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吴川容氏戏鞋手工制作技艺面临困境,72岁“掌门人”容泽明依然坚持

传承非遗:一辈子一件事

2022-07-13 14:18 湛江晚报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在很多非遗匠人的人生中,手艺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技艺,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一守便是一生。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承者,72岁的吴川“容氏手工戏鞋”掌门人容泽明便是这样一位民间非遗匠人。

吴川容氏戏鞋手工制作技艺进入湛江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容氏家族世代传承的手工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广受粤剧界的好评。

“手工制作戏鞋赚不了多少钱,但这些年来我仍然坚守,为的是不让这门家传的老技艺失传。”容泽明说,守护手工戏鞋技艺,其实也是在守护老手艺人的精神家园。但如今吴川容氏戏鞋手工制作技艺传承发展困境重重。尤其是近两三年来,受疫情影响,粤剧演出行业低迷,手工戏鞋订单锐减。

容泽明在认真地制鞋。

手工制戏鞋已传四代

技艺受粤剧名家赞赏

“我家祖传的制作戏鞋手工,到我已经是第四代。”容泽明说,“百年前,我的太公容光前从苏州师傅学来这门技艺,再传授给我爷爷容启源。我父亲容远坤跟我爷爷学手艺,而我年轻时也向父亲学习。有订单时,经常是父亲做一部分,我做一部分。”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吴川梅菉街道广沿路南一巷的容泽明的家。一批戏鞋戏靴崭新而精致,但吸引记者目光的是案台上有一批“千奇百怪”的工具。据容泽明介绍,记者才知道这是用来制作鞋靴的。

“我做的戏鞋戏靴,一针一线,手工制作,这考的可是真功夫。”容泽明说, 家中的制鞋制靴手艺,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改革开放后他家又重拾起这门祖传的老手艺,“当时,粤剧宗师马师曾的爱徒朱伟仔回到吴川粤剧团,指定要穿我家制作的鞋。”

容泽明会做的戏鞋戏靴种类繁多,有龙靴、战靴、文生靴、朝靴、京靴、打鞋、草鞋、花旦鞋、黑京靴、花京靴、清朝单子鞋、三寸金莲鞋等,“不同的角色穿不同的靴,鞋、靴制作得精良与否,会影响到演员角色的表现。”

容泽明制戏鞋戏靴,既没有门面也不打广告,单凭口口相传。容泽明拿出一本订单簿,上面记录着粤剧演员的脚印尺寸、电话号码,其中不乏两广的粤剧名家。许多南派粤剧的演员都喜欢穿他家的鞋,包括已故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南派粤剧传人林国光。

“上世纪90年代,湛江市粤剧团孔雀屏、黄伟坤等出国演出,曾向人介绍过我的戏鞋戏靴,当地的华人粤剧演员陆续向我订制。”容泽明自豪地说,他的戏鞋戏靴也因此远销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他的戏鞋戏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代表湛江市民间工艺在广州参加展出,“广州粤剧博物馆开馆,第一个给出的电视镜头,就是我家的白花鞋。”

“著名粤剧演员冯刚毅,约30年前就专程来到我家订鞋。他习惯穿我家制作的鞋。”容泽明说,两广有近两百个粤剧团的演员到他家订过鞋,湛江粤剧团、深圳粤剧团、珠海粤剧团、肇庆粤剧团、广州青年粤剧团、深圳青年粤剧团、茂名粤剧团等很多粤剧演员常年订造他家的鞋。

鞋子成品。

既要保护传承  又要创新发展

容泽明回忆,吴川粤剧团建团50周年庆典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前来参会。“期间他专门找到我,和我握手谈话。他对我说,早就听说过我家的手工戏鞋戏靴,希望我家继续做下去。”容泽明说,听了罗品超的话后他非常感动,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我的鞋‘咬脚’,耐穿,不变型。”容泽明拿出一对花靴说,他家的戏靴可以“立得起”,不容易变形。

“手工制作戏鞋戏靴活儿累、技术要求高,而且要一整天坐着,没有点‘精品精神’是干不了的。”容泽明说。容氏制鞋用料讲究,工序繁多。制作一对戏靴有10多个工序,包括出革、裁剪、绣花、粘鞋面、修木刨木做底、钉车辘胶、上鞋、打敷底、磨砂纸、油干、晒干等,要四五天才能完成。

“非遗技艺既要保护传承,又要创造性发展,不能一成不变。”容泽明告诉记者,他多年来努力探索改良戏鞋戏靴,“钉车辘胶”就是他成功探索的一个工序。戏鞋木底的最下层,以前通常用皮,但会打滑,经过他的改良后,底层改用车辘胶,这样就能避免打滑。容泽明还创造性地设计了隐形高靴、隐形文生鞋。

记者问容泽明,是否担心家传的百年绝技会外泄?容泽明说,制作戏鞋戏靴时并没有刻意避讳外人,原因很简单,手工制作戏鞋戏靴的奥秘不在于某种特殊的用料,而是考验制鞋人的手艺,这些可不是光看看就能学会的,需要丰富的经验。

行业低迷戏鞋订单锐减

建议探索转型文创方向

这门家传逾百年的老手艺,也正面临传承的难题。容泽明说,他有两女一子,两女儿十分忙碌,儿子在深圳打拼。儿子对这门家传老手艺很有感情。

“儿子曾表示以后要回来接手这门祖传技艺。”容泽明说,“对此我是大力支持的,同时我还积极培养10岁的孙儿对这门技艺的兴趣,我在工作的时候经常叫他‘打下手’。”

在与容泽明的进一步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近两三年来,受疫情影响,粤剧演出行业低迷,直接影响吴川容氏手工戏鞋订单。“以前手工戏鞋订单全年满档,现在的订单不及以前的两三成。”容泽明无奈地说。

当日与记者一同探访容泽明的吴川市本土文化研究者梁杰老师说:“吴川人特别重视做年例,年例期间或逢年过节,请粤剧唱大戏是最常见最隆重的文化活动。但近两年来由于加强疫情防控,吴川城乡已很少有粤剧演出活动。”据梁杰老师介绍,吴川城乡群众历来爱看粤剧,逢年过节“村村做大戏,处处锣鼓响”。但最近两三年,吴川城乡粤剧线下演出较以往大为减少。

“整个行业链都受到影响。吴川容氏手工戏鞋也逃不过。”梁杰说,手工制作戏鞋的匠人凤毛麟角,受这一冲击愿意学的年轻人更少了。

梁杰老师建议,今后,容氏手工戏鞋可考虑在文旅结合、文创产品、美育课堂等方面发力,延长产业链。

“这两三年来,粤剧界经历了很多考验,但粤剧界人士不懈努力,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容泽明说,容氏手工戏鞋离不开粤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我相信吴川粤剧行业终有一天会恢复热闹的!”


作者:文/图 记者林明聪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何杰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在很多非遗匠人的人生中,手艺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技艺,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一守便是一生。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承者,72岁的吴川“容氏手工戏鞋”掌门人容泽明便是这样一位民间非遗匠人。

吴川容氏戏鞋手工制作技艺进入湛江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容氏家族世代传承的手工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广受粤剧界的好评。

“手工制作戏鞋赚不了多少钱,但这些年来我仍然坚守,为的是不让这门家传的老技艺失传。”容泽明说,守护手工戏鞋技艺,其实也是在守护老手艺人的精神家园。但如今吴川容氏戏鞋手工制作技艺传承发展困境重重。尤其是近两三年来,受疫情影响,粤剧演出行业低迷,手工戏鞋订单锐减。

容泽明在认真地制鞋。

手工制戏鞋已传四代

技艺受粤剧名家赞赏

“我家祖传的制作戏鞋手工,到我已经是第四代。”容泽明说,“百年前,我的太公容光前从苏州师傅学来这门技艺,再传授给我爷爷容启源。我父亲容远坤跟我爷爷学手艺,而我年轻时也向父亲学习。有订单时,经常是父亲做一部分,我做一部分。”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吴川梅菉街道广沿路南一巷的容泽明的家。一批戏鞋戏靴崭新而精致,但吸引记者目光的是案台上有一批“千奇百怪”的工具。据容泽明介绍,记者才知道这是用来制作鞋靴的。

“我做的戏鞋戏靴,一针一线,手工制作,这考的可是真功夫。”容泽明说, 家中的制鞋制靴手艺,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改革开放后他家又重拾起这门祖传的老手艺,“当时,粤剧宗师马师曾的爱徒朱伟仔回到吴川粤剧团,指定要穿我家制作的鞋。”

容泽明会做的戏鞋戏靴种类繁多,有龙靴、战靴、文生靴、朝靴、京靴、打鞋、草鞋、花旦鞋、黑京靴、花京靴、清朝单子鞋、三寸金莲鞋等,“不同的角色穿不同的靴,鞋、靴制作得精良与否,会影响到演员角色的表现。”

容泽明制戏鞋戏靴,既没有门面也不打广告,单凭口口相传。容泽明拿出一本订单簿,上面记录着粤剧演员的脚印尺寸、电话号码,其中不乏两广的粤剧名家。许多南派粤剧的演员都喜欢穿他家的鞋,包括已故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南派粤剧传人林国光。

“上世纪90年代,湛江市粤剧团孔雀屏、黄伟坤等出国演出,曾向人介绍过我的戏鞋戏靴,当地的华人粤剧演员陆续向我订制。”容泽明自豪地说,他的戏鞋戏靴也因此远销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他的戏鞋戏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代表湛江市民间工艺在广州参加展出,“广州粤剧博物馆开馆,第一个给出的电视镜头,就是我家的白花鞋。”

“著名粤剧演员冯刚毅,约30年前就专程来到我家订鞋。他习惯穿我家制作的鞋。”容泽明说,两广有近两百个粤剧团的演员到他家订过鞋,湛江粤剧团、深圳粤剧团、珠海粤剧团、肇庆粤剧团、广州青年粤剧团、深圳青年粤剧团、茂名粤剧团等很多粤剧演员常年订造他家的鞋。

鞋子成品。

既要保护传承  又要创新发展

容泽明回忆,吴川粤剧团建团50周年庆典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前来参会。“期间他专门找到我,和我握手谈话。他对我说,早就听说过我家的手工戏鞋戏靴,希望我家继续做下去。”容泽明说,听了罗品超的话后他非常感动,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我的鞋‘咬脚’,耐穿,不变型。”容泽明拿出一对花靴说,他家的戏靴可以“立得起”,不容易变形。

“手工制作戏鞋戏靴活儿累、技术要求高,而且要一整天坐着,没有点‘精品精神’是干不了的。”容泽明说。容氏制鞋用料讲究,工序繁多。制作一对戏靴有10多个工序,包括出革、裁剪、绣花、粘鞋面、修木刨木做底、钉车辘胶、上鞋、打敷底、磨砂纸、油干、晒干等,要四五天才能完成。

“非遗技艺既要保护传承,又要创造性发展,不能一成不变。”容泽明告诉记者,他多年来努力探索改良戏鞋戏靴,“钉车辘胶”就是他成功探索的一个工序。戏鞋木底的最下层,以前通常用皮,但会打滑,经过他的改良后,底层改用车辘胶,这样就能避免打滑。容泽明还创造性地设计了隐形高靴、隐形文生鞋。

记者问容泽明,是否担心家传的百年绝技会外泄?容泽明说,制作戏鞋戏靴时并没有刻意避讳外人,原因很简单,手工制作戏鞋戏靴的奥秘不在于某种特殊的用料,而是考验制鞋人的手艺,这些可不是光看看就能学会的,需要丰富的经验。

行业低迷戏鞋订单锐减

建议探索转型文创方向

这门家传逾百年的老手艺,也正面临传承的难题。容泽明说,他有两女一子,两女儿十分忙碌,儿子在深圳打拼。儿子对这门家传老手艺很有感情。

“儿子曾表示以后要回来接手这门祖传技艺。”容泽明说,“对此我是大力支持的,同时我还积极培养10岁的孙儿对这门技艺的兴趣,我在工作的时候经常叫他‘打下手’。”

在与容泽明的进一步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近两三年来,受疫情影响,粤剧演出行业低迷,直接影响吴川容氏手工戏鞋订单。“以前手工戏鞋订单全年满档,现在的订单不及以前的两三成。”容泽明无奈地说。

当日与记者一同探访容泽明的吴川市本土文化研究者梁杰老师说:“吴川人特别重视做年例,年例期间或逢年过节,请粤剧唱大戏是最常见最隆重的文化活动。但近两年来由于加强疫情防控,吴川城乡已很少有粤剧演出活动。”据梁杰老师介绍,吴川城乡群众历来爱看粤剧,逢年过节“村村做大戏,处处锣鼓响”。但最近两三年,吴川城乡粤剧线下演出较以往大为减少。

“整个行业链都受到影响。吴川容氏手工戏鞋也逃不过。”梁杰说,手工制作戏鞋的匠人凤毛麟角,受这一冲击愿意学的年轻人更少了。

梁杰老师建议,今后,容氏手工戏鞋可考虑在文旅结合、文创产品、美育课堂等方面发力,延长产业链。

“这两三年来,粤剧界经历了很多考验,但粤剧界人士不懈努力,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容泽明说,容氏手工戏鞋离不开粤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我相信吴川粤剧行业终有一天会恢复热闹的!”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