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绿色发展 生态先行

人鸟和谐共生 恋上湛江蓝

2021-12-26 15:01 湛江晚报  

五年来,湛江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省前三,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二,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SUC项目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人鸟和谐共生成为城市独特风景,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近日,雷州市纪家镇沿海,候鸟成群。通讯员 张国安 摄

300多种候鸟飞临湛江

11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雷洲湾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万鸟云集,海天之间鸟影翩跹,成为生机勃勃的世界。当朝阳洒满海滩,海边的红树林像个热闹的墟日。退潮后的滩涂有着丰富的栖底生物,是候鸟的美食。

每年秋末至翌年春初,大批的候鸟飞临湛江,补充能量后继续南飞,或留在这里越冬。这里位于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候鸟类迁徙通道,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拥有148.7万亩海洋滩涂,居全省之最,同时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广阔的滩涂、多样的滩涂生境孕育了丰富的底栖生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和“加油站”。截至2020年8月,湛江共记录到312种鸟类,其中不乏世界极危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九洲江出海口。记者 吴智恒 摄

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多种来湛栖息的候鸟榜上有名,其中,勺嘴鹬、小青脚鹬、遗鸥、黑脸琵鹭、白肩雕、乌雕、中华凤头燕鸥、黑嘴鸥、黄嘴白鹭、黄胸鹀、彩鹮等名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杓鹬、翻石鹬、大滨鹬、栗喉蜂虎、蓝喉蜂虎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2021年1月开展的勺嘴鹬全球同步调查中,调查人员在雷州湾纪录到28只勺嘴鹬。来这里越冬的勺嘴鹬种群成为了中国境内最大的勺嘴鹬越冬种群,而雷州半岛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重要的勺嘴鹬越冬地。

清澈的九洲江。记者 张锋锋 摄

海湾“增绿”观鸟成景

市自然资源部门以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和营造高质量水源涵养林工程为抓手,落实春季造林工作,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抓好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整改,规范管控林木采伐,持续组织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在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设立监测点,每天进行巡护监测。

观海长廊红树林栈道。通讯员 彭镇强 摄

为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南国生态港湾城市和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优势,湛江于2016年完成赤坎金沙湾海岸带“双子岛”建设的基础,2017年继续开展湛江湾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项目,改造观海长廊观光步道、新建400多米的观海长廊红树林景区栈道。该项目2020年建成,成为市民观鸟的最佳场所。

勺嘴鹬。通讯员 程立 摄

今年以来,湛江科学有序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保护生态多样性,是我省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的主战场。

如今,海边观鸟已经成为湛江市民日常的休闲活动之一。湛蓝的水天之间,天空鸟影一会儿逐浪低飞,一会儿直掠空际,有的落在红树林上轻盈如羽,有的在海边滩涂沐浴着阳光。阳光暖暖,海风徐徐,每天都有众多市民在海边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良禽择木而栖”,大量候鸟来湛越冬,是湛江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生动范例。

空气质量全省前列

2021年前三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48,全省排名第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6%,六项主要污染物继续保持全面达标,“湛江蓝”继续成为我市一张闪亮的名片。

五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工业的生态化发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臭氧防控为重点、协同控制颗粒物污染,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关攻坚,全市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近年来稳居全省前列,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市民参观护鸟知识展览。通讯员 彭镇强 摄

2017年,淘汰黄标车逾万辆;健全“河长制”,率先在全省试点“湾长制”;实施森林碳汇等林业“四大”重点工程,完成造林绿化7.7万亩。2018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完成造林更新6.5万亩,新建(改造)森林和湿地公园5个,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2019年,南调河万里碧道省级试点全面施工;九洲江排里、袂花江、大山江断面水质持续好转,9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100%优良;鹤地水库和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建成绿色矿山10个,完成营造林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15%。2020年,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湛江市在全省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并被省综合评定为“优秀”等级;湛江金沙湾入选“最受欢迎的广东十大美丽海滩”之一。2021,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成为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湛江湾(赤坎至霞山段)被评为广东省美丽海湾6个优秀案例之一。



作者:文/记者 刘金凤

五年来,湛江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省前三,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二,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SUC项目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人鸟和谐共生成为城市独特风景,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近日,雷州市纪家镇沿海,候鸟成群。通讯员 张国安 摄

300多种候鸟飞临湛江

11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雷洲湾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万鸟云集,海天之间鸟影翩跹,成为生机勃勃的世界。当朝阳洒满海滩,海边的红树林像个热闹的墟日。退潮后的滩涂有着丰富的栖底生物,是候鸟的美食。

每年秋末至翌年春初,大批的候鸟飞临湛江,补充能量后继续南飞,或留在这里越冬。这里位于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候鸟类迁徙通道,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拥有148.7万亩海洋滩涂,居全省之最,同时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广阔的滩涂、多样的滩涂生境孕育了丰富的底栖生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和“加油站”。截至2020年8月,湛江共记录到312种鸟类,其中不乏世界极危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九洲江出海口。记者 吴智恒 摄

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多种来湛栖息的候鸟榜上有名,其中,勺嘴鹬、小青脚鹬、遗鸥、黑脸琵鹭、白肩雕、乌雕、中华凤头燕鸥、黑嘴鸥、黄嘴白鹭、黄胸鹀、彩鹮等名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杓鹬、翻石鹬、大滨鹬、栗喉蜂虎、蓝喉蜂虎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2021年1月开展的勺嘴鹬全球同步调查中,调查人员在雷州湾纪录到28只勺嘴鹬。来这里越冬的勺嘴鹬种群成为了中国境内最大的勺嘴鹬越冬种群,而雷州半岛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重要的勺嘴鹬越冬地。

清澈的九洲江。记者 张锋锋 摄

海湾“增绿”观鸟成景

市自然资源部门以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和营造高质量水源涵养林工程为抓手,落实春季造林工作,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抓好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整改,规范管控林木采伐,持续组织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在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设立监测点,每天进行巡护监测。

观海长廊红树林栈道。通讯员 彭镇强 摄

为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南国生态港湾城市和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优势,湛江于2016年完成赤坎金沙湾海岸带“双子岛”建设的基础,2017年继续开展湛江湾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项目,改造观海长廊观光步道、新建400多米的观海长廊红树林景区栈道。该项目2020年建成,成为市民观鸟的最佳场所。

勺嘴鹬。通讯员 程立 摄

今年以来,湛江科学有序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保护生态多样性,是我省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的主战场。

如今,海边观鸟已经成为湛江市民日常的休闲活动之一。湛蓝的水天之间,天空鸟影一会儿逐浪低飞,一会儿直掠空际,有的落在红树林上轻盈如羽,有的在海边滩涂沐浴着阳光。阳光暖暖,海风徐徐,每天都有众多市民在海边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良禽择木而栖”,大量候鸟来湛越冬,是湛江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生动范例。

空气质量全省前列

2021年前三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48,全省排名第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6%,六项主要污染物继续保持全面达标,“湛江蓝”继续成为我市一张闪亮的名片。

五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工业的生态化发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臭氧防控为重点、协同控制颗粒物污染,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关攻坚,全市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近年来稳居全省前列,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市民参观护鸟知识展览。通讯员 彭镇强 摄

2017年,淘汰黄标车逾万辆;健全“河长制”,率先在全省试点“湾长制”;实施森林碳汇等林业“四大”重点工程,完成造林绿化7.7万亩。2018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完成造林更新6.5万亩,新建(改造)森林和湿地公园5个,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2019年,南调河万里碧道省级试点全面施工;九洲江排里、袂花江、大山江断面水质持续好转,9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100%优良;鹤地水库和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建成绿色矿山10个,完成营造林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15%。2020年,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湛江市在全省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并被省综合评定为“优秀”等级;湛江金沙湾入选“最受欢迎的广东十大美丽海滩”之一。2021,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成为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湛江湾(赤坎至霞山段)被评为广东省美丽海湾6个优秀案例之一。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