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游客在国家速滑馆体验滑冰。当日,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对外开放。国家速滑馆先期开放约6000平方米冰面供公众滑行,公众可近距离接触体验北京冬奥会“最快的冰”。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9日,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次向公众开放。期盼已久的各路滑冰爱好者,终于能亲身体验一把冬奥“最快的冰”。
当天上午8点,距离“冰丝带”正式开业还有一小时,游客已排出两列长队。他们中有滑冰初学者、资深爱好者、退役运动员以及“重温北京冬奥”的赛时志愿者等,有的游客甚至早上6点从郊区赶来等候入场。
健康码扫码、出示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有的游客通过安检门后,拖着器材箱小跑着奔向冰场。来自北京什刹海速滑俱乐部的金明今年69岁,酷爱滑冰,“冬奥会后一直盼着开放,可算等到这一天,心情特别激动”。
北京冬奥会上,“冰丝带”里诞生了多项奥运纪录和一项世界纪录,被业界誉为“最快的冰”。在当天入场的游客心目中,“最快的冰”牢牢占据“C位”。据统计,仅上午入场的游客中就有近1000人上冰体验,下午热度依然不减。
多名游客对此次体验赞不绝口。退役运动员王国栋目前是一位滑冰教练,亲身体验后他认为,“冰丝带”相较加拿大卡尔加里等世界顶级速滑场地毫不逊色,在冰面平整度等方面更胜一筹,“最快的冰”名副其实。
“现在北京冰雪运动发展得很快,但夏天想找一块开业的冰场也不容易。能在冬奥赛场上滑冰,小朋友们特别振奋。这里有奥林匹克标志,高悬着五星红旗,还有冬奥健儿的签名墙。小朋友们不仅能练滑冰,也在感受一种爱国情怀。”王国栋说。
“冰丝带”的开放,标志着这座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项目竞赛场馆就此开启长期持续利用的新篇章。这一天,对参与场馆规划建设、赛时保障和开业筹备全过程的武晓南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作为北京国家速滑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当天在场地器材区忙前忙后,一边为游客提供冰鞋,一边倾听大家的意见建议。
对于“冰丝带”的长期发展规划,武晓南告诉记者,场馆在赛后运营中会坚持为大众服务,也将不断引入高水平竞技赛事,持续带动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场馆还将彰显“国际性”:“冰丝带”已成为国际滑联卓越中心,随着高水平运动员进场训练、滑冰培训课件在国内落地,有望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