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本土摄影作品亮相全国农民摄影大展

镜头记录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2021-09-28 17:01 湛江晚报  

作品《保障供应》

9月23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近百人喜享艺术盛宴、共襄影像盛举。其中,广东省十名摄影师的作品参展,湛江的彭镇强、黎宏贤名列其中。

作品《繁忙的盐场》(组照)

用镜头记录乡村发展

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自2011年创办,至今已历经1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通过摄影的方式、艺术的角度,以农民为主体,聚焦农村、记录农业、反映农民的影像活动,通过农民看农业、拍农民、观农村,真实记录了党领导下中国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喜人变化,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和艺术追求。

据了解,本届大展自启动征稿以来,经过社会传播、新媒体推广以及线下讲习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和从事“三农”工作摄影人的积极响应,来稿数量仍为历届之最,约为上届来稿总数的1.5倍,最终确定有效作品26456件(55868幅),其中单幅作品21696件,组照4760件(34172幅)。经过两个阶段的评选,最终共有111件作品入选,其中单幅作品71件,组照40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整体水平有很大提升,摄影师用影像反映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全面振兴、决胜脱贫攻坚等重大变化,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作为当年参与组织创办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的李前光深刻感受到十年来中国农民摄影质量发展和巨大变化。他说,农民是我国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农业摄影作品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用独特的视角丰富了摄影语言,记录了朴实、真诚的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留下的感人影像,将生动地告诉世界和未来——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他希望广大农民摄影人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光影发现平凡与质朴,运用色彩还原美丽家园,透过镜头讲述农民自己的热忱与理想。

湛江两摄影师作品入展

本次展览,湛江摄影师彭镇强的作品《保障供应》和黎宏贤的作品《繁忙的盐场》(组照)参展,为观众带来了一股质朴清新的“雷州半岛风”。

彭镇强是麻章区文联主席,同时也是一名驻村干部,作品《保障供应》是他在麻章太平镇拍摄的。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一名养鸡场场主冒着冷风,骑摩托车赶着将肉鸡运往市场。她穿着风衣、戴着口罩、手套和遮阳帽,摩托车头挂着几只活鸡,后面也是满满一大筐生猛的活鸡,满满当当地奔赴市场。这张色泽鲜活的照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我们看到了即使是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农民依然努力地保障市场供应。

继2018年的《春来育禾忙》、2019年的《晒蒲草》之后,这是彭镇强的作品第三次参展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他说,向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投稿的过程,对自己也是一个提炼、思考、再实践的过程。现在,乡村振兴战略已全面实施,农村天地广阔,蕴含丰富摄影题材。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不断变化的乡村面貌,都值得农民摄影人去关注。

黎宏贤的《繁忙的盐场》(组照),绚丽变幻的光影、开阔的盐场、生动的农动场景,让人眼前一亮。组图展示了雷州半岛的老盐厂晒盐、收盐、装盐的生产方式,有海阔天空的辽阔和明净,也有人类通过智慧和劳动收获自然馈赠的喜悦。

黎宏贤是一位农场的退休职工,今年64岁。他说,从小生活在农场的他一直被这片红土地深深吸引,早年就爱上了相机拍摄,但当年只顾着追求光影,缺少了对作品内涵的关注。2018年,他重新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这片肥沃的红土地,对准在脱贫攻艰中日新月异的乡村。跟离他家约20多公里有一个老盐场,在傍晚和清晨的霞光映照之下熠熠生辉,光影变幻莫测,如同神话,为了把这个美丽的场景拍下来,他经常凌晨四点起床出发拍摄,晚上也守在盐场。他将风光的手法融入纪实摄影,打破了原来拍纪实的常规,作品更加恢弘、富有诗意。更难能可贵的是,黎宏贤是一位残疾人士,拍摄对他而言多有不便,但他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宁愿多吃苦多流汗,也要将家乡的美呈现在大众面前。


作者:记者 刘金凤

作品《保障供应》

9月23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近百人喜享艺术盛宴、共襄影像盛举。其中,广东省十名摄影师的作品参展,湛江的彭镇强、黎宏贤名列其中。

作品《繁忙的盐场》(组照)

用镜头记录乡村发展

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自2011年创办,至今已历经1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通过摄影的方式、艺术的角度,以农民为主体,聚焦农村、记录农业、反映农民的影像活动,通过农民看农业、拍农民、观农村,真实记录了党领导下中国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喜人变化,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和艺术追求。

据了解,本届大展自启动征稿以来,经过社会传播、新媒体推广以及线下讲习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和从事“三农”工作摄影人的积极响应,来稿数量仍为历届之最,约为上届来稿总数的1.5倍,最终确定有效作品26456件(55868幅),其中单幅作品21696件,组照4760件(34172幅)。经过两个阶段的评选,最终共有111件作品入选,其中单幅作品71件,组照40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整体水平有很大提升,摄影师用影像反映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全面振兴、决胜脱贫攻坚等重大变化,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作为当年参与组织创办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的李前光深刻感受到十年来中国农民摄影质量发展和巨大变化。他说,农民是我国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农业摄影作品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用独特的视角丰富了摄影语言,记录了朴实、真诚的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留下的感人影像,将生动地告诉世界和未来——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他希望广大农民摄影人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光影发现平凡与质朴,运用色彩还原美丽家园,透过镜头讲述农民自己的热忱与理想。

湛江两摄影师作品入展

本次展览,湛江摄影师彭镇强的作品《保障供应》和黎宏贤的作品《繁忙的盐场》(组照)参展,为观众带来了一股质朴清新的“雷州半岛风”。

彭镇强是麻章区文联主席,同时也是一名驻村干部,作品《保障供应》是他在麻章太平镇拍摄的。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一名养鸡场场主冒着冷风,骑摩托车赶着将肉鸡运往市场。她穿着风衣、戴着口罩、手套和遮阳帽,摩托车头挂着几只活鸡,后面也是满满一大筐生猛的活鸡,满满当当地奔赴市场。这张色泽鲜活的照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我们看到了即使是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农民依然努力地保障市场供应。

继2018年的《春来育禾忙》、2019年的《晒蒲草》之后,这是彭镇强的作品第三次参展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他说,向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投稿的过程,对自己也是一个提炼、思考、再实践的过程。现在,乡村振兴战略已全面实施,农村天地广阔,蕴含丰富摄影题材。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不断变化的乡村面貌,都值得农民摄影人去关注。

黎宏贤的《繁忙的盐场》(组照),绚丽变幻的光影、开阔的盐场、生动的农动场景,让人眼前一亮。组图展示了雷州半岛的老盐厂晒盐、收盐、装盐的生产方式,有海阔天空的辽阔和明净,也有人类通过智慧和劳动收获自然馈赠的喜悦。

黎宏贤是一位农场的退休职工,今年64岁。他说,从小生活在农场的他一直被这片红土地深深吸引,早年就爱上了相机拍摄,但当年只顾着追求光影,缺少了对作品内涵的关注。2018年,他重新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这片肥沃的红土地,对准在脱贫攻艰中日新月异的乡村。跟离他家约20多公里有一个老盐场,在傍晚和清晨的霞光映照之下熠熠生辉,光影变幻莫测,如同神话,为了把这个美丽的场景拍下来,他经常凌晨四点起床出发拍摄,晚上也守在盐场。他将风光的手法融入纪实摄影,打破了原来拍纪实的常规,作品更加恢弘、富有诗意。更难能可贵的是,黎宏贤是一位残疾人士,拍摄对他而言多有不便,但他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宁愿多吃苦多流汗,也要将家乡的美呈现在大众面前。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