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徐闻许姐武汉“探亲”记

2020-12-11 08:43 湛江日报  

    12月8日,广东湛江徐闻,阳光灿烂暖如春。

    许程聪,被大家亲切称为“许姐”的“徐闻县许姐志愿者协会”会长,一大早就起床炒辣椒,忙得不可开交。

    这是要干什么?

    ——“准备到武汉‘探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2月8日,湖北武汉,北风萧萧大雪至。

    陈晓薛、田子凡、蔡正强、范磊等正紧锣密鼓张罗着:

    “几点到?”“我去接!”“记得备好家常菜!”

    这是要干什么?

    ——“准备迎接湛江徐闻来的‘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许姐团队与湖北亲人在长江日报社合影。特派记者 张锋锋 摄

    是什么让相隔1500多公里的陌生人变成了心连心的“亲人”?这还得从2020年的春节说起——

    江海相连 命运相依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国各地筑起史上最严密防御措施。在外的湖北旅客陷入了进退两难境地:前方,亲戚家不能去,旅游景点关闭,人人“闻冠色变”;后方,武汉1月23日零时“封城”,最温暖的港湾也回不去了。 在广东与海南之间的咽喉要道——湛江徐闻,大年初一的雨淅淅沥沥,夹杂着刺骨寒风打在一群举步维艰的湖北旅客身上。

    湖北旅客陈晓薛一大家子坐在车上,手足无措,妻子更是急得直掉眼泪。

    就在此时,一股带着“海味”的暖流从祖国大陆最南端涌向全国。

    那一晚,湛江人的朋友圈被一则来自徐闻的“温馨转发”刷屏:“对停留在徐闻急需入住的湖北朋友,请大家指引他们到定点住宿单位免费入住。今晚降温了,外面下着雨呢,让湖北籍旅客在异乡解决温饱,才能战胜疫情。”

    这条“温馨转发”瞬间冲出湛江,点亮了一个个依然在外流浪的湖北旅客的手机。

    短短数十字,如无边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如白雪皑皑中的一炉炭火,暖化了湖北旅客心头的冰。

    看到希望的陈晓薛驾车带着一家老小赶到徐闻华通酒店时,已是深夜11点。甫一下车,一双双带笑的眼睛、一句句热情的问候就把陈晓薛一家迎进了酒店大堂。他们这才看到,大堂里已聚满了人,全是熟悉的乡音!

    接过志愿者递过来的热腾腾的饭菜,陈晓薛的母亲陈明翠的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滚了下来,百感交集:“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更忘不了徐闻人民的大爱!”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天时间里,滞留湛江的湖北旅客在徐闻华通酒店找到了温暖的“家”,组建起了一个“湖北村”,大家记住了一位笑容可掬的“管家”——许姐及其志愿者。

    滔滔长江水,在九省通衢之地滋养了一群英雄的人民;奔涌湛江湾,为天南重地孕育了一群直爽好客的港城人民。此刻,他们站在了一起,心手相连。

    跨越1500公里来见你

    12月9日凌晨,寒冬深夜,湖北武汉天河机场。

    陈晓薛、蔡正强、田子凡、范磊等5个家庭代表已在此等候3个小时,只为这一刻。

    许姐及其团队志愿者崔俊、余子学、黄卡丽、张耀仁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眼前,等候已久的湖北亲人们手捧鲜花欢呼着向许姐招手。

    许姐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她的湖北亲人,她一路小跑朝着他们奔去,与他们热情相拥:“我的亲人们,咱们又见面了!”

    “探亲团”带着湛江人民的深情厚谊,跨越1500公里,历时2个小时,兑现了一个自年初就说好的约定。

    1500公里很长,却因湖北与湛江徐闻深厚的亲情而变得很短、很短。

2小时的航程很短,却因日夜的牵挂和对重逢的期待而变得很长、很长。

一束鲜花赠好人,心中的感激与想念都已化作一个个热情的拥抱,一股股暖流融化了吹自西伯利亚的寒潮。

“我们武汉的夜生活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不夜城’。”亲人们带着许姐走进繁华的街市,让许姐感受武汉当地最有人情味的市井文化。

华灯璀璨,吹拉弹唱,第一次来武汉的许姐和武汉亲人们呼吸着这些最真实的烟火气,往事,又一幕幕涌上心头……

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

“亲人们,开饭喽——”

每天清晨,“湖北村”总会准时响起许姐那明快的吆喝声。这是徐闻人民对他们的第一句早安问候。

“听说许姐来武汉了,我来见见我的亲人!”年近古稀的吴玉玲第一个赶到长江传媒大厦,讲述她一家子与许姐的故事。

她形容到徐闻之前如逃难般惴惴不安。“很多人一听我们是武汉的都避之不及。但在徐闻的70多天,我们却像居家过日子那样舒心。”

许姐和其他志愿者从早到晚忙上忙下,送物资、帮忙代购、搞大堂卫生……徐闻人民的热情、善良和淳朴让她和老伴一直念念不忘。

领到健康证明后,吴玉玲一家继续在徐闻住了一个多月。“刚出来时什么都没带,在徐闻住了一段时间锅碗瓢盆都齐了,4月10日我们要回武汉,老伴还舍不得离开。”

4月28日,女儿在湖北一家报纸上发表了文章《这里,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吴玉玲把文章剪下来小心翼翼收藏至今。

12月9日,许姐与陈晓薛等人一边翻看湛江日报记者带来的《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画册,一边聊着当时温暖情景。 特派记者 张锋锋 摄

“老蔡还是那么胖!”许姐与亲人们一边翻看湛江日报制作的《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画册,一边动情地回顾过去聊着近况。

他们口中的老蔡,是现年62岁的蔡正强。他在徐闻的第一通电话打给了华通酒店。“赶紧过来吧,我们专门接待湖北客人。”绝望之际,电话那头热情的回复让一缕暖光在黑夜中升起。

老蔡带着同样饥肠辘辘的老伴、两个女儿和外孙女住进了“湖北村”,一路的忐忑终于得到了安放:“所有的凄凉无助,在那一刻都消失了,是徐闻这座小城让我们的身心都温暖了起来。”

1月30日是蔡正强小外孙的3岁生日,得知这一消息,许姐特意嘱咐餐厅为他们炒几个小菜,并送上书本、玩具、鸡蛋和蛋糕等礼物。“在那种情况下,能买到蛋糕特别不容易。”

离开酒店那天,老蔡作为“村民”代表向徐闻赠送写有“抗疫爱心献荆楚,徐闻真情暖中华”的锦旗。“小城有大爱,我会永远记住徐闻,记住这群温厚善良的人。”

在“探亲”见面会上,回忆起在“湖北村”的点点滴滴,许姐真情流露,几度哽咽。

她说,在特殊时期,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徐闻县委、县政府作出科学决策,妥善安置湖北籍旅客,设置健康观察点为湖北籍旅客提供免费住宿。“正是这样,我们志愿者才有机会去尽一份力量。这次疫情没有击垮我们,反而让湖北湛江两地人民的心更紧密相连。”

坐在一旁的湖北亲人胡继红边听边禁不住落泪。

她特意请假和丈夫田子凡赶来,“再忙也要和亲人们见一面!”

当时,田子凡、胡继红带着一家人一路颠簸寻找落脚点,却多次吃闭门羹。

“我们成了不受待见的人,一路上遭受了太多委屈。”胡继红再次红了眼眶。在最无助之时,是徐闻向他们伸出援手。“心里真的非常感动、感激!”

让湛江大爱在湖北延续

“你最近有跟刘庆姐联系吗?”许姐这一问,又带出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月26日,刚回国的刘庆得知武汉已封城,辗转多地仍没有找到落脚点。凌晨3点,疲惫不堪的刘庆到达华通酒店,医护人员为她量了体温后,便让她入住了。“没想到这么顺利,当时揪到一块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

2月19日,许姐发动社会力量为湖北省捐赠蔬菜,刘庆得知后马上捐出一万元运费。

“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都用心用情用各种方式去帮助我们湖北人。现在有机会为家乡做点事,我很开心。”刘庆希望,把徐闻人的大爱传递下去。

作为“湖北村”的第一批“村民”,范磊一家六口见证了徐闻人民的勇敢。“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他们冲在第一线,把自己的安危与我们绑在了一起。”范磊表示,要以许姐为榜样,用一生去践行善良义举。

“湛江市、徐闻县两级领导多次率队到‘湖北村’指导工作,派专人驻点协调解决我们生活所需。这份恩,这份情,我们永远不会忘!”田子凡说,湛江的大爱精神将会在湖北延续下去,两地情谊将会结出更加香甜的果实!

作者:策划/黄康生 统筹/崔财鑫 文/特派记者 陈彦 陈荔雅 苏碧银

    12月8日,广东湛江徐闻,阳光灿烂暖如春。

    许程聪,被大家亲切称为“许姐”的“徐闻县许姐志愿者协会”会长,一大早就起床炒辣椒,忙得不可开交。

    这是要干什么?

    ——“准备到武汉‘探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2月8日,湖北武汉,北风萧萧大雪至。

    陈晓薛、田子凡、蔡正强、范磊等正紧锣密鼓张罗着:

    “几点到?”“我去接!”“记得备好家常菜!”

    这是要干什么?

    ——“准备迎接湛江徐闻来的‘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许姐团队与湖北亲人在长江日报社合影。特派记者 张锋锋 摄

    是什么让相隔1500多公里的陌生人变成了心连心的“亲人”?这还得从2020年的春节说起——

    江海相连 命运相依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国各地筑起史上最严密防御措施。在外的湖北旅客陷入了进退两难境地:前方,亲戚家不能去,旅游景点关闭,人人“闻冠色变”;后方,武汉1月23日零时“封城”,最温暖的港湾也回不去了。 在广东与海南之间的咽喉要道——湛江徐闻,大年初一的雨淅淅沥沥,夹杂着刺骨寒风打在一群举步维艰的湖北旅客身上。

    湖北旅客陈晓薛一大家子坐在车上,手足无措,妻子更是急得直掉眼泪。

    就在此时,一股带着“海味”的暖流从祖国大陆最南端涌向全国。

    那一晚,湛江人的朋友圈被一则来自徐闻的“温馨转发”刷屏:“对停留在徐闻急需入住的湖北朋友,请大家指引他们到定点住宿单位免费入住。今晚降温了,外面下着雨呢,让湖北籍旅客在异乡解决温饱,才能战胜疫情。”

    这条“温馨转发”瞬间冲出湛江,点亮了一个个依然在外流浪的湖北旅客的手机。

    短短数十字,如无边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如白雪皑皑中的一炉炭火,暖化了湖北旅客心头的冰。

    看到希望的陈晓薛驾车带着一家老小赶到徐闻华通酒店时,已是深夜11点。甫一下车,一双双带笑的眼睛、一句句热情的问候就把陈晓薛一家迎进了酒店大堂。他们这才看到,大堂里已聚满了人,全是熟悉的乡音!

    接过志愿者递过来的热腾腾的饭菜,陈晓薛的母亲陈明翠的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滚了下来,百感交集:“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更忘不了徐闻人民的大爱!”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天时间里,滞留湛江的湖北旅客在徐闻华通酒店找到了温暖的“家”,组建起了一个“湖北村”,大家记住了一位笑容可掬的“管家”——许姐及其志愿者。

    滔滔长江水,在九省通衢之地滋养了一群英雄的人民;奔涌湛江湾,为天南重地孕育了一群直爽好客的港城人民。此刻,他们站在了一起,心手相连。

    跨越1500公里来见你

    12月9日凌晨,寒冬深夜,湖北武汉天河机场。

    陈晓薛、蔡正强、田子凡、范磊等5个家庭代表已在此等候3个小时,只为这一刻。

    许姐及其团队志愿者崔俊、余子学、黄卡丽、张耀仁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眼前,等候已久的湖北亲人们手捧鲜花欢呼着向许姐招手。

    许姐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她的湖北亲人,她一路小跑朝着他们奔去,与他们热情相拥:“我的亲人们,咱们又见面了!”

    “探亲团”带着湛江人民的深情厚谊,跨越1500公里,历时2个小时,兑现了一个自年初就说好的约定。

    1500公里很长,却因湖北与湛江徐闻深厚的亲情而变得很短、很短。

2小时的航程很短,却因日夜的牵挂和对重逢的期待而变得很长、很长。

一束鲜花赠好人,心中的感激与想念都已化作一个个热情的拥抱,一股股暖流融化了吹自西伯利亚的寒潮。

“我们武汉的夜生活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不夜城’。”亲人们带着许姐走进繁华的街市,让许姐感受武汉当地最有人情味的市井文化。

华灯璀璨,吹拉弹唱,第一次来武汉的许姐和武汉亲人们呼吸着这些最真实的烟火气,往事,又一幕幕涌上心头……

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

“亲人们,开饭喽——”

每天清晨,“湖北村”总会准时响起许姐那明快的吆喝声。这是徐闻人民对他们的第一句早安问候。

“听说许姐来武汉了,我来见见我的亲人!”年近古稀的吴玉玲第一个赶到长江传媒大厦,讲述她一家子与许姐的故事。

她形容到徐闻之前如逃难般惴惴不安。“很多人一听我们是武汉的都避之不及。但在徐闻的70多天,我们却像居家过日子那样舒心。”

许姐和其他志愿者从早到晚忙上忙下,送物资、帮忙代购、搞大堂卫生……徐闻人民的热情、善良和淳朴让她和老伴一直念念不忘。

领到健康证明后,吴玉玲一家继续在徐闻住了一个多月。“刚出来时什么都没带,在徐闻住了一段时间锅碗瓢盆都齐了,4月10日我们要回武汉,老伴还舍不得离开。”

4月28日,女儿在湖北一家报纸上发表了文章《这里,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吴玉玲把文章剪下来小心翼翼收藏至今。

12月9日,许姐与陈晓薛等人一边翻看湛江日报记者带来的《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画册,一边聊着当时温暖情景。 特派记者 张锋锋 摄

“老蔡还是那么胖!”许姐与亲人们一边翻看湛江日报制作的《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画册,一边动情地回顾过去聊着近况。

他们口中的老蔡,是现年62岁的蔡正强。他在徐闻的第一通电话打给了华通酒店。“赶紧过来吧,我们专门接待湖北客人。”绝望之际,电话那头热情的回复让一缕暖光在黑夜中升起。

老蔡带着同样饥肠辘辘的老伴、两个女儿和外孙女住进了“湖北村”,一路的忐忑终于得到了安放:“所有的凄凉无助,在那一刻都消失了,是徐闻这座小城让我们的身心都温暖了起来。”

1月30日是蔡正强小外孙的3岁生日,得知这一消息,许姐特意嘱咐餐厅为他们炒几个小菜,并送上书本、玩具、鸡蛋和蛋糕等礼物。“在那种情况下,能买到蛋糕特别不容易。”

离开酒店那天,老蔡作为“村民”代表向徐闻赠送写有“抗疫爱心献荆楚,徐闻真情暖中华”的锦旗。“小城有大爱,我会永远记住徐闻,记住这群温厚善良的人。”

在“探亲”见面会上,回忆起在“湖北村”的点点滴滴,许姐真情流露,几度哽咽。

她说,在特殊时期,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徐闻县委、县政府作出科学决策,妥善安置湖北籍旅客,设置健康观察点为湖北籍旅客提供免费住宿。“正是这样,我们志愿者才有机会去尽一份力量。这次疫情没有击垮我们,反而让湖北湛江两地人民的心更紧密相连。”

坐在一旁的湖北亲人胡继红边听边禁不住落泪。

她特意请假和丈夫田子凡赶来,“再忙也要和亲人们见一面!”

当时,田子凡、胡继红带着一家人一路颠簸寻找落脚点,却多次吃闭门羹。

“我们成了不受待见的人,一路上遭受了太多委屈。”胡继红再次红了眼眶。在最无助之时,是徐闻向他们伸出援手。“心里真的非常感动、感激!”

让湛江大爱在湖北延续

“你最近有跟刘庆姐联系吗?”许姐这一问,又带出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月26日,刚回国的刘庆得知武汉已封城,辗转多地仍没有找到落脚点。凌晨3点,疲惫不堪的刘庆到达华通酒店,医护人员为她量了体温后,便让她入住了。“没想到这么顺利,当时揪到一块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

2月19日,许姐发动社会力量为湖北省捐赠蔬菜,刘庆得知后马上捐出一万元运费。

“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都用心用情用各种方式去帮助我们湖北人。现在有机会为家乡做点事,我很开心。”刘庆希望,把徐闻人的大爱传递下去。

作为“湖北村”的第一批“村民”,范磊一家六口见证了徐闻人民的勇敢。“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他们冲在第一线,把自己的安危与我们绑在了一起。”范磊表示,要以许姐为榜样,用一生去践行善良义举。

“湛江市、徐闻县两级领导多次率队到‘湖北村’指导工作,派专人驻点协调解决我们生活所需。这份恩,这份情,我们永远不会忘!”田子凡说,湛江的大爱精神将会在湖北延续下去,两地情谊将会结出更加香甜的果实!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