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湛江文化专家建议非遗融入生活

活态传承 与时俱进发展

2022-06-18 13:04 湛江晚报  

醒狮文创产品。记者 张锋锋 摄

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孕育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我们祖祖辈辈的历史记忆,凝结着先民们的情感和智慧,彰显出湛江特有的文化个性和魅力。

可爱的醒狮文创产品。 记者 张锋锋 摄

如何更好传承湛江非遗?如何与时俱进对传统文化、技艺创新发展?如何做好湛江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在湛江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简向东给学生们上课。 受访者供图

简向东:建议周末和假期筹办泥塑陶艺培训班

为了充分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湛江市中小学德育基地专门开设了泥塑陶艺课程,聘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吴川泥塑代表性传承人简向东,以名师驻基地的形式,主持基地泥塑陶艺教学,面向青少年一代开展美育教育与非遗传承。

简向东自小饱受家乡吴川民间泥塑艺术熏陶,1972年入读广州美院雕塑系,从此毕生致力于泥塑这门艺术,在此领域深耕了半个世纪。数十年间,简向东创作的作品生动反映了湛江的本土特色,并且为宣传和推广湛江文化艺术作出贡献。自2021年5月25日该基地开课以来,简向东带队先后辅导了20多批,约2—3万名初、高中学生做泥塑,创作了优秀泥塑作品上千件,其中烧制成陶艺作品的有200多件,陈列于德育基地陶艺作品展厅中,这些作品多姿多彩、琳琅满目、构成了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动人的儿童艺术世界。

“从课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流露出对艺术学习的渴望。但我发现其中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苗子,却因为条件所限而未能继续学下去,真是感到惋惜。”简向东建议筹办周末和假期泥塑陶艺培训班,从每期到基地参加实训的学生中挑选出部分艺术特长生作定期的学习和培养,进一步提高基地的美育质量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青少年一代艺术人才。

他建议创办德育基地“青少年陶艺园“,以“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主题,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精神核心。引导基地泥塑陶艺培训班的学子,定期组织我市各院校具有艺术特长的师生,以我国古今少年英雄事迹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从中挑选出部分获奖作品烧制成陶艺品,展示于园林式的“陶艺园”室外空间中。届时,成千上百件青少年陶艺作品将形成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线,促进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

洪三泰:擦亮文化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产品应与现代生活有效连接,绽放迷人光彩。遂溪籍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洪三泰日前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遂溪醒狮文化品牌应积极开展多元化文创,转变成经济品牌,融入市场增添活力,让遂溪醒狮行得更远、走得更好。

据悉,遂溪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醒狮之乡”,其醒狮艺术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遂溪本地人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当地乃至湛江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2007年,遂溪醒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央视春晚、元宵、中秋晚会等国内外大型演出,应邀出访众多国家,两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遂溪醒狮文化特色发展转变成为经济品牌、带来经济效益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地方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比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荣仔在遂溪醒狮保护传承基地——黄略镇龙湾村从事醒狮狮具的制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轻的遂溪籍“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许海龙,弘扬醒狮文化,擦亮“狮乡泉”品牌。这些行动都让遂溪醒狮的传承更有活力。

朱卫国:借助互联网   发展文化产业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湛江市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朱卫国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民间的技能、演艺、民俗、论理知识逐渐失传。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兼容并存、信息更新迅速的当今,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甚广至深。

朱卫国一针见血地指出,非遗的特征是活态,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如果只是岁月曾经的遗产,早已销声匿迹,又如何申报、立项与传承呢?”

朱卫国建议,湛江非遗应结合社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创,即是对非遗的创新。以点带面,推广普及,树立新的传承理念;要应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使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样才是高瞻远瞩、务实可行的非遗活化之道。

作者: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陈菀铃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何杰

醒狮文创产品。记者 张锋锋 摄

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孕育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我们祖祖辈辈的历史记忆,凝结着先民们的情感和智慧,彰显出湛江特有的文化个性和魅力。

可爱的醒狮文创产品。 记者 张锋锋 摄

如何更好传承湛江非遗?如何与时俱进对传统文化、技艺创新发展?如何做好湛江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在湛江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简向东给学生们上课。 受访者供图

简向东:建议周末和假期筹办泥塑陶艺培训班

为了充分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湛江市中小学德育基地专门开设了泥塑陶艺课程,聘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吴川泥塑代表性传承人简向东,以名师驻基地的形式,主持基地泥塑陶艺教学,面向青少年一代开展美育教育与非遗传承。

简向东自小饱受家乡吴川民间泥塑艺术熏陶,1972年入读广州美院雕塑系,从此毕生致力于泥塑这门艺术,在此领域深耕了半个世纪。数十年间,简向东创作的作品生动反映了湛江的本土特色,并且为宣传和推广湛江文化艺术作出贡献。自2021年5月25日该基地开课以来,简向东带队先后辅导了20多批,约2—3万名初、高中学生做泥塑,创作了优秀泥塑作品上千件,其中烧制成陶艺作品的有200多件,陈列于德育基地陶艺作品展厅中,这些作品多姿多彩、琳琅满目、构成了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动人的儿童艺术世界。

“从课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流露出对艺术学习的渴望。但我发现其中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苗子,却因为条件所限而未能继续学下去,真是感到惋惜。”简向东建议筹办周末和假期泥塑陶艺培训班,从每期到基地参加实训的学生中挑选出部分艺术特长生作定期的学习和培养,进一步提高基地的美育质量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青少年一代艺术人才。

他建议创办德育基地“青少年陶艺园“,以“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主题,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精神核心。引导基地泥塑陶艺培训班的学子,定期组织我市各院校具有艺术特长的师生,以我国古今少年英雄事迹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从中挑选出部分获奖作品烧制成陶艺品,展示于园林式的“陶艺园”室外空间中。届时,成千上百件青少年陶艺作品将形成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线,促进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

洪三泰:擦亮文化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产品应与现代生活有效连接,绽放迷人光彩。遂溪籍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洪三泰日前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遂溪醒狮文化品牌应积极开展多元化文创,转变成经济品牌,融入市场增添活力,让遂溪醒狮行得更远、走得更好。

据悉,遂溪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醒狮之乡”,其醒狮艺术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遂溪本地人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当地乃至湛江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2007年,遂溪醒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央视春晚、元宵、中秋晚会等国内外大型演出,应邀出访众多国家,两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遂溪醒狮文化特色发展转变成为经济品牌、带来经济效益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地方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比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荣仔在遂溪醒狮保护传承基地——黄略镇龙湾村从事醒狮狮具的制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轻的遂溪籍“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许海龙,弘扬醒狮文化,擦亮“狮乡泉”品牌。这些行动都让遂溪醒狮的传承更有活力。

朱卫国:借助互联网   发展文化产业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湛江市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朱卫国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民间的技能、演艺、民俗、论理知识逐渐失传。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兼容并存、信息更新迅速的当今,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甚广至深。

朱卫国一针见血地指出,非遗的特征是活态,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如果只是岁月曾经的遗产,早已销声匿迹,又如何申报、立项与传承呢?”

朱卫国建议,湛江非遗应结合社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创,即是对非遗的创新。以点带面,推广普及,树立新的传承理念;要应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使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样才是高瞻远瞩、务实可行的非遗活化之道。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