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驾校:“猛夸式”教学

2019-09-15 11:01 湛江日报  

兼顾学习体验

钟娜(霞山)

    时隔十年,我依然清楚记得那位教练。三十来岁,高个子,黑黑瘦瘦,只懂自己开车,不懂如何给学员讲解,而且缺乏为人的基本礼貌素质,开口闭口骂学员。与我同组的学员考虑到上班要紧想尽快拿到驾驶证,同时担心会被潜规则罚重考,便硬生生吞下这口怒气。但怒气到了极限终究要爆炸的。某日,我在练习半坡起步时熄了火,坐在副驾驶的陈教练开口就骂,还频频吐脏话。我忍无可忍,摔门而去,立马去电驾校老板作出投诉,表达心中强烈不满与愤怒。此举得到其他学员的大力支持。

    第二天,驾校给我们换了一位年长的梁教练,他虽然不擅言词,但胜在性格平和耐心,不仅从不骂人,而且愿意重复再重复地教导,甚至还画图讲解如何倒车,还从不吃卡要,还说“你们交那么多学费也不容易,拿到证我就开心了。”我们也就自然学得放松,学得开心,原本的难点都一一被掌握。梁教练一直教到我们顺利通过各项考试。我与同组学员去拿证的那天还特地请老板向梁教练转达谢意。

    现在回想起来,相比一开始被无礼对待的极度不愉快,后来的被善待且再不会被骂,就是十二分幸福了。再看看今天的“猛夸式”教学,则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赢得了口碑,值得点赞。

    作为购买服务的学员,是来学习驾驶技术的,理应得到尊重、善待和鼓励;作为传授技术的教练,是服务的供应商,不仅应该重视学习效果,还要兼顾学习体验。只有两者和谐相处时,才有机会收获双赢。

夸奖是一种激励

芜心(雷州)

    据报道,某驾校推行“猛夸式”教学,近四年来,卓有成效,口碑甚好。依笔者看,这就是典型的赏识教育,值得肯定,值得学习。良言一句三冬暖,教练的夸奖能使学员卸下思想负担,获得全然接纳,身心回归平和、放松状态,因此学员学起来也更轻松愉悦,效果自然显著。可以说,教练的夸奖是对学员学习的认可、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激励。

    今年年初,我开始报名学车。在多位朋友和同事当中咨询来咨询去,经过一番严格“筛选”,我终于“敲定”一位曾经教过友人的教练,主要是因为听说他的脾气和教法俱佳,这符合我的首选条件。

    起初练习倒车入库,由于不熟练,加上小车这种庞然大物令我有点胆怯,因此我时常操作不当而压边线,或者入库车身歪斜。练了两三天后,偶尔出错,教练就不耐烦了,颇为生气地说:“练那么久还是这种水平,还谈什么考试。”言语间流露出鄙夷和否定。听了这话,我心里一阵拔凉,仿佛做错事的孩子,神经绷得更紧了。那几天,我虽在练车,但教练的“批评”像魔咒一样挥之不去,令我心头笼罩着一种徒劳无功的消极心理暗示,尽管我也努力想练好,但事与愿违。

    后来,来练科目二的人愈来愈多,我终于盼来了另一位教练。他与先前教练的态度截然不同。尽管我还常常出错,但他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出错的原因,是方向盘打早了,还是打迟了,是看错了点,还是后视镜没有调好。经过他的一番详细解说,我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总是找我的优点来夸一夸,每当车子匀速前进,他就说:“练科目二就是这样控制离合,车速要稳而慢,你真是太棒了。”由于考前五天才练半坡停车和起步,我感觉难度较大,信心不足。但是教练总是夸道:“在这批学员中,你走的边线最标准,每次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开,准没问题。”这句话仿佛一剂定心丸,使我信心大增,激励着我去攻关克难。直至考试的那一刻,我还怀揣着教练的那句温暖的“美言”,它确实如有神力,最终助我顺利通过了考试。

    通过驾校的学习经历,静定自省,这难道跟我们平常的生活、工作没有共通之处吗?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肯定进步,全然接纳,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在包容和尊重中获得自信,获得精神的激励,助力他们学有所成,何乐而不为?让我们作一个善于赏识、乐于称赞、诚于夸奖的“教练”吧。

柔性教学更佳

黄文义(霞山)

    印象中,不论是哪个行业的,都是奉行严师出高徒,对徒弟总是采用责骂的方式来教育,所以没有哪个徒弟没有给师傅骂过的。如果是做错了,或者说做的不对,这样的责骂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做对了,是不是也应该来点赞扬和夸奖的声音呢?这样会让徒弟觉得你更富有人情味。如果是错了一丁点,是不是也无须大骂一顿。而是换一种方式,一种口气,用柔性教学方式,那效果显得更佳,徒弟也接受你这种方式,岂不是更好吗?就说这驾校的教练,从骂人到夸人,服务理念的转变,应该给予肯定,也值得同行学习。

    但也不能因此不分场合,只会一味地夸人。更应该是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在同一期的学员中,别的学员都已经开始放单飞了,但有些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差一点的学员,他们还需要教练在一旁指点。这个时候教练还是一成不变地夸,“你是我教过最聪明的学员”。这样夸人的话,反而比直接骂人还让人难受,就算是再傻的人都听得出来。所以在这个时候的教练,不必夸人,更不能发脾气骂人。因为这个时候的学员,本来就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了,心里免不了有自卑,也有怒气,这时教练再骂人的话,就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实驾校的教练、学校的老师、工厂的师傅都是一样的,都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针对性的教学和柔性的教学,更让学员心悦诚服,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作者:综合

兼顾学习体验

钟娜(霞山)

    时隔十年,我依然清楚记得那位教练。三十来岁,高个子,黑黑瘦瘦,只懂自己开车,不懂如何给学员讲解,而且缺乏为人的基本礼貌素质,开口闭口骂学员。与我同组的学员考虑到上班要紧想尽快拿到驾驶证,同时担心会被潜规则罚重考,便硬生生吞下这口怒气。但怒气到了极限终究要爆炸的。某日,我在练习半坡起步时熄了火,坐在副驾驶的陈教练开口就骂,还频频吐脏话。我忍无可忍,摔门而去,立马去电驾校老板作出投诉,表达心中强烈不满与愤怒。此举得到其他学员的大力支持。

    第二天,驾校给我们换了一位年长的梁教练,他虽然不擅言词,但胜在性格平和耐心,不仅从不骂人,而且愿意重复再重复地教导,甚至还画图讲解如何倒车,还从不吃卡要,还说“你们交那么多学费也不容易,拿到证我就开心了。”我们也就自然学得放松,学得开心,原本的难点都一一被掌握。梁教练一直教到我们顺利通过各项考试。我与同组学员去拿证的那天还特地请老板向梁教练转达谢意。

    现在回想起来,相比一开始被无礼对待的极度不愉快,后来的被善待且再不会被骂,就是十二分幸福了。再看看今天的“猛夸式”教学,则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赢得了口碑,值得点赞。

    作为购买服务的学员,是来学习驾驶技术的,理应得到尊重、善待和鼓励;作为传授技术的教练,是服务的供应商,不仅应该重视学习效果,还要兼顾学习体验。只有两者和谐相处时,才有机会收获双赢。

夸奖是一种激励

芜心(雷州)

    据报道,某驾校推行“猛夸式”教学,近四年来,卓有成效,口碑甚好。依笔者看,这就是典型的赏识教育,值得肯定,值得学习。良言一句三冬暖,教练的夸奖能使学员卸下思想负担,获得全然接纳,身心回归平和、放松状态,因此学员学起来也更轻松愉悦,效果自然显著。可以说,教练的夸奖是对学员学习的认可、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激励。

    今年年初,我开始报名学车。在多位朋友和同事当中咨询来咨询去,经过一番严格“筛选”,我终于“敲定”一位曾经教过友人的教练,主要是因为听说他的脾气和教法俱佳,这符合我的首选条件。

    起初练习倒车入库,由于不熟练,加上小车这种庞然大物令我有点胆怯,因此我时常操作不当而压边线,或者入库车身歪斜。练了两三天后,偶尔出错,教练就不耐烦了,颇为生气地说:“练那么久还是这种水平,还谈什么考试。”言语间流露出鄙夷和否定。听了这话,我心里一阵拔凉,仿佛做错事的孩子,神经绷得更紧了。那几天,我虽在练车,但教练的“批评”像魔咒一样挥之不去,令我心头笼罩着一种徒劳无功的消极心理暗示,尽管我也努力想练好,但事与愿违。

    后来,来练科目二的人愈来愈多,我终于盼来了另一位教练。他与先前教练的态度截然不同。尽管我还常常出错,但他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出错的原因,是方向盘打早了,还是打迟了,是看错了点,还是后视镜没有调好。经过他的一番详细解说,我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总是找我的优点来夸一夸,每当车子匀速前进,他就说:“练科目二就是这样控制离合,车速要稳而慢,你真是太棒了。”由于考前五天才练半坡停车和起步,我感觉难度较大,信心不足。但是教练总是夸道:“在这批学员中,你走的边线最标准,每次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开,准没问题。”这句话仿佛一剂定心丸,使我信心大增,激励着我去攻关克难。直至考试的那一刻,我还怀揣着教练的那句温暖的“美言”,它确实如有神力,最终助我顺利通过了考试。

    通过驾校的学习经历,静定自省,这难道跟我们平常的生活、工作没有共通之处吗?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肯定进步,全然接纳,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在包容和尊重中获得自信,获得精神的激励,助力他们学有所成,何乐而不为?让我们作一个善于赏识、乐于称赞、诚于夸奖的“教练”吧。

柔性教学更佳

黄文义(霞山)

    印象中,不论是哪个行业的,都是奉行严师出高徒,对徒弟总是采用责骂的方式来教育,所以没有哪个徒弟没有给师傅骂过的。如果是做错了,或者说做的不对,这样的责骂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做对了,是不是也应该来点赞扬和夸奖的声音呢?这样会让徒弟觉得你更富有人情味。如果是错了一丁点,是不是也无须大骂一顿。而是换一种方式,一种口气,用柔性教学方式,那效果显得更佳,徒弟也接受你这种方式,岂不是更好吗?就说这驾校的教练,从骂人到夸人,服务理念的转变,应该给予肯定,也值得同行学习。

    但也不能因此不分场合,只会一味地夸人。更应该是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在同一期的学员中,别的学员都已经开始放单飞了,但有些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差一点的学员,他们还需要教练在一旁指点。这个时候教练还是一成不变地夸,“你是我教过最聪明的学员”。这样夸人的话,反而比直接骂人还让人难受,就算是再傻的人都听得出来。所以在这个时候的教练,不必夸人,更不能发脾气骂人。因为这个时候的学员,本来就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了,心里免不了有自卑,也有怒气,这时教练再骂人的话,就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实驾校的教练、学校的老师、工厂的师傅都是一样的,都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针对性的教学和柔性的教学,更让学员心悦诚服,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