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湛江云媒消息,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将于6月24日13:45起向已在高考报名系统绑定的手机号码推送成绩。
24日广东高考放榜。对于应届考生而言,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填报志愿。与此同时,有不法分子看见了“商机”,开始搞起了歪门邪道,一些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考生与家长要提高警惕,以防掉入陷阱。
从过去的案例来看,诈骗分子惯用的手法有不少,但主要来说就是三大类,考生和家长应有针对性地加以辨别,见招拆招。
第一类诈骗,关键词是“内部名额”。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等方式,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这类诈骗还衍生出一类变种,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这类诈骗都是打着“内部信息”的幌子,企图制造一种录取“不透明”的印象来骗钱。但实际上,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另外,填报志愿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但对于收费的指导,考生和家长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二类诈骗,关键词是“花钱补录”。不法分子会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未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获得补录名额。也有骗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这类骗局中,有些骗子还会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点击后,木马程序就会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按照正规途径和网站进行补录申请。
第三类诈骗,关键词是“先交费”。有不法分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还有一种“套路”,不法分子会冒充高校招生办给考生及家长打电话,声称学校需要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可能被退档,无法录取,后果自负。他们甚至会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对于任何强调“先收费”的电话短信,考生和家长都应提高警惕。
无论诈骗“套路”怎样变,其实来来去去都是围绕一个“钱”字做文章。因此,只要是填报志愿过程中涉及钱财,考生和家长就应提高警惕。事实上,这些诈骗“套路”绝大部分都被媒体曝光过,每年教育部门和媒体、警方都有提醒,考生和家长切记要擦亮眼睛、保持冷静,不要怀着“赌一把”的心态去相信所谓的“内部名额”“花钱补录”。另外,公安机关、教育部门、新闻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也应联手起来,加大对填报志愿相关骗局的全方位精准打击,同时,鼓励社会大众积极举报,对填报志愿骗局形成全面围堵之势,让骗子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