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暑假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从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到开学紧张的学习,要有个适应的过程。面对开学,有的学生表现出焦虑、抗拒、情绪暴躁、精力不集中,个别甚至在身体状况方面出现胃痛、失眠、易疲倦等症状,这就是心理医生所说的“开学焦虑症”。如何解决“开学焦虑症”?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用五招帮助学生调整状态,跟上新学期的学习节奏。
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抓好摸排建档工作
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开学后的心理状况,开展一次摸排,一人一档案和一人一帮扶工作,仔细观察并提高警惕,对出现情绪和行为危机信号的学生,要及时干预,并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对排查出心理高危的学生,要协同家长,将其转至相关心理医疗机构就诊,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跟上学习节奏。
开好主题班会、家长会,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学校持续的抗疫工作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等,为教育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无论是身心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还是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可以从中找到最佳的内容。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时安排和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为学生快乐成长筑牢成长根基。
要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通过网上家长会、家长云课堂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家校联系网络平台,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心理状况,推送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信息。
教师要积极参加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班学习,细心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心理干预技巧,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现、化解在萌芽阶段。
认真组织好一次班级全员交心活动
暑假期间,学生在家里的时间较长,各种问题的出现都可能引发学生心理的改变。所以,开学后教师要开展一次班级全员学生交心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有效的帮助指导。摸清班级各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应对策略,防范于未然。
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和对学生情操熏陶、心智启迪的作用。一要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二要重视更新校园文化建设观念,三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活动的相互融合,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继续关注和跟踪心理问题较严重学生
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追踪评估,结合以往辅导记录, 提供预防性心理辅导,促进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要对自闭症、网瘾等学生持续提供心理辅导,积极改善其人际环境,矫正其不良行为,引导其回归正常的学习活动中。
开展学期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生为本,争取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教师要尊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营造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