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杰教授上课时表情诙谐生动,常常令学生捧腹大笑。
生活中的“老顽童”
刘世杰是河南省驻马店人,1974年高中毕业后,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他在当地一所民办中学任教。1978年,凭借个人毅力,他考上了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又分别在驻马店教育学院、福建泉州师范学院教书。2005年7月,刘世杰来到了广东海洋大学,一待就是11年。
刘世杰家人都在广州,平时只有他一个人待在湛江。“会不会感到孤单?”有学生问。“不孤单,怎么会孤单呢?”刘世杰一边反问道,一边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给学生们算着,“上课,有同学们为伴;备课,有参考书可读。还可以写写毛笔字,买菜、做饭、洗衣服,看新闻,和网友聊天,每天都忙不过来呢!”
再过两年,刘世杰就要退休了,当学生问起退休后有什么计划时,他的回答让在场的人惊叹。“我正在学车呢,退休后就可以接送孙女上下学咯。”刘教授不好意思地抚了抚头发,说道,“我们教练都说,我是他教过的年龄最大的学生啦。教练说,因为人老了,手脚不灵便,学车还会多烧一箱油呢。”
“结果呢,教授学车并不比别人差,他已经考过了科目二,不久前,长途也顺利通过了。”学生小王插话说。
小陈告诉记者,刘世杰曾和他们分享过自己学车的经历。有时学不好,教练就急躁,说些不好听的话。他就和教练交流:“学车就如学生学习,学生偶尔回答错了,老师要以鼓励为主,然后给出正确的解释。在愉快中学习,效果好。在批评声中学车,效果不一定好吧?”学车教练也点头称是。
刘世杰教授上课时表情诙谐生动,常常令学生捧腹大笑。
【对话教授】
记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您上课需要一直走动,不累吗?
刘世杰:累啊,椎间盘凸出、腰脊椎凸出,肩周炎……都是职业病。但是42年的教书生涯,我都习惯了。
记者:大家都说您讲的课特别生动。
刘世杰:这门课比较枯燥,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我根据几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把文学知识做了一些梳理,即“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单,化无味为趣味。”现在看来,这样的效果很好。学生们上课都不玩手机了,认真听课之余,偶尔还会把我拍照放上网呢,现在同学们都说我成了“网红”。
记者:与教学打了半生的交道,您是怎样传达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呢?
刘世杰:为了教好学生,我经常看时事新闻、浏览网站,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热爱生活”。看到有趣的或者有教育意义的东西,我会记在心里,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讲出来。我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我的学生,帮他们分析利弊,让他们知道读书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要他们有知识、明是非、有分辨的能力、更深远的目光和更宽广的思维。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