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坡头出现了一幕疑似海市蜃楼的奇观——当天上午7点半左右,家住坡头区仁海花园的王先生起床时,在自家阳台一眼望去发现窗外竟出现连绵起伏的“群山”。
“从我们家阳台的位置往外看从来没有见过山,对面是吴川黄坡镇,也是平地,坡头三面环海,也是没有群山的。对此我很好奇,于是就用手机把这种疑似海市蜃楼的现象拍了下来,发到业主群里和大家分享。”
邻居摄影爱好者陈先生在微信群发现后,便使用200mm长焦镜头记录下这一奇观。“早上7点40分左右我看到的时候,群山已经快要消失了,但是8点20分左右又出现了一次,大概持续了20多分钟,就消失了。”
“海市蜃楼”是如何形成的?市气象部门进行了科普:“海市蜃楼”是一种因远处物体被折射而形成的幻象,可在陆地或者海上看见,其产生原因是太阳使地面温度上升后形成的一种气温梯度。由于密度不同,光线会在气温梯度分界处产生折射现象。我们的大脑认为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当光线通过下方温度低、密度大的大气时,就会向下折射,所以大脑中显现的远处高楼就会比实际高。
“海市蜃楼”经常发生在海上,因为海上一定范围之内的空间空气湿度较大,厚度也比较大,这样大面积的水蒸汽在运动下阴差阳错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透镜系统。当近地面的气温剧烈变化时,则会引起大气密度的巨大差异,远方的景物,在光线传播时则会发生异常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造成蜃景。
“海市蜃楼”的形成与天气形势、气象条件、地理位置、地球物理等有密切联系。当海市蜃楼出现时,气象会发生明显变化。根据资料分析, “海市蜃楼”出现的前一天都出现了明显的降水、降温天气,气温普遍比之前一天明显偏低。
另外,“海市蜃楼”的发生还与不同高度空气层的折射率有关,水汽含量是直接影响折射率的重要气象要素。同时,与气温、相对湿度突变也存在着一定关系。靠近海面的空气由于海水温度较低,且水蒸汽潮湿,因而折射率较大,而上方的空气因受日照影响温度较高。海面上空空气层的折射率是由下而上随高度逐渐减小,由于气象要素变化的不连续性,导致光在空气中折射率变化也呈现不连续性,光线穿过折射率大的空气层顶时,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气象条件下,则容易形成全反射,从而产生“海市蜃楼”的奇观。
【后续】坡头海市蜃楼的“空中山峰”找到了!
相关照片在网上传开后,茂名网友却有种熟悉感:从外观和轮廓看,疑似茂名市区附近海拔最高的山——浮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