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知识付费”大家谈

2022-01-24 08:52 湛江日报  

关月(霞山):优质内容始终是王道

“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这么会唱歌!”“手把手教你收纳。”“每天半小时,一个月学会XXX”……如今,这类与知识付费相关的广告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广告越来越多,恰恰反映出这种新业态方兴未艾,而且背后的需求量也极大。

有人说,知识付费产业甚至比电商还要来得赚钱。因为做电商需要团队、投流、美工、运营等。而反观做知识付费,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一条短片,就能输出知识,获得流量和客户,转化成资金。投资小、利润高,风险还低。

笔者早前在抖音上看了一个免费学英语的广告,一通说辞下来,实在是让人心动。但当你点进“免费领课”通道,其实就距离付费学习不远了。它们设置了所谓的“公开课”,相当于一些培训机构的试听课程,然后配了“班主任”给你,指导怎样看视频学习。但试问英语又怎么会是几天时间就可能学会的呢?于是,加了“班主任”,其实就是一段付费学习之旅的开始。

其实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明白所谓的“免费”就是个套路,但依然点进去听课了。我看一些网友留言说,“花钱来学习总比用来充游戏好”,也有人说“给简历镀镀金”,这大概就是知识付费行业之所以广受年轻人欢迎的原因吧。根据2021抖音泛知识付费用户调研数据,越来越多用户愿意为高品质的知识买单,2021年1月至9月用户数量同比增幅26.4%。有人到抖音上去学英语、申论、会计之类与工作相关的东西,也有人是为了唱歌、画画、滑板等兴趣而点开视频。甚至可以说,你想学的,大部分都有小视频在教。

交了钱学东西,最怕的就是“货不对板”。有网友说,开头几天的“公开课”都是精品,但一到课程“不公开”,很多就开始“注水”了。笔者也曾蹭朋友的课看了几期手机拍摄技巧,一开始确实算得上不错的课程,无论是老师的讲解,还是实例操作都可圈可点,但到了后面,一节课里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分享美图,告诉你这些图片怎么好,要不就是一些理论,真正能应用到实践的技巧反而很少。这种课程,你说它没教你吧也不是,老师也确实上了那么多节课,说了那么多东西;但你说你从课程里真正学会了什么嘛,那也多少有点自欺欺人。于是乎,不少网友就说,知识付费就是“割韭菜”。

在笔者看来,优质内容始终是王道,也应作为选课的标准。知识付费平台一方面应该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引入公开评价制度,让更多课程基本信息透明化,另一方面,也应尝试开发更多试课模式,比如能让用户任选一节课中的某个部分来试听,以此减少“注水”情况。

米苏(霞山):带来全新的学习模式

身边的一些同事和朋友热衷于购买知识付费课程,他们说这是下班时间的一种“精神食粮”。有一个朋友更是如给自己孩子报补习班一般,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仅买了抖音短视频的制作课程,还买了学国画、教速记方法的课程,妥妥成了“买课达人”。从他们在朋友圈里的状态来看,不管是不是真的学到了些东西,但给人的感觉确实是“她的生活很充实”。

上个学期,学校办了粉笔字书法大赛,让我意外的是,一个同事的粉笔字进步了许多。后来问了她才知道,原来她报了个练字的班,虽然才坚持了一个月不到,就有了明显的效果。她每天都会看小视频学习,然后按照里面教的方法来完成作业,然后把作业拍下来上交给“微老师”,“微老师”就会把部分课程的费用返回来。她说,自己一方面也是想练好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返还”策略而坚持了下来。

在同事的介绍下,我也加了“微老师”的联系方式。她给我推荐了一个二维码,扫码记忆可以学习5节体验课程。这5节课程是他们从完整教学当中剪切拼接出来的,里面有不少“干货”。为了增加我的信心,“微老师”还给我发了一些学员练字前后的作业对比,顿时把我的兴趣值拉满,心动之下就买了课,成为了“买课族”中的一员,如今已经练习差不多一个星期了。

这种跟着短视频学习的方式,把自己零散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来“打卡”,其实感觉还真是很不错的。但正如“微老师”说的,学习什么课程都好,都要坚持才能成功,用急功近利的心态来学习,妄想今天看一下明天就逆袭,那基本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

网上有不少知识付费课程“翻车”的分享,其中一些课程确实内容不行,但我们也得客观地看待,有些人其实根本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去学。知识付费背后的驱动力,归根结底就是“本领恐慌”。很多人都有“囤积”知识的情况,喜欢将各种网页、APP、朋友圈等渠道获取的信息收集到个人的收藏夹里,但一旦收藏进去之后,就很大概率不会回过头去再阅读了。这样的收藏,其实不过是给自己一个精神安慰罢了。知识付费课程也是这样,如果你不是真的用心去学,只是通过“买课”来缓解焦虑感,那只能是在一次次“知识快餐”中囫囵吞枣。知识付费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模式,但最关键的,还是你用怎样的态度去学习。

当然,学习的途径也不止是“买课”,有时就应该断开WIFI、放下手机,拿起许久没碰过的书本来看看,又或者走出去感知生活,这也是一种学习。没有必要为了“充实”自己,就把下班后的“课表”排得满满。

钟佩银(赤坎):诚信经营

前不久,因为要在百度上购买资料,结果发现单次购买还不如整月购买好,于是迷迷糊糊就付费了。后来发现,第二个月扣取费用的通知又来了。我想退订,一下子找不到客服。原来以为顶一个月就是一个月,结果到了第二个月发现它自动续定,无需通过我同意就直接扣费了。在我个人看来,这样的知识付费纯属不妥。往往很多时候,购买知识付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长期所需,这类人群大多数精通网络技术,这些知识付费购买对他们来说,损失不大。

在此,我呼吁,作为商家,能否诚信经营,在消费者购买的时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例如我,购买一个月,就是一个月。第二个月我想购买,那我自己会回头,用不着商家替我做决定。

除了消费者自己选择定制购买外,消费者购买知识付费之时,商家应该有成熟的售后服务,至少是电话,当消费者发生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可以和商家对接。

编辑:陈广灏

关月(霞山):优质内容始终是王道

“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这么会唱歌!”“手把手教你收纳。”“每天半小时,一个月学会XXX”……如今,这类与知识付费相关的广告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广告越来越多,恰恰反映出这种新业态方兴未艾,而且背后的需求量也极大。

有人说,知识付费产业甚至比电商还要来得赚钱。因为做电商需要团队、投流、美工、运营等。而反观做知识付费,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一条短片,就能输出知识,获得流量和客户,转化成资金。投资小、利润高,风险还低。

笔者早前在抖音上看了一个免费学英语的广告,一通说辞下来,实在是让人心动。但当你点进“免费领课”通道,其实就距离付费学习不远了。它们设置了所谓的“公开课”,相当于一些培训机构的试听课程,然后配了“班主任”给你,指导怎样看视频学习。但试问英语又怎么会是几天时间就可能学会的呢?于是,加了“班主任”,其实就是一段付费学习之旅的开始。

其实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明白所谓的“免费”就是个套路,但依然点进去听课了。我看一些网友留言说,“花钱来学习总比用来充游戏好”,也有人说“给简历镀镀金”,这大概就是知识付费行业之所以广受年轻人欢迎的原因吧。根据2021抖音泛知识付费用户调研数据,越来越多用户愿意为高品质的知识买单,2021年1月至9月用户数量同比增幅26.4%。有人到抖音上去学英语、申论、会计之类与工作相关的东西,也有人是为了唱歌、画画、滑板等兴趣而点开视频。甚至可以说,你想学的,大部分都有小视频在教。

交了钱学东西,最怕的就是“货不对板”。有网友说,开头几天的“公开课”都是精品,但一到课程“不公开”,很多就开始“注水”了。笔者也曾蹭朋友的课看了几期手机拍摄技巧,一开始确实算得上不错的课程,无论是老师的讲解,还是实例操作都可圈可点,但到了后面,一节课里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分享美图,告诉你这些图片怎么好,要不就是一些理论,真正能应用到实践的技巧反而很少。这种课程,你说它没教你吧也不是,老师也确实上了那么多节课,说了那么多东西;但你说你从课程里真正学会了什么嘛,那也多少有点自欺欺人。于是乎,不少网友就说,知识付费就是“割韭菜”。

在笔者看来,优质内容始终是王道,也应作为选课的标准。知识付费平台一方面应该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引入公开评价制度,让更多课程基本信息透明化,另一方面,也应尝试开发更多试课模式,比如能让用户任选一节课中的某个部分来试听,以此减少“注水”情况。

米苏(霞山):带来全新的学习模式

身边的一些同事和朋友热衷于购买知识付费课程,他们说这是下班时间的一种“精神食粮”。有一个朋友更是如给自己孩子报补习班一般,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仅买了抖音短视频的制作课程,还买了学国画、教速记方法的课程,妥妥成了“买课达人”。从他们在朋友圈里的状态来看,不管是不是真的学到了些东西,但给人的感觉确实是“她的生活很充实”。

上个学期,学校办了粉笔字书法大赛,让我意外的是,一个同事的粉笔字进步了许多。后来问了她才知道,原来她报了个练字的班,虽然才坚持了一个月不到,就有了明显的效果。她每天都会看小视频学习,然后按照里面教的方法来完成作业,然后把作业拍下来上交给“微老师”,“微老师”就会把部分课程的费用返回来。她说,自己一方面也是想练好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返还”策略而坚持了下来。

在同事的介绍下,我也加了“微老师”的联系方式。她给我推荐了一个二维码,扫码记忆可以学习5节体验课程。这5节课程是他们从完整教学当中剪切拼接出来的,里面有不少“干货”。为了增加我的信心,“微老师”还给我发了一些学员练字前后的作业对比,顿时把我的兴趣值拉满,心动之下就买了课,成为了“买课族”中的一员,如今已经练习差不多一个星期了。

这种跟着短视频学习的方式,把自己零散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来“打卡”,其实感觉还真是很不错的。但正如“微老师”说的,学习什么课程都好,都要坚持才能成功,用急功近利的心态来学习,妄想今天看一下明天就逆袭,那基本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

网上有不少知识付费课程“翻车”的分享,其中一些课程确实内容不行,但我们也得客观地看待,有些人其实根本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去学。知识付费背后的驱动力,归根结底就是“本领恐慌”。很多人都有“囤积”知识的情况,喜欢将各种网页、APP、朋友圈等渠道获取的信息收集到个人的收藏夹里,但一旦收藏进去之后,就很大概率不会回过头去再阅读了。这样的收藏,其实不过是给自己一个精神安慰罢了。知识付费课程也是这样,如果你不是真的用心去学,只是通过“买课”来缓解焦虑感,那只能是在一次次“知识快餐”中囫囵吞枣。知识付费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模式,但最关键的,还是你用怎样的态度去学习。

当然,学习的途径也不止是“买课”,有时就应该断开WIFI、放下手机,拿起许久没碰过的书本来看看,又或者走出去感知生活,这也是一种学习。没有必要为了“充实”自己,就把下班后的“课表”排得满满。

钟佩银(赤坎):诚信经营

前不久,因为要在百度上购买资料,结果发现单次购买还不如整月购买好,于是迷迷糊糊就付费了。后来发现,第二个月扣取费用的通知又来了。我想退订,一下子找不到客服。原来以为顶一个月就是一个月,结果到了第二个月发现它自动续定,无需通过我同意就直接扣费了。在我个人看来,这样的知识付费纯属不妥。往往很多时候,购买知识付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长期所需,这类人群大多数精通网络技术,这些知识付费购买对他们来说,损失不大。

在此,我呼吁,作为商家,能否诚信经营,在消费者购买的时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例如我,购买一个月,就是一个月。第二个月我想购买,那我自己会回头,用不着商家替我做决定。

除了消费者自己选择定制购买外,消费者购买知识付费之时,商家应该有成熟的售后服务,至少是电话,当消费者发生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可以和商家对接。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