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渴望通过医疗整形方式,使自己变得更美的女性朋友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小圈子。图/CFP
“医托”难防
最近,一名医学美容整形大师“换头上校”田心被人识破揭穿,被爆曾是洗头哥。之所以被人称为“换头上校”,是因为他总是用PS的方法把别的医生的头像换成自己的脑袋,伪造成专家。
比包装“江湖医生”更恶劣的是,“医托”无处不在。
2012年5月,鲁女士在网络上被“托”骗进了QQ群里,“那里面全是吹捧医生做脸型怎样怎样好,我在群里待了几天就完全被洗脑了。”
不久,鲁女士去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鲁女士回忆道,轮到她会诊时,医生的建议是,做全套手术。
全套是“颧骨内推术+下颌骨长曲线+下巴人工骨+头皮提升术”。起先,鲁女士“表示我不想做颧骨手术,而且我只带了下颌骨的钱”。医托及时递话过来,“你做单项下颌手术费用是2.5万,全套四项才5万来块。很优惠的,而且麻醉一次多省事。”
稀里糊涂,鲁女士让外地朋友汇来2万,凑够5万元,才进了手术室。
然而,鲁女士的脸“难看得像被刀砍过”。一年半后,鲁女士又花费了18000元,于2014年5月26日进行修复手术,这次的结果是“整张脸面目全非”。
更令鲁女士痛苦不堪的是,吃东西时嘴张得稍大些,都会牵起阵阵锐痛,吃水果、蔬菜只能缓慢嚼咽,米饭则基本靠吞。
在与院方交涉无果后,鲁女士一纸诉状,将医院推上了被告席。鲁女士不明白,郭军作为一名口腔科医生是否有资质去做整形手术?
“目前该案件已经进入司法诉讼阶段,对于该争议,法院会通过有关鉴定程序予以明确,如果我院存在责任,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2016年6月16日,郭军发给《民生周刊》记者发送短信说。
“我是2015年在一个整容群里认识的‘瓜子茗茗’,她主动加我微信,与我讨论脸型手术,聊天过程中,她说她做了,我就心动了,向她打听了医生姓名。”“整友”孙丽丽说,“2015年7月23日,我赶到扬州,在医院里,见到了另外两个前来整形的女孩,很奇怪她们也认识‘瓜子茗茗’,当时我就认定‘瓜子茗茗’是个‘托’,后来证实果真如此。”
“整容APP是一个大托!”江西南昌“整友”胡俊说,“APP里面发表的都是做得多好多美,其实都是美颜过的,没做过的看了会眼花缭乱,很容易被洗脑,但那些帖子大多是不真实的,写得不好的会被删掉。”
据胡俊介绍,有人向她推荐一个叫“更美”的整形APP,胡俊在APP上注册后不久,江西广济医院的工作人员就打电话过来联系。
2016年3月2日,胡俊在APP上提交了订单,在江西广济医院做了双眼皮切开重睑术。
事后,胡俊发现,当初自称在邹琪医生处做双眼皮的整形者,其实是个“托”,这个“托”在APP上的留言漏洞百出、前后矛盾。
术后,胡俊眼皮不对称,眼球有严重炎症,眼睛睁开困难。胡俊认为,手术期间医生未精准画线、量宽度,切开前未与患者确认线条形状和宽度,祛除了太多无法再生长的组织。
“订单是在APP上预订的,整形失败后,向APP反映也没有得到处理,APP与医院是互利互惠的,被坑的只有求美者!”胡俊说。
“手术允许有一些细小误差,轻微不对称,不会影响视觉效果,何况现在还在恢复期。”邹琪向《民生周刊》记者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