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始于大地/论文写在大地/更多的丰收将回馈大地/袁老,您放心/您的“禾下乘凉梦”/我们一定会让它成为现实——2021年11月15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的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多年来,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时出现,袁隆平的应对方法永远只有俩字:下田。
“在田里,人的身体上半截被太阳晒着,很热。腿在田里冷水中泡着,很凉。但我们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株不育株,那真的就像是大海捞针。”
试问,时下乃至将来,有多少人能够、愿意并乐意做“半截热半截凉”地泡在稻田里做科研?谁能说这“下田”的动机是为了“院士”的头衔?
2014年5月,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之际,笔者已经明显感觉到,国家开始纠正科研、教学“不下田”的偏向。
忆往昔在省报做编辑,笔者负责“同学少年”版。大家笑曰:“你们周末部真是奇葩——编汽车版的骑单车,编都市版的住乡下,编家庭版的是学生妹,编少年版的是半老头。”——活活一个“文不对题”。后来回到高校,发现大把新闻学、传播学博士硕士,不会写一篇像样的消息乃至两句导语,不会做一个吸睛的标题。而“新闻学概论”之外,还有“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学概论”……更不必说那些毕业后从来不用也用不上的课程。一言以蔽之:可以用英文讲“水稻学概论”,就是不打算在采写编评上“下田”。
“教学相长”“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我们讲了许多年,却是袁隆平先生身体力行,用筋骨隆起的双手,在稻田里完成自己的“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不仅是中国梦,而且是世界梦。
更为可贵的是,他的“稻田生涯”是无休无止而贯穿终生的。
直到2020年6月,90高龄的袁隆平,仍然指导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高寒耐盐碱水稻并获得成功。他说自己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个大字均与“下田”的硬道理唇齿相依。
曾几何时,袁隆平告诉略感疲惫的55岁的同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说:“人到五十五,犹如出山虎。”钱前请袁先生把这句话写在了纸上。至今,这张纸条仍放在钱所长的书房里。
所以,对于袁隆平来说,“下田”绝不是摆架子、拍“痕迹”,而是“出山虎”的一以贯之的生存方式。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均为“下田”做事的大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