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产妇路边突然产子 众人搭起爱心“产房”》追踪:产妇女婴生命体征稳定 遇上“急产”要正确应对

​遇上“急产”如何应对?

©原创 2021-11-10 19:26

新生女婴生命体征平稳。

11月10日刊发了《产妇路边突产子 众人搭起爱心“产房”》一文,报道了在11月9日晚,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面红绿灯路口,一名产妇还没来得及进入医院,就在马路边分娩。在此紧急关头,广东医附院医护人员和安保人员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急救预案,在现场热心市民的协助下,用被子床单在路边搭建起一个爱心“产房”,齐心协力救助寒风中的产妇和女婴。目前,小孩和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11月10日,记者从广东医附院详细了解到众人爱心救助该产妇及女婴的过程。

11月9日22时36分,附院急诊医学中心主管护士叶雪萍正在值班,一名男子急匆匆跑进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请帮帮忙,我老婆要生了!”

叶雪萍一边快速了解产妇情况,一边紧急通知病房做好接病人的准备。说时迟那时快,她和同科室的余晓云、陈小惠推着急救床、急救工具赶到医院门口时,就听到对面就传来了群众的惊呼:“破水了!破水了!”

于是,叶雪萍和同事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到现场。赶到时,发现孩子已经完全出来了。

叶雪萍和陆续赶来的医护人员马上疏散围观人群,为产妇和婴儿裹上被子进行保暖,并轻声安抚产妇及其家属,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几乎与此同时,附院院前急救调度室也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120”的调度指令来了!只是,这张指令有点特别:产妇、临盆、城市广场路边。

从这简短的信息中,值班调度员觉察到指令的特殊,立刻启动孕产妇应急反应系统,通知妇产医学中心医生、出车护士及救护车司机立即出诊。出车护士彭耀忠像常规一样,抱好产包、碘伏消毒液等医用物品,与救护车司机赶赴现场。

当孕产妇救治小组带齐抢救设备赶到时,该院儿童医学中心住院医师陈思齐、产科总住院医师张娜以及急诊医学中心的护士、保安、热心市民已在现场帮助产妇进行分娩。他们用床单被套自觉为产妇筑起了一道人墙屏障,建立了“临时产房”,帮助她们抵御寒风的侵袭。

孕产妇救治小组迅速加入救助队伍中,为新生女婴剪断脐带、保暖,儿科医生立即对新生儿进行体检,确保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稳定。

救助过程中,不少过往的热心车主纷纷停车让路,为产妇和女婴开出一条“生命通道”。

22时50分,在现场所有医护人员及热心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产妇和新生女婴被迅速转回附院妇产科及新生儿科进行后续治疗。围观的市民纷纷为该产妇的坚强和新生儿的诞生而欢呼,也为广东医附院院前急救小组及急诊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为守护生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快速反应而喝彩。

据了解,该名产妇姓陈,现居霞山,是一位二胎妈妈,生产当天在家已经出现临产症状,于是在丈夫和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没想到在入院前就遇上了“急产”。

“幸亏得到了这么多仁心仁术的白衣天使和有爱的市民热心救助,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我们也希望宝宝记住人间大爱,长大后回报社会,让爱充满人间。”陈女士及家人感激不已。

广东医附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儿科院前急救小组及妇产科院前急救小组24小时全天候待命,切实服务好广大孕产妇群体,当好群众身边“贴心人”。下一步,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持续探索服务群众的暖心举措,力所能及为基层、为群众解决困难。

温馨提示:

“急产”是指什么?当遇上又该如何应对?

产科总住院医师张娜指出,一般情况下,从孕妇出现有规律的宫缩到胎儿出生,初产妇大约需要16—1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经产妇也需要6—10个小时左右。“如果分娩过程少于3个小时,那就属于急产,急产多见于经产妇,是特别危险的。”

张娜提醒,发生急产时一定要冷静,并帮助产妇实施一些急产急救小措施。例如,要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保持呼吸顺畅;准备干净的布、消毒的剪刀、酒精(如没有,可使用白酒)等各种接生用具;婴儿头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部,注意千万不能硬拉或扭动,当婴儿肩部露出时,用两手托着头和身体,慢慢地向外提出,等待胎盘自然娩出;将婴儿包裹好以保暖,尽快将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张娜认为,定期产检、尽早发现及干预高危因素、接受孕产知识宣教、经医生评估有高危因素者提早到医院待产等环节都尤为重要。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陈彦 通讯员吴江荣 王喆 图/通讯员王喆
编辑:陈广灏 林霖

新生女婴生命体征平稳。

11月10日刊发了《产妇路边突产子 众人搭起爱心“产房”》一文,报道了在11月9日晚,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面红绿灯路口,一名产妇还没来得及进入医院,就在马路边分娩。在此紧急关头,广东医附院医护人员和安保人员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急救预案,在现场热心市民的协助下,用被子床单在路边搭建起一个爱心“产房”,齐心协力救助寒风中的产妇和女婴。目前,小孩和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11月10日,记者从广东医附院详细了解到众人爱心救助该产妇及女婴的过程。

11月9日22时36分,附院急诊医学中心主管护士叶雪萍正在值班,一名男子急匆匆跑进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请帮帮忙,我老婆要生了!”

叶雪萍一边快速了解产妇情况,一边紧急通知病房做好接病人的准备。说时迟那时快,她和同科室的余晓云、陈小惠推着急救床、急救工具赶到医院门口时,就听到对面就传来了群众的惊呼:“破水了!破水了!”

于是,叶雪萍和同事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到现场。赶到时,发现孩子已经完全出来了。

叶雪萍和陆续赶来的医护人员马上疏散围观人群,为产妇和婴儿裹上被子进行保暖,并轻声安抚产妇及其家属,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几乎与此同时,附院院前急救调度室也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120”的调度指令来了!只是,这张指令有点特别:产妇、临盆、城市广场路边。

从这简短的信息中,值班调度员觉察到指令的特殊,立刻启动孕产妇应急反应系统,通知妇产医学中心医生、出车护士及救护车司机立即出诊。出车护士彭耀忠像常规一样,抱好产包、碘伏消毒液等医用物品,与救护车司机赶赴现场。

当孕产妇救治小组带齐抢救设备赶到时,该院儿童医学中心住院医师陈思齐、产科总住院医师张娜以及急诊医学中心的护士、保安、热心市民已在现场帮助产妇进行分娩。他们用床单被套自觉为产妇筑起了一道人墙屏障,建立了“临时产房”,帮助她们抵御寒风的侵袭。

孕产妇救治小组迅速加入救助队伍中,为新生女婴剪断脐带、保暖,儿科医生立即对新生儿进行体检,确保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稳定。

救助过程中,不少过往的热心车主纷纷停车让路,为产妇和女婴开出一条“生命通道”。

22时50分,在现场所有医护人员及热心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产妇和新生女婴被迅速转回附院妇产科及新生儿科进行后续治疗。围观的市民纷纷为该产妇的坚强和新生儿的诞生而欢呼,也为广东医附院院前急救小组及急诊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为守护生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快速反应而喝彩。

据了解,该名产妇姓陈,现居霞山,是一位二胎妈妈,生产当天在家已经出现临产症状,于是在丈夫和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没想到在入院前就遇上了“急产”。

“幸亏得到了这么多仁心仁术的白衣天使和有爱的市民热心救助,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我们也希望宝宝记住人间大爱,长大后回报社会,让爱充满人间。”陈女士及家人感激不已。

广东医附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儿科院前急救小组及妇产科院前急救小组24小时全天候待命,切实服务好广大孕产妇群体,当好群众身边“贴心人”。下一步,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持续探索服务群众的暖心举措,力所能及为基层、为群众解决困难。

温馨提示:

“急产”是指什么?当遇上又该如何应对?

产科总住院医师张娜指出,一般情况下,从孕妇出现有规律的宫缩到胎儿出生,初产妇大约需要16—1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经产妇也需要6—10个小时左右。“如果分娩过程少于3个小时,那就属于急产,急产多见于经产妇,是特别危险的。”

张娜提醒,发生急产时一定要冷静,并帮助产妇实施一些急产急救小措施。例如,要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保持呼吸顺畅;准备干净的布、消毒的剪刀、酒精(如没有,可使用白酒)等各种接生用具;婴儿头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部,注意千万不能硬拉或扭动,当婴儿肩部露出时,用两手托着头和身体,慢慢地向外提出,等待胎盘自然娩出;将婴儿包裹好以保暖,尽快将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张娜认为,定期产检、尽早发现及干预高危因素、接受孕产知识宣教、经医生评估有高危因素者提早到医院待产等环节都尤为重要。

(来源:湛江日报)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