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和保坚守的“扶柳绿”。 记者吴建韬 摄
曾名闻省内的扶柳绿茶今何在?近日,百度搜索引擎上的发问帖子,引起了不少湛江网民的关注,带着问题,记者走进雷州市雷高镇的扶柳村,一探究竟。
牵怀萦梦的“扶柳绿”
秋风起后,雷州市雷高镇扶柳村的柯和保一家便昼夜弥漫着浓浓的炒茶香气。
一节节木柴伸入通红的灶头,一箕箕的茶青倒进大铁锅中,搅拌翻炒。灶头旁,年届八旬的柯和保额背上渗着汗珠,不时从炒茶工手里夺过炒茶长铲,又一次作示范。
扶柳茶场老场长柯和保,从30多年前茶场创办起,便年复一年地陪伴着雷州人引以为豪的扶柳绿茶,续写着制茶人生。
上世纪80年代,经过茶业专家多番勘察,省外贸系统派员与地方对接,在当时的海康县雷高公社扶柳大队创办了绿茶出口基地,产销两旺。
“当时扶柳整片种植面积达700多亩,出口用省茶业进出口公司的品牌,但整个湛江甚至广东都知道‘扶柳绿’的名气,扶柳茶场是海康县的出口创汇明星,老书记陈光保一年要来茶场好几次,督促抓好生产!”柯和保提及30年前的“威水史”时眼睛眯成了一线。
这片典型的滨海茶园,东北方向离南渡河出海口不到10公里,起伏的小丘陵上轻云薄雾漫飞,绛红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碧绿的茶垄整齐而茂密。30多年前,曾是知青们合影中的热门背景。现在,最后的“扶柳绿”何去何从,让柯和保牵怀萦梦。同时,在网上发帖寻找“扶柳绿”的老茶客也不断出现。
守护最后的“扶柳绿”
中午时分,艳阳当空,正对着待摘的茶田里,柯和保在黄皮果树荫下,搬来椅几,用大玻璃杯倒上自产的茶水,惬意地喝着。
“这60亩,是最后的‘扶柳绿’!”他指着眼前的茶田,语带唏嘘。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外贸体制和出口市场的变化,普通商品进出口经营许可向社会企业敞开,茶叶出口领域群雄并起,规模偏小的扶柳绿茶出口基地从专供出口转为自产自销,与此同时,地处亚热带的茶田,有了更多种植品种的选择,如北运菜、菠萝。不久,扶柳村的茶种植面积便逐年减少。现在,柯和保的最后60亩“扶柳绿”,已成雷州半岛上除农垦茶田外唯一一块地方茶田。
柯和保表示,茶种植面积便逐年减少的最重要原因是收益,去年亩均毛利仅2000多元,还未扣除土地租金这些隐形成本。柯和保年轻时,苦耕不辍,先后开垦两百余亩农田。现在周边的菠萝种植大户,对茶田及周边的田块,向他开出的地租价为每亩每年800元。
执拗于种茶的柯和保早就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翻看成品茶叶时簌簌的响声,让他感到欢慰,“管了一辈子茶场,怎能让‘扶柳绿’消失了!”为了保住最后的“扶柳绿”,他一直远离热闹的村场,和老伴居住在茶田旁孤零零的老房子里,每到采茶季节,便严格按照30多年前的炒茶工艺,在茶灶旁一板一眼地示范和管理着。每当门外车响,便探头查看是否老顾客上门买茶。
期待振兴的“扶柳绿”
老柯的两个孩子,一个在珠三角经商,一个在雷州市教育系统工作,一有空便回家为父亲“搭搭手”,他们对父亲执拗的“扶柳绿”,既支持又感到迷茫。
在小柯的眼里,生产工艺和营销模式近四十年不变的现状必须改变,否则“扶柳绿”将不可避免的消失。
“我们茶的品质,是典型的雷州半岛优质品,汤液清绿,隔夜不变色,传统炒茶工艺令茶香更浓,浓而回甘。过去在茶场工作过的知青,还经常托人到茶场要茶。但是,我们规格最好的成品茶每斤只卖出200多元的价位,而农垦系统的顶级成品茶,在外地每斤可卖到千元以上!”营销的差距让小柯心焦。
一方面,偌大的雷州城,茶叶店里找不到“扶柳绿”,单一田边销茶的模式成了销售走量的瓶颈;另一方面,单一铝箔过塑的包装在礼品茶充斥的市面上又显得十分简陋。更突出的是传统的炒茶工艺,令成品产生颜色不均,形状差异大的短板,即便是优质规格的“扶柳绿”,也吸引不了新顾客试茶的兴趣。而同在雷州半岛上生产的农垦系统茶品,已通过工艺革新,转用蒸青方法制茶,成品茶颜色均匀,条粒大小划一。
“扶柳绿”的现状,让雷州传统工艺传承者们感到惋惜。雷州根雕传承人陈国玉和雷州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小明在谈及“扶柳绿”时,均表示,按方志记载,雷州自古产茶,现在,在雷州传统的茶文化中,手制壶杯和木艺茶盘都焕发了新光彩,“扶柳绿”不应缺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是关键。目前的“扶柳绿”,亟待与现代制造新工艺与营销新模式整合对接,才能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