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多个教育新政策实施,其中有一项是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艺术课程将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
笔者读小学和初中时都设音乐和美术课,但当时这两科是次科,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为了追求升学率,这两科的课程经常被主科占用。当时艺术类师资贫乏,艺术课大都由主科老师兼任,有时用自习课代替,上课效果可想而知了。当时很难找到专业的艺术老师,学生能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根本没有机会感受艺术的熏陶。笔者现在五音不全,缺乏音乐细胞,连唱歌的最基本知识都没有掌握,有时想在各种活动中露一手却力不从心,感觉挺遗憾的。后来上了高中,学校根本不设艺术课程了,都全力以赴准备高考了。
“双减”实质是对美育教育的“双增”,体现了国家育人目标指向。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从以知识、技能为本位转向以能力、素养为本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关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教育,对人的言谈举止和礼仪规范具有打磨作用,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笔者认为,教育新政策不论是“减”还是“增”,关键是要落到实处。面对艺术的“增”学校首先要转变观念,从时间、场地和人力上保证艺术课程的设置,不能让其它科目老师兼任,要重视引进高素质艺术类师资力量。美育工作者要践行“知行合一”理念,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统一起来。要采取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四种艺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以便更好促进其艺术体验。
《礼记》中讲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唱歌唱得好的人,可以让别人记住他的声音。会教学的人,可以让人继承他的志向、理念、价值观。艺术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首先成为善歌者,同时也要努力让他们既要“继其声”,也要“继其志”。