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织牢兜底保障网 让发展更有温度

2020-01-03 08:39 湛江日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民政领域制度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近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车斯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民政系统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落实民政领域各项任务部署,发挥民政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职能作用。

兜底保障标准提高保障范围扩大

近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政人的初心使命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指示批示精神,民政整体工作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推进了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落实。2019年全市共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3.1亿元,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底线民生兜底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5间区域性敬老院扩建工程全部竣工,出台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政策并落实护理费拨付。湛江市养老服务中心首期工程建成并开业运营,40家公办敬(养)老院完成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升级改造,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36张,在全省率先开通12349养老服务热线,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初具规模,长者饭堂助餐服务试点项目有序运营。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全市60%村(社区)完成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指导湛江农垦全面完成21个农垦社区居委会选举和法人登记注册工作,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3090家,32个“双百”社工站服务弱势群体2万多人次。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项目100%全覆盖,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0%,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健全和规范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全市婚丧礼俗改革,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和平安边界建设。

车斯文表示,下一步,全市各级民政系统要高度重视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领导对湛江民政工作的批示,聚焦主责主业,坚决履职尽责,谋划好民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湛江振兴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住底线民生

接下来,市民政局将按照中央提出的“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总体要求,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认定办法。二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升级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信息化平台,方便困难群众求助受助;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措施,加强基层救助力量和能力建设。三是确保各项救助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实施,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

同时,加快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持续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按专业化、市场化的思路,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湛江模式”。在机构养老方面,2019年“公建民营”逐渐成为湛江主流,政府主要做好监管,下一步要深入推进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完善综合监管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加强养老服务评估、政府购买服务、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等工作,落实好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护理补贴和服务补贴政策。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顺应我市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意愿,2020年准备在现有“互联网+”养老模式基础上升级提升服务,丰富和完善城乡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优化提升长者助餐配餐服务,在赤坎、霞山分别设立长者饭堂,引导培育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良性循环发展。

深化民政领域改革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

我市将持续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村(社区)“两委”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做好正常离任村干部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完善修订工作,认真做好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准备工作,促进基层群众自治更加规范。推进专业社工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解决民政政策落地“最后一米”问题。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1+5+9”监管模式,不断完善社区、专业社工和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管理机制。

此外,深化专项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总结推广廉江市全国殡葬改革试点经验,深化殡葬改革,督导雷州市、徐闻县提升火化率,加快推进公益生态墓园建设工作,推动葬礼改革和节地生态安葬。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倡导文明婚礼。落实儿童保障改革举措,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专项行动,以生活、监护“两兜底”为重点,综合运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措施,加快建成儿童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稳妥推进区划地名管理工作,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升民政管理服务精细化便捷化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加快发展慈善事业。

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民生基础补短板项目建设,我市将采取多管齐下措施。一是启动市救助站按国家二类救助管理站标准改扩建工程建设,解决市救助站硬件设施落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问题,提升流浪乞讨救助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二是破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启动建设市养老服务中心第二期项目,建设区域性示范养老中心;成立县(市、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以示范点建设带动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化建设。三是保障基本殡葬服务,开展大型生态公墓建设前期工作,拟在市区建设大型公益性生态墓园(骨灰楼),从根本上解决我市骨灰存放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

作者:记者何有凤 通讯员文景明 陈嘉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民政领域制度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近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车斯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民政系统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落实民政领域各项任务部署,发挥民政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职能作用。

兜底保障标准提高保障范围扩大

近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政人的初心使命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指示批示精神,民政整体工作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推进了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落实。2019年全市共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3.1亿元,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底线民生兜底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5间区域性敬老院扩建工程全部竣工,出台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政策并落实护理费拨付。湛江市养老服务中心首期工程建成并开业运营,40家公办敬(养)老院完成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升级改造,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36张,在全省率先开通12349养老服务热线,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初具规模,长者饭堂助餐服务试点项目有序运营。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全市60%村(社区)完成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指导湛江农垦全面完成21个农垦社区居委会选举和法人登记注册工作,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3090家,32个“双百”社工站服务弱势群体2万多人次。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项目100%全覆盖,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0%,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健全和规范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全市婚丧礼俗改革,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和平安边界建设。

车斯文表示,下一步,全市各级民政系统要高度重视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领导对湛江民政工作的批示,聚焦主责主业,坚决履职尽责,谋划好民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湛江振兴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住底线民生

接下来,市民政局将按照中央提出的“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总体要求,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认定办法。二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升级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信息化平台,方便困难群众求助受助;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措施,加强基层救助力量和能力建设。三是确保各项救助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实施,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

同时,加快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持续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按专业化、市场化的思路,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湛江模式”。在机构养老方面,2019年“公建民营”逐渐成为湛江主流,政府主要做好监管,下一步要深入推进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完善综合监管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加强养老服务评估、政府购买服务、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等工作,落实好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护理补贴和服务补贴政策。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顺应我市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意愿,2020年准备在现有“互联网+”养老模式基础上升级提升服务,丰富和完善城乡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优化提升长者助餐配餐服务,在赤坎、霞山分别设立长者饭堂,引导培育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良性循环发展。

深化民政领域改革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

我市将持续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村(社区)“两委”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做好正常离任村干部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完善修订工作,认真做好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准备工作,促进基层群众自治更加规范。推进专业社工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解决民政政策落地“最后一米”问题。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1+5+9”监管模式,不断完善社区、专业社工和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管理机制。

此外,深化专项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总结推广廉江市全国殡葬改革试点经验,深化殡葬改革,督导雷州市、徐闻县提升火化率,加快推进公益生态墓园建设工作,推动葬礼改革和节地生态安葬。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倡导文明婚礼。落实儿童保障改革举措,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专项行动,以生活、监护“两兜底”为重点,综合运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措施,加快建成儿童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稳妥推进区划地名管理工作,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升民政管理服务精细化便捷化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加快发展慈善事业。

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民生基础补短板项目建设,我市将采取多管齐下措施。一是启动市救助站按国家二类救助管理站标准改扩建工程建设,解决市救助站硬件设施落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问题,提升流浪乞讨救助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二是破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启动建设市养老服务中心第二期项目,建设区域性示范养老中心;成立县(市、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以示范点建设带动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化建设。三是保障基本殡葬服务,开展大型生态公墓建设前期工作,拟在市区建设大型公益性生态墓园(骨灰楼),从根本上解决我市骨灰存放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