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海三角湾的蚝排。 记者 詹亚旺 实习生 甄晟量 摄
8月14日《湛江晚报》刊登了《汕头南澳:“海上牧场”推动海域生态养殖》,引起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湛江实验站、中国渔业协会湛江代表处等教授、专家的关注和热议,其中叶富良教授、刘志刚教授等11位水产专家学者呼吁在官渡海域学习汕头南澳的“海上牧场”,建成景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生蚝养殖产业示范区,打造成海上亮丽风景带,创新休闲旅游渔业发展新模式。
湛江蚝,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叶富良是广东海洋大学二级教授,原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广东省省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现任湛江水产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渔业协会金鲳鱼分会名誉会长。他介绍,湛江蚝,学名叫“近江牡蛎”,是一种滤食性双壳贝类,以水环境中的浮游植物、有机碎屑和有益菌等有机物为食。养蚝不需要投喂饲料,养蚝本身不污染水环境,而是将水环境中的悬浮有机物转化为贝壳和蚝肉,经蚝的收获而将水体中的碳、氮、磷等物质带出水体,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使湛江港湾水质变清变美。
同时,生蚝生长过程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形成蚝壳,其碳汇作用强烈,可以降低全球温室效应。粗略估算,湛江湾养蚝生产每年从海湾水域中移出二氧化碳的数量高达11-13万吨,所以,湛江湾的养蚝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湛江湾水质的调节起到积极的作用。
生蚝养殖成为我市重要传统产业
刘志刚教授是广东省贝藻类产业体系创新团队贝类岗位专家、广东省海产无脊椎动物健康养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贝类学会理事、贝类遗传育种与增养殖团队负责人、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名誉会长。他告诉记者,湛江蚝已于2019年注册地理标志保护,保护地域范围包括坡头区所辖官渡镇、乾塘镇、南三镇;遂溪县所辖黄略镇、界炮镇、杨柑镇;麻章区所辖湖光镇、太平镇;廉江市所辖营仔镇、车板镇等共10个乡镇。这些乡镇生产规模近10万亩,年产量36万吨,年产值超过36亿元,若把产业链中的二、三产业算在一起,保守估计,全产业链产值在70亿元以上。生蚝养殖已成为我市重要的传统产业,解决了沿海大量农民、渔民的创业和就业,也是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重要途径和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抓手。
他说:“湛江的‘蚝人’,正在以一只蚝,创起一片致富天地,发展一个地方特色,催生一个休闲渔业,擦亮一张旅游名片。”
官渡湾,学习南澳养蚝将变得更美丽
虽然湛江生蚝风靡全国,但目前我市生蚝产业却无法得到长足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养殖环节处于低端状态,农户散养,超负荷养殖。例如,养蚝使用的木桩和竹排,竖插或漂浮在海上,有碍城市景观。
官渡湾是咸淡水交汇之处,湛江独一无二的天然蚝苗来自这里,广东海洋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贝藻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组一致认为,官渡湾是“湛江生蚝唯一种质资源发源地”,官渡蚝苗供应全省养蚝场30-40%的需求。湛江生蚝地理标志原型就是官渡生蚝。官渡石门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海底60%是花岗岩石,石头上生长着大量天然大蚝,自古至今,这里是湛江独一无二的天然育苗基地。
叶富良、刘志刚等11位专家学者联名建议:由政府职能部门规划、引导,通过养殖设施的美化,创新休闲渔业发展新模式,从而保护养蚝传统产业。建议以官渡湾为示范区,结合休闲渔业的发展,以“三化”为核心,整治和规范养蚝业。
“三化”规范养蚝业
养殖设施景观化。在政府规划批准的适养水域,创新养殖设施,把养殖设施转变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湛江晚报》报道了汕头市南澳县率先开展了蚝排改造,采用了国家认可的彩色生态透明塑料浮球,使海面变得绚丽多彩,成为一道旅游风景线。湛江市可以参照汕头的做法,开展生态浮球景观养殖,打造生蚝景观生态游基地。选择不同颜色的生态透明浮球,配以不同光谱的太阳能灯光,使白天的海湾成为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海洋,夜晚的海湾成为五彩缤纷、“星光”闪烁的海洋,将养殖区域打造成海上亮丽的风景带,创新休闲渔业和旅游观光新局面,为美丽港湾建设添光增彩。
养殖技术标准化。建立官渡生蚝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官渡生蚝良种场建设和人工种苗供应。加强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技术和养殖设施研发以及推广运用,推广蚝的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引导制作标准化蚝排,实现标准化养殖。
行政管理规范化。借鉴深圳沙井、钦州茅尾海、汕头南澳岛等管理经验,制定实施牡蛎产业发展规划,划定并保护牡蛎养殖区域,核发养殖证;规划牡蛎特色旅游线路,举办牡蛎节庆活动,丰富海洋文化;开拓生蚝文化、餐饮和生态旅游,拓展生蚝第三产业,借生蚝品牌打造湛江旅游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