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演成员合影。
近日,广西贺州学院的艺术楼内掌声如雷。由卢森严、黄薇薇夫妇共同创作的《湛江百年风云录》的舞台剧登上了广西贺州学院校院舞台,受到当地师生的好评。
该剧的创作灵感源于夫妇俩的一次赴湛之旅。旅归后,身为文艺工作者的夫妻二人创作这出舞台剧。同时创作出歌曲《赤坎风情录》,夺得赤坎区旅游宣传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
究竟是何缘故,让一对外省夫妇对湛江产生浓厚兴趣,创作出一个又一个以湛江为背景的文艺作品呢?
文艺夫妇结缘湛江
从事外贸出口工作二十多年的卢森严先生,是一位音乐艺术“发烧友”,同时也是一名业余的音乐填词人、编剧。而夫人黄薇薇则任教于广西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兼任贺州市钢琴音乐协会主席,曾作为艺术文化交流学者应邀赴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国家举办近多场中国作品个人专场音乐会,得到过当地政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夫妇俩多年合作创作过诸多公益歌曲,积极投身于各项对外传播民族音乐艺术的公益工作。
常年出国的卢森严,足迹曾遍布埃塞俄比亚、亚美尼亚、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达人,也热爱钻研海外文化史。“今年1月初,因疫情原因不能出远门,在家翻阅一些历史资料时才得知广州湾曾被法国侵略者租借,过去我一直将广州湾理解成广州市黄埔港、二沙岛那些地方,原来就是指今日的湛江市!”
通读历史的卢森严一下子就被老照片深深吸引。再看看地图,贺州距离湛江仅仅约五百公里!卢森严一家人当机立断,大年初一就乘上火车,到“广州湾”的实地探访一番。
俗话说“两广不分家”,初次来到湛江,卢森严就感觉湛江当地居民热情好客,且当地风土人情与广西相近、方言相通,处处让这对异乡夫妇感到宾至如归。
卢森严(右)与胡贤光合影。
在赤坎老街一游,举目皆是骑楼、古井,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走进广州湾历史文俗馆,端详着馆内陈列众多的文物,卢森严兴奋不已。“馆长倾尽家财收集了大量广州湾时期的文物文献,对此我无比钦佩。”
馆长胡贤光得知夫妇俩是广西著名的艺术家组合,交流良多。临别之际,胡馆长还赠予夫妇俩一本文化图册以资留念,同时留下知名广州湾历史文化学者陈灵教授的联系方式,让卢森严方便交流。
“两位长者勉励我投身广州湾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希望我们回去后能为宣传赤坎宣传湛江多出精品!面对前辈学者的热情,我一个外乡人觉得非常感动。”卢森严承诺,有朝一日会和夫人合力创作一首爱国题材歌曲,来记录广州湾的过往。
随后,夫妇俩还走访了霞山观海长廊、法式风情街等地进行取材,与湛江的深厚情谊,便从这样一趟湛江旅程结起了。
深研历史 用歌曲述说赤坎风情
假期结束返桂后,夫妇俩决定优先创作一首歌曲。卢森严一头扎进了广州湾的各种史料中,翻阅大量研究书籍、文献,旧广州湾的影像与印记也逐一在卢森严的脑中浮现。
考虑到两广文化同源、方言互通,夫妇俩最终决定该歌曲用粤语进行创作。由卢森严填词、黄薇薇谱曲,半个多月后,几经易稿的《赤坎风情录》终于出炉,歌曲如讲故事般向听者娓娓道来赤坎的前世今生,绘景绘人,轻吟浅唱。老街巷、金沙湾观海长廊……诸多意境生动诠释了一幅赤坎景美人更美的风情画卷。
《赤坎风情录》获奖证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俩人创作的作品也赶上了赤坎区文体局面向社会征集旅游创意视频活动。一位素味平生的湛江摄影师还为夫妇俩的歌曲拍摄了精美的视频,作品发布后便得到二万六千多份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甚至还有远至法国、美国、柬埔寨等网友们的投票支持。作品总票数最终位居第二,夺得二等奖。不少网友评论该作品质朴而真诚,让人深深领略到了湛江老街的独特风情。
“这部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既离不开湛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离不开热心的湛江人。”卢森严感叹道。
回顾百年 为湛高歌
牛刀小试便受到诸多肯定,二人倍感振奋。此时黄薇薇又提出将《赤坎风情录》进一步改编为舞台剧的想法。3月中旬,《湛江百年风云录》的舞台剧剧本创作完毕。
夫妇俩积极筹备,自费购买道具、制作服装,短时间内便组织起了一个二十多人的大学生剧组,紧锣密鼓地开始排练。
黄薇薇老师在台上献唱。
5月初,经过夫妇俩和一群艺术专业的学生共同努力,《湛江百年风云录》的舞台剧终于登上了广西贺州学院的校院舞台。来自全国七个省(区)的大学生们声情并茂地饰演着剧中角色,黄薇薇老师在台上倾情献唱伴奏。剧中大力宣扬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湛江湾港文化,得到了当地师生的大量好评。学院决定推送节目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红铜鼓奖评选,据悉这也是所有参评剧目唯一一个以外省为题材的思政课节目。
对此,夫妻俩表示,希望能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反响和意见,下一步努力把音乐剧升级为微电影,过段时间能再次来到湛江进行实地拍摄。据了解,后续二人还将继续创作十首左右的湛江红树林主题歌曲,大力支持湛江创建“红树林之城”的宣传工作。
如今,身处贺州的卢森严、黄薇薇夫妇俩还时时刻刻惦记着湛江这座兄弟城市。所有参与舞台剧的青年演员还录制了祝福视频为湛江抗疫加油鼓劲。
“希望我们早日再次相聚。”卢森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