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激活红色基因 打造美丽家园

徐闻下港村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建设

2022-04-29 09:46 湛江日报  

下港村“文化教育长廊”。

春末,徐闻的天气显得非常炎热。4月26日,笔者在下洋镇下港村看到,这里的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现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着。

据了解,目前下港村在徐闻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正以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契机,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大力弘扬红色基因,努力打造一个集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滨海旅游、海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综合性基地,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下港村,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留有大量红色遗产。目前,该村至今仍保留有一大批闪耀革命光辉、充满革命传统的红色遗址。

为了保护利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不断擦亮下港村红色文化品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近两年来,徐闻县老促会把“推进红色文化遗址修复工作”纳入了2020至2022年工作重点之一,以强化基层党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为出发点。徐闻县老促会深入细致查阅考证史料、收集整理文物、发掘梳理文脉。同时,把盘活下港小学闲置楼宇为依托,投资100多万元,建下港村红色革命史馆,并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大院”,规范党建活动场所,建成徐闻县第一个集村革命史文化、红色教育、党建示范、乡村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启了我市乡村红色旅游的先河。

挖掘景观资源  建设“滨海公园”

下港村村前濒临大海,村后倚山。村民大多以耕海为生,徐闻县海鲜市场上30%海产品都依靠该村供应,是全县有名的渔村。该村前海拥有一片面积15平方公里的天然礁石群,鱼、虾、螺、贝之类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了一条靓丽的临海观光带。这些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人们观海、玩海、采海的好去处。这里海阔天空、空气清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绿色的疗养圣地。

为充分挖掘滨海景观长廊的生态、景观资源,徐闻县老促会会长张宗洪多次带领工作人员深入老区下港村调研,与村民一起谋划老区村庄的发展大计。经过多次调研,徐闻老促会决定发挥下港村海岸线的优势,打造一条串联“山、海、港、林、田”的滨海景观长廊,作为推进实现多功能复合的特色活力“滨海公园”构想的关键一笔。同时,成立下港村老干部支持老区振兴发展工作小组,融入到“红色元素”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目前,下港村已完善多种公共设施,创新型缤纷岸线项目的大型停车场已投入使用;滨海红色文化旅游基地规划的3.8公里海星村委会至下港村委会的“星港滨海景观大道”、海产品市场、避风港、5000平方米大型文化广场、湿地公园、200亩椰林园及红色基因纪念区等生态景观、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全国眼光、国家标准、徐闻特色”的规划设计,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将把滨海红色教育旅游基地打造成滨海景观休闲带。

千米长廊数步一景  “无声学堂”寓教于乐

笔者走进下港村,来到村前生活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000米的“文化教育长廊”。它是由徐闻当地10位知名书法家所写的98幅《弟子规》、80幅《增广贤文》组成。一组组的传统国学经典句,数步一景地分别镌刻在1000米海湾港道护栏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造型别致。这里成为了村民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学会感恩的“无声学堂”,是起到寓教于乐的新的育人阵地。

据了解,为打造该1000米“文化教育长廊”,徐闻县老促会在老区乡村振兴规划建设中作出了全盘考虑,他们用心、用情、用功地推进革命老区下港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把《下港村滨海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的创建方案》,坚持以红色基因优先的原则,强化蓝色生态岸线,并在突出“红蓝交织”的同时,与人的思想文化教育相串联,展现出多功能复合式的特色活力“文化教育长廊”。

目前,“文化教育长廊”的建成,已成为下港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有的家长特意带着小孩到“无声学堂”接受教育,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村里的生活园区还有田野之光、集德园,处处是花香,深受当地群众及游客的好评。“徐闻县老促会借此为契机,提升乡村生活园区的文化品位,改善下港村老区群众与孩子们生活园区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老区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张宗洪说。


作者:文/图 通讯员 邓斌 郑雅 谭章
编辑:徐卫民

下港村“文化教育长廊”。

春末,徐闻的天气显得非常炎热。4月26日,笔者在下洋镇下港村看到,这里的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现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着。

据了解,目前下港村在徐闻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正以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契机,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大力弘扬红色基因,努力打造一个集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滨海旅游、海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综合性基地,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下港村,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留有大量红色遗产。目前,该村至今仍保留有一大批闪耀革命光辉、充满革命传统的红色遗址。

为了保护利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不断擦亮下港村红色文化品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近两年来,徐闻县老促会把“推进红色文化遗址修复工作”纳入了2020至2022年工作重点之一,以强化基层党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为出发点。徐闻县老促会深入细致查阅考证史料、收集整理文物、发掘梳理文脉。同时,把盘活下港小学闲置楼宇为依托,投资100多万元,建下港村红色革命史馆,并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大院”,规范党建活动场所,建成徐闻县第一个集村革命史文化、红色教育、党建示范、乡村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启了我市乡村红色旅游的先河。

挖掘景观资源  建设“滨海公园”

下港村村前濒临大海,村后倚山。村民大多以耕海为生,徐闻县海鲜市场上30%海产品都依靠该村供应,是全县有名的渔村。该村前海拥有一片面积15平方公里的天然礁石群,鱼、虾、螺、贝之类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了一条靓丽的临海观光带。这些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人们观海、玩海、采海的好去处。这里海阔天空、空气清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绿色的疗养圣地。

为充分挖掘滨海景观长廊的生态、景观资源,徐闻县老促会会长张宗洪多次带领工作人员深入老区下港村调研,与村民一起谋划老区村庄的发展大计。经过多次调研,徐闻老促会决定发挥下港村海岸线的优势,打造一条串联“山、海、港、林、田”的滨海景观长廊,作为推进实现多功能复合的特色活力“滨海公园”构想的关键一笔。同时,成立下港村老干部支持老区振兴发展工作小组,融入到“红色元素”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目前,下港村已完善多种公共设施,创新型缤纷岸线项目的大型停车场已投入使用;滨海红色文化旅游基地规划的3.8公里海星村委会至下港村委会的“星港滨海景观大道”、海产品市场、避风港、5000平方米大型文化广场、湿地公园、200亩椰林园及红色基因纪念区等生态景观、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全国眼光、国家标准、徐闻特色”的规划设计,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将把滨海红色教育旅游基地打造成滨海景观休闲带。

千米长廊数步一景  “无声学堂”寓教于乐

笔者走进下港村,来到村前生活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000米的“文化教育长廊”。它是由徐闻当地10位知名书法家所写的98幅《弟子规》、80幅《增广贤文》组成。一组组的传统国学经典句,数步一景地分别镌刻在1000米海湾港道护栏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造型别致。这里成为了村民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学会感恩的“无声学堂”,是起到寓教于乐的新的育人阵地。

据了解,为打造该1000米“文化教育长廊”,徐闻县老促会在老区乡村振兴规划建设中作出了全盘考虑,他们用心、用情、用功地推进革命老区下港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把《下港村滨海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的创建方案》,坚持以红色基因优先的原则,强化蓝色生态岸线,并在突出“红蓝交织”的同时,与人的思想文化教育相串联,展现出多功能复合式的特色活力“文化教育长廊”。

目前,“文化教育长廊”的建成,已成为下港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有的家长特意带着小孩到“无声学堂”接受教育,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村里的生活园区还有田野之光、集德园,处处是花香,深受当地群众及游客的好评。“徐闻县老促会借此为契机,提升乡村生活园区的文化品位,改善下港村老区群众与孩子们生活园区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老区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张宗洪说。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