。如果我去报案了,原来那些钱可能都要不回来了。”陈先生这样解释。

    “你给他汇了多少钱?”民警问。

    “一共汇了354次,28万多,我都有汇款凭证的,还有短信和电话录音。”陈先生说。

    云和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陈先生财物共计284478元,数额巨大,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0元。

    媒体上关于电信诈骗的案例铺天盖地,可是这么糊涂的受骗者,恐怕也是人间罕见。

    嘉善28岁小伙严勇(化名),被同一伙骗子用“退费”骗局,骗了13次,共被骗走14.8万元。几次被骗后,他曾报警。民警再三叮嘱他,这是遇到了骗子,千万不要再上当了,可他从派出所一回到家,又给骗子打去了电话。骗子得手几次后,曾将他拉入黑名单,可他还用公用电话打去继续受骗。

    民警无奈地说:“这么糊涂的受骗者还真是第一次碰到。”

    充话费遇到骗子ATM机上操作4次少了8075元

    9月20日,严勇通过微信给朋友充200元话费,可朋友反馈称没收到。严勇决定搞个明白,可不知道微信的官方服务热线。他在网上搜索“微信充话费不到账怎么办”,结果跳出不少答案,他选了一个“全国免费服务电话”打了过去。

    其实,这电话是骗子留的。

    接电话者自称是微信后台客服,说钱可以退回,但只能打到银行卡上,而且接收的银行卡里的现金金额,必须大于或等于退款金额,具体得到自动取款机上根据提示操作。严勇很高兴,赶到附近银行ATM机。对方在电话里遥控他操作,说话很急促,要他摁这个摁那个,严勇还没来得及细想,钱就转出去了。“你操作错误了”、“这是保证金”、“钱肯定会给你退回来的”……骗子的托辞一大堆。9月21日至9月22日两天,他一共操作4次,卡里少了8075元。

    9月22日晚上8点多,严勇独自去派出所报案。

    值班的金警官说,当时严勇还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钱怎么就从账上转走了。“你绝对是遇到了骗子,千万别再上当了。”金警官再三叮嘱骗子都把他拉入黑名单了他还用公用电话打去继续受骗。严勇回到家,越想越不甘,又给骗子打了电话。

    骗子还是那套说辞。严勇于是换了张银行卡,又去另外一个ATM机上按对方指示操作,结果两次分别又被转走2511元和4836元。看到钱没退回卡里,严勇又给骗子打电话,可对方已把他拉入黑名单。按说这时候该清醒了,可严勇似乎钻了牛角尖。他用公用电话打过去,打通了。对方说,不知道为何会这样,得找“领导”问问,还给了他一个“领导”的电话。严勇打过去,一个自称是项目经理的家伙,让他提供转钱的银行卡卡号,还说必须提供15000元——也就是前面四次转出钱的总金额。严勇说一下子凑不出那么多钱,问该怎么办?对方想了一会儿说,可以分期,先打5000元吧。于是,严勇又用中国银行卡转了3000元和2000元两笔钱给对方。

    9万多元理财刚到期也转给骗子了

    9月27日,严勇又打电话过去。对方说,客服操作失误,要重新操作,还要再打5000元。

    第二天,严勇用中国银行卡在ATM机上给对方打去5000元。

    第三天,对方说,之前的方法系统不认可,还需要15000元重启系统。

    于是,第四天和第五天,严勇各转了5500元和6000元。

    对方又说,前几天打过去的钱是分成几笔的,系统不承认,需要单笔转才可以。严勇又用中国银行卡转了15000元过去。接着是十一假期,对方称公司放假。10月8日,对方说,系统终于正常了,但按老规矩,你要把之前转出的钱拿回来,必须再提供一笔钱,金额得大于等于转出钱的总额……当天,严勇有一笔理财产品刚好到期,卡里多了95635元,他又在ATM机上按指示操作,这95635元于是也全部被转走。严勇又打电话过去,对方说:“你得再转15000元……”严勇终于失控,电话里开骂。就这样,19天,骗子用同样的办法,分13次,从严勇手里骗走147557元。民警说,严勇提供了所有的银行转账清单,“这么糊涂的受骗者还真是第一次碰到”。

    目前,嘉善警方已对此立案调查。

    骗子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一定是骗到钱吧!今天要讲的这个骗子,卡里多处了一笔近百万的巨款,他吓得一分都不敢取!

    温州龙湾区的张老板经营者一家皮革公司,10月26日,他与客户谈好业务款项后,等待对方发来银行账号,准备汇款过去。挂完电话没过几秒,张老板的手机里就收到一条陌生短信,上面写着一个银行卡账号和持卡人姓名。

    张现实以为这是客户发来的汇款账号,便直接把短信转发给公司财务,财务通过网银转账,给对方汇过去959343.7元。

    第二天,客户联系张老伴,说自己未曾受到汇款,张先生这次发现货款打错了账户,来不及跟客户解释,他立即向龙湾警方报警。

    接警后,龙湾警方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采取止损措施,冻结涉案的银行账号。警方发现,转到对方账户里的近96万元分文未动。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